“咱们一会儿回去好好议一议,工作的事儿、不要麻烦兰总了。”
生产部长恰到好处的“解围”,让质检员不得不“闭嘴”――
“大家的难处,我都知道。”兰力拿出“交心”的姿态:“可是,公司目前的困难、我想各位做为公司的主要人员,应该都清楚。坚持一下,只要再坚持一下,度过这一段困难期,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没有人再“继续”诉苦了,知道说了也白说,何必自讨没趣儿。
“尽可能吧,回去都想一想办法,尽可能把质量问题重视一下。”
兰力不得不以一种“擎”着的表态,结束了这次质量问题的“内部小会”――
找出几个电话,准备“走一走别的渠道”。没有办法,花钱免灾儿、自己主动联系在事前,总比出了问题以后、再想办法要好一些。
还好,几个老板时期的“朋友”,在兰力“心里有数”的承诺之后,同意“帮忙”,“送检”几乎可以肯定没有问题,因为品种、“由鸿远公司自己选择”。
按住“送检”这一块儿,兰力开始琢磨“抽检”的问题……
“事在人为”,虽然不能“限制”抽取样品的时间和地点、种类,但能够找到“抽检”的部门和人,做一做这些部门和人的“工作”,还是可能的……
“出来混的,早晚是要还的――”
就在兰力集中精力“准备”得差不多的时候,在“送检”和“抽检”开始前,一件“意料之外”的“打击”,突然袭击式地出现了……
一家职业技术组织学生“集体野游”,因为“消费能力”所限,都是在批发市场买的吃喝,因为鸿远公司的肉灌制品价格低、品种多,所以获得“青睐”。
早晨九点多种,浩浩荡荡、一百五十多学生加五、六十教师员工,五台大客车高高兴兴地“出发”,傍晚时分、大客车全在医院“集合”――
“食物中毒。”
身体壮的、吃得少的或是干脆没有吃肉灌制品的几十个人“幸免于难”,其余的人、把最近的医院搞了一个“人满为患”……
一百多学生“集体食物中毒”,立即成为爆炸性新闻事件。
当天晚上的“新闻夜航”播出节目的时候,鸿远公司居然还没有发现“问题出在自己”。自己估计“送检”和“抽检”都基本“搞掂”的兰力,和衣在办公室准备“将就一宿”,没有想到、刚刚在沙发上眯着,就被一个“市政府工作的朋友”的电话惊醒,看到这个电话号码、兰力就知道“事情小不了”。
果然,“食物中毒”的原因、省里市里都“非常重视”,相关部门“连夜工作”,虽然相关的技术鉴定还需要时间“确认”,但基本确定、鸿远公司的肉灌制品,是“唯一的重大嫌疑”。震怒的主要领导,责成有关部门“全面调查”,十几个工作组迅速出动,在主要的食品批发市场、全面抽取鸿远公司的产品“样本”,第一时间送交技术部门进行“检验”,第一时间向省市领导做出“负责任”的报告……
陪着领导“折腾”一宿的朋友,发现问题“很严重”,立即找一个机会,把消息“透露”给兰力,算是“尽了朋友的心意”……
再三致谢,兰力说得平静、说得得体、说得从容――
放下电话,兰力重新倒在沙发上、平静,没有什么意料之外、所有的意料之外,其实早已经在意料之中,正是因为“意料之中”的“意料之外”,心情格外平静。
早晨送货的车开始了鸿远公司例行的“喧闹”,一会儿、这场喧闹收场以后,生产车间就应该有人“工作了”,今天的生产、大概还能够“正常进行”,明天、顶多是明天,鸿远公司就将不得不“全面停产”,鸿远公司的所有产品、都将从所有的销售网点“撤下来”……兰力微笑着想这些“后事”,根本没有想“如何补救”,因为“补救”根本不存在可能,认真检测的话、哪家的产品能够“合格”?
没有做任何“安排”,没有做任何“部署”,兰力倦了、累了,认命了。
因为兰力的“镇定”,因为兰力进去出来的“平静”,即使卫生防疫和技术检测部门一天三次光临,从配料间到缓化间、到生产线、到腌制和滚揉的各个环节都一一提取“样本”,并没有在鸿远公司形成多大的“冲击”……
生产还在继续,送货车依然在跑二趟、三趟。
在沙发上躺到“躺不住”,兰力感觉有些饥饿,吩咐食堂“煮点面条”,自己“破天荒”、第一次坐在食堂的大圆桌前,“狠狠”地吃下两大碗面条……
很少“喝茶”,回到办公室以后,兰力却突然“很想喝茶”。
现让人买的茶、现让人烧的开水,亲自动手沏好、为自己满满地斟上一杯。学着保管员的样子,趁热一口一口地抿着,细细地品着那苦、那苦涩里淡淡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