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霸王用計_武動神州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回 霸王用計(2 / 2)

「哦?」項羽聽畢,急忙跑出營外,只見四周黑暗無比,雖然還沒達到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步,但連走路都要小心翼翼,這樣的情況倒是挺少見的。

項羽看著被黑暗籠罩的北海城,再看看那些在黑暗中特別亮眼的火光,心裡不禁起了疑心。

”不可能吧?”項羽又皺起了眉頭。

「樊噲啊,」項羽有點拿不定主意,但他知道不能再猶豫下去了「你看那北海城的城牆上有人嗎?」

「我哪知道?你以為我有千里眼啊?」樊噲大笑道。

項羽像是明白了似的點了點頭,然後轉身看看營後的樹林。

樹林中,茂密的林木蠢蠢欲動,那可不是什麼樹精樹怪,而是暗伏在黑暗之中的豺狼,

樂毅軍。

「上!」樂毅斷定項羽軍大多已睡,揮手示意眾人上前突襲。

是次奇襲,動用了八百兵力,是樂毅兵力的六成。

依樂毅穩重冷靜的用兵方式,他是不會採用這種冒險的方法的。

究竟是什麼理由驅使他放棄大好的形勢出擊?

或許是曹操的捷報,或許是項羽那過大的名氣,具體的原因,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眾士兵跑到營前,只聽樂毅一聲令下,項羽的營寨頓時火光熊熊,紅光衝天,縱是如此黑暗的情況下,仍是如此的清晰。

「成功了嗎?」站在城牆上遠眺的主簿看到如此強的火光,不禁道。

「主公,敵營空無一人!」一個士兵跑到樂毅面前慌道。

「什麼!?」樂毅大驚,急忙揮手示意全軍撤退「撤!」

”只是,一切已經太遲了。”

項羽的軍隊從斜角殺出,殺了樂毅軍一個措手不及,那是殺得遍地屍首,血流成河。本來樂毅軍的士兵並不善戰,縱使受過樂毅的親自訓練,但是缺乏實戰經驗的他們,在戰敗之時不聽指揮,只是四周亂竄,一時間潰不成軍。

”當你擺脫敵軍的一瞬間,或許你會覺得自己還有機會逃走東山再起,但是天意總是弄人。”

