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赌神68
钟声又鸣响了……一声又一声,静谧而安详,即使在女人做新娘的那个好月份里,钟声里也总带有秋天的味道。
――《喧嚣与骚动》
书上的钟声是静谧而安详的,而李秋逸身处的小城,早上也会有响彻云霄的钟声,为人们频繁报告时光老人的脚步。小城不是那种人人被时间牵着走的都会,人们晨起而作、日落而息,从不会有打乱。
早上起来,安晓语已经梳洗完毕,她懒懒的问李秋逸:“昨晚地震了,你知道吗?”
“那就是地震啊?我还以为床没放稳呢!”李秋逸惊奇的说。
“都起来了啊?毕竟是年轻人,周末都起早。”安鸣山心情不错,昨天那桌酒席解决了大麻烦,难怪他容光焕发。
“秋逸啊,今天你安伯伯请客,你要帮忙陪酒哦?”随后起来的徐敏惠道。
“嘻嘻,你行吗?我爸爸的客人可都是些酒桶!”安晓语望着头发蓬松的李秋逸,俏皮的说。
李秋逸明白,今天安鸣山邀请的客人,应该就是那些副市长们了。只是酒量这玩意儿,李秋逸从没放开喝过,还不清楚自己到底能喝多少。
宴席在晚上举行,果然,到七点钟的时候,来到安鸣山家中的,都是些官员。里面有三个副市长,还有安鸣山在市纪委、法院的几个朋友。安鸣山发了一遍烟,就钻进了厨房,让李秋逸与安晓语来招呼客人。
安晓语似乎驾轻就熟,先是叔叔伯伯的叫了一阵,然后坐下来与人交谈。李秋逸却不太适应这种气氛,他是个喜静的人,这样人多嘴杂的环境,让他忍不住想躲开去。可是这么多的人在这里,独自离去又显得很没礼貌,真是很不自在。
安晓语落落大方的把李秋逸介绍出来,大家客套的加以赞扬,“长江后浪推前浪”、“自古英雄出少年”之类的话语,听得李秋逸耳朵痒。李秋逸不觉得飘飘然,因为他们都是看在安鸣山的面子上才这样说话的。再说了,大家素不相识,却说得如此露骨肉麻,也许只有官场会这样。
有一个法院的大叔,见两个名牌法律院校的学生在此,于是要跟他们切磋。李秋逸觉得,尽管这位大叔只是把法律当作谈资对待,但同行之间聊天,自己应该要比同其他人瞎扯好过一点。
大叔先从法制改革说起,他联系法院的实际,讲了讲法检系统的财政独立问题,这个问题提起了李秋逸的兴趣。按照宪法课上的说法,纯粹的法治国家,司法权是独立行使的。而老师也曾说过,我国法治的现状是,法院吃的是地方财政的话,所以司法权独立无从谈起。这位大叔的说法也印证了老师的结论,虽然每五年一届的人大会议上,法院都是向市人大作述职报告,但真正管制法院的部门,还是市政府和市委。得罪了财政,法院就可能工资都发不下,检察院亦然。
李秋逸联想安鸣山的案子,一个副市长的经济问题,首先介入的却是省纪委,可见司法权在我国的地位。当然这种思考是不能不分场合的说出来的。
天下大道,和谐为上。作为一个半拉子知识分子,李秋逸却善于发现不和谐的地方。但李秋逸这人的动机是可贵的,都说和谐,但是要建设真正的和谐社会,必须先摒除某些杂乱的音符。李秋逸不厌其烦的挑法治的刺,不一会儿就开饭了。
酒逢知己千杯少,可在这里的客人,都是李秋逸刚刚认识的。不过人有时候也要会做人,逢场作戏虽为君子不屑,但该做的戏还是要做的。
李秋逸端起酒杯,来了几句祝福的话,再加一句“我干杯,大家随意”,引来众宾客啧啧称赞。安晓语理解李秋逸,他这人执拗的很,能放下清高陪这群陌生人喝酒,那是给足了自己面子。
安晓语心疼的往李秋逸碗里夹菜,并劝他喝慢点,生怕他空了肚子。易建国见状打趣说:“女大不中留啊!瞧晓语着关心劲头,是想嫁人了吧?”
安晓语一阵脸红,却深情地望着李秋逸,旁人又来一句“老安你福气啊!生个这么乖巧大方的女儿不算,还捡个如此上的台面的女婿!”这下李秋逸两个都面红耳赤了。
安鸣山的确很喜欢李秋逸,这小伙子才来这么些天,就帮了自己这么大的忙。而且,就安鸣山看来,李秋逸的聪明才智还远远没有显露完全。
喝到尽兴时,安鸣山说起了正事,也就是提议大家召开讨论会的事情。大家都说可行,毕竟安鸣山这样的大干部,在官场左右逢源,各方面都还给些面子。安鸣山的经济问题是诸位副市长都不相信的,这样答应下来,反倒可以做个顺水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