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弟_剑归何处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师兄弟(1 / 2)

ps:一直没得到起点的答复,架子真大啊。我也心灰意冷了,不想继续再写。现在一次性把剩下的章节发上来,前面删除的部分就不重新上传了。

方小白与龙在天、风随云师出同门,师父隐居邛崃山不显于世,自号“无名”,连徒弟们都不知其姓名来历,只知道师父文武双精,兼通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等诸般杂道,是一位了不起的高人。无名老人少年时曾参加义军抗蒙,后因故退隐,转而醉心于武学。他四处游历,会遍天下高手,有所悟,乃自创“万流归宗”功法,与各派的绝技大不相同。功法不分内外功,亦无招式套路,只是一套呼吸和运劲之法。

武林中各门武功都有相应的功法配合,像少林弟子平时修习般若心经、无相功、易筋经等内功心法,只是增强内力,若想学实战套路七十二绝技,每练一项仍需从头修炼一套不同的内功心法。所以,千年来寺内武学奇才倍出,刨去浅尝辄止的,最多也只有人练成七种绝技。武当以大周天吐纳术为根基,习练太极拳剑、绵掌、两仪剑等功夫亦需另修呼吸法门。其他门派大抵如此。

无名老人瞧出缺陷,言道,所谓武技,即“养内控外”四个字。“养内”者,通过一呼一吸来吸纳天地之灵气,排浊祛邪,从而激发脏腑的生气,强身健体。“控外”者,用内力控制肌筋,外发劲力伤敌。各派武功内外分修,根不养枝,岂不事倍功半?

武林中基础内功数十种,本质无二,都是气行十二正经八奇脉,以养五脏六腑,活全身肌筋,其中巧妙精深的,只是在修炼时更注重协调阴阳、循序有度而已,就好像厨师炒菜掌控配料和火候一样,没什么神秘的。实战内功则大都是用掌练掌、用脚练脚的短浅之法。无名老人阅万卷道藏佛经医书,兼容并蓄,根据人体的特点自创了一套阴阳相济的呼吸法,不分内外,体用合一,可模仿各派武功招式,威力不减。与易筋经和大周天吐纳术相比,这门内功根基不够扎实,胜在灵活多变,所以方小白可将全身劲力凝于一点,震倒常威、推开石磨,却免不了短暂脱力。

内功有了,还需以招式相辅。人们常说十八般武器,其实何止百种,仅剑就有三尺剑、长剑、吴钩、短剑、单刃重剑等十几种,峨嵋和武当用的是三尺剑,昆仑和青城善攻,故用长剑。这么多套路该如何学、如何破?无名老人又言道,无论拳脚棍棒,砍刺削砸,都是以心力和眼力判断,运腿腰背臂腕之力出招,招数虽千变万化,基本式子只有三十七种,复杂一些的组合有二百余种,练熟之后,无招不会使,无招不可破。

内外功合一,纳千变于三十七式,故名“万流归宗”。风随云和方小白就是靠此模仿各派绝招,只是后者功力尚浅,做不到后发先至,不能以同一招式相破。

龙在天和风随云出师后,无名老人无意再收徒,欲出海游历。正在杭州造船之际,今上的靖难军攻陷金陵,先帝在宫中自焚,侍讲学士方文正拒绝奉今上为正朔,惨遭灭十族之祸。无名老人心敬方氏忠义,遂前往金陵天牢