樂毅帶同幾名騎兵奪路而逃,只是剛跑出敵軍營地不遠,又有一隊騎兵從東邊殺出,攔住樂毅的去路。

「投降否?」為首的,正是樊噲。

「哈哈哈哈哈...」

樂毅不禁大笑起來,但沒有人清楚他在笑什麼。

「到底是降,還是不降?」樊噲沒好氣的問道。

「我樂毅一生縱橫天下,敗強齊於濟水,領燕軍攻城掠地,一生立功無數,受天下人景仰,想不到會敗於汝等之手,真羞恥也!」樂毅苦笑道。

言畢,拔出佩劍,正欲自刎之際,只聽「蹡」的一聲,佩劍跌在地上,再看時,身後站著的竟是項羽。

「大丈夫立於亂世,奈何為一敗而輕生?」此刻的項羽,身上卻是散發著霸主的氣息「勝敗乃兵家常事,你既不肯降,今日敗了,來日再戰!」

眾人愕然,縱是樂毅和樊噲也驚在了原地。

「你是說,你放我回去?」樂毅不敢相信的強笑道。

項羽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

樂毅仰天深呼一口氣,忽覺心中一陣暖流,或許是伐齊之後受到如此的對待,如今受到如此對待,不禁淚流滿面,立刻轉身半跪在地上。

「樂毅願降。」

相比之下,許昌城較寧靜得多,這一年間,百姓安居樂業,在曹操那非凡的政治能力下,許昌籠罩著一片太平的氣息。

雖然沒有人知道這氛圍還能持續多久,但是眾人似乎都很珍惜這段時間。

「聽說北海那邊開戰了吧?」曹操邊翻著手中的史書,邊問郭嘉道。

「沒錯,聽說是項羽和樂毅的交鋒。」郭嘉道。

「項羽嗎?」曹操沒有表現出有多大的驚訝,因為他大概也知道有能之人都會出現,項羽自然也不會例外「他跟樂毅打啊。」

「你認為誰會贏?」郭嘉笑道。

「誰知道,」曹操笑道「有時候,運氣可以左右一場戰爭的勝負啊。」

曹操的語氣,似乎在嘆息自己在赤壁的敗北一樣。

雖然周瑜的火攻很精彩,但也如曹操所言,赤壁之敗,還是有著一定的運氣因素的。

天氣,溫度,風向,瘟疫,這些都是戰場上能左右勝負的因素。

「項羽匹夫之勇耳,樂毅用兵如神,」郭嘉「說實話,我是覺得樂毅勝算較大,只是...」

「繼續說。」曹操道。

「項羽善於鼓舞士氣,善以少勝多,樂毅當時所領的聯軍,兵力其實跟齊國的差不了很多,還有最後一個問題,樂毅有打過防守戰嗎?」郭嘉笑問道,他似乎猜到了答案似的。

曹操搖了搖頭,他大概也知道郭嘉想說什麼。

「樂毅善攻不善守,只怕他反主為客,急進而採取出城奇進,若真如此...」郭嘉正說間,一個士兵突然跑到二人跟前,似乎探子有事回報。

「報,據細作報知,項羽於北海大破樂毅軍,斬敵數百,樂毅投降。」士兵道。

曹操和郭嘉對視了一眼,彼此都露出了笑容。

東方的戰幔剛剛被揭,消息還未傳到西方,卻又冒起了戰爭的烽煙。

在洛陽城外的平原處,兩支軍隊正在交鋒,戰的是天昏地暗,似乎沒有哪方佔了優勢。

正當雙方戰意正濃之際,位於攻方的軍營中卻響起了鳴金之聲。

攻方的衣服為官兵的裝扮,看來是唐朝的官兵。

「戰力相當,再戰無益,來日再戰如何!?」唐軍的主將看了看軍營,對著敵方的主將喊道。

「不打兵戰,來場將戰如何!?」那守方的主將似乎不願就此了結這場戰鬥,提出了單挑的要求。

那唐軍主將頭戴黑盔,臉膛赤黑,眼射怒火,看其樣子猶如哼哈二將降世一般懾人。只見其微微點頭,揮舞手中的雙鐵鞭,待友軍逐漸散去後,與敵方的主將形成對峙的場面。

那守方主將相較之下沒有那麼強的氣勢,臉色紅潤,嘴上留著小鬍子,卻也不失大將之風。

「我乃尉遲恭,敵將報上名來!」那攻方主將尉遲恭舉起鐵鞭大聲喝道,嗓音倒也不小,雖然比起張飛還差了點。

「張郃。」那守方主將不像尉遲恭那樣具有氣勢,但看其冷靜的神情,似乎是個有勇有謀的猛將。

尉遲恭低聲讀了一遍,嘴角一揚,指馬上前直取張郃。

張郃見敵人欲先發制人,也拍了拍馬,上前迎戰。

那尉遲恭是唐初名將,武藝超群,為唐太宗李世民手下一員猛將,跟秦瓊為後世的傳統門神,也是在少數能活下來的唐朝將軍中其中一人,能力自然不容置疑。

而守方的張郃也是東漢三國時期的名將,智勇雙全,善利用地形地勢作出部署,連蜀國的軍師諸葛亮也視其為眼中釘。

「喝!」兩人戰至二十多合,不分勝負,尉遲恭性急,大喝一聲,右手猛力揮去,張郃舉槍欲擋時,竟被打斷槍柄。

唐兵見狀,大笑不已,張郃怒不可遏,把左手的斷槍柄擲於地上,以右手的斷槍繼續戰鬥。

只是當張郃以斷槍作戰仍能持續三十多合時,唐兵的如雷笑聲頓時消失無蹤。

「我看你是個將才,不如歸順我方如何?」尉遲恭嘖嘖稱奇,以他的武藝,能跟他匹敵的人本來就不多,現在眼前的人卻用斷槍跟他酣戰至今,不禁大為敬佩。

「待你這些烏合之眾能擊敗我之時再說這句話也未為遲。」張郃不屑的笑道。

「這敵將何許人也?」坐在營前觀戰的李世民看見張郃的武藝和膽識,不禁產生了歸納之意,急召左右問道。

「這人姓張名郃,東漢時期魏國名將。」左右告知道。

「原來是張郃...」李世民喜道「如此將才,必須收服!」

左右齊聲附加李世民,這卻使李世民感到少許反感。

”魏徵啊...”李世民不禁皺起了雙眉,想起了去世的魏徵”只恨你不涉足軍事,不然朕又能再看到你了...”

戰場上,二人戰至一百五十多合,仍未見疲憊之意,反而鬥志奮起,打得更是賣力了。

兩軍坐於營前,猶如看表演一樣,不時拍手叫好,絲毫沒有打仗的氣氛。

張郃咬了咬牙,把斷槍用力往尉遲恭心窩處刺去。

尉遲恭把鐵鞭一橫,架住了斷槍,右手的鐵鞭同時往張郃處打去。

張郃眼快,早把斷槍收起按下鐵鞭,又再刺去。

兩人久戰不下,只是各不想認輸,於是戰至黃昏,仍未見收兵之意。

坐在營前觀戰的士兵,早就變得寥寥可數,有些甚至回營睡了。

「姓張的,還要打嗎?」尉遲恭微微的喘著氣,打了這麼多個時辰,亦漸見疲態了。

「你怕的話你可以走啊?」張郃笑道。

「媽的,我什麼時候怕過了。」尉遲恭輕輕一笑,又奮力再戰。

及後,天色已黑,二人已戰至無力,馬匹倒在地上,疲憊乏力。

李世民見狀,急忙著人拉尉遲恭回陣。

而張郃軍見唐兵有所舉動,也出陣救回張郃。

「君過於拼命,這樣打很容易把小命給丟掉。」李世民看著差不多連站的力氣都沒有的尉遲恭,不禁責道。

「哈哈,老子很久沒有戰得如此痛快了,聖上放縱我一次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叔寶不是還在嗎?」尉遲恭笑道。

尉遲恭口中的「叔寶」,正是站在李世民身旁的秦瓊。

那秦瓊身穿金盔金甲,背掛雙鐵鐧,與尉遲大不相同。只見雙目炯炯有神,臉上常掛怒色,讓人看了不寒而慄。

「今日一戰,張郃軍恐怕而無人能戰,趁此機會,夜襲敵營,一舉可勝。」秦瓊沒有理會尉遲恭,而是向李世民獻計。

「這計朕也有想過,只是乘人之危非正義之師所為,若要服天下之眾,此舉不妥。」李世民想了想,然後搖了搖頭。

正說間,士兵報張郃有兵士到營前傳書,李世民令其入內。

「你家主公有什麼話要說?」李世民坐在營中,威風凜凜的問道。

「小人不認字,主公只叫我把書交來。」那兵士畢恭畢敬的交上書信。

李世民將其拆開,只見信上寫道:

「今日未分勝負,望來日再戰。」

「什麼?」李世民看畢大感意外「你們軍中有多少將領?」

「只有我主公一人。」兵士答道。

李世民大為不解,看著書信雙眉緊鎖,只得讓兵士回去。

「辦得如何了?」良久,兵士回營,張郃見之急忙上前問道。

「李世民深信不疑。」那兵士笑道。

「他作夢也想不到,我軍中居然還有你這人在吧。」張郃大笑道。

二人仰天大笑,那兵士似乎也不是一般人。

李世民以義待之,張郃卻反施詭計。

成敗一戰,就在明日一早!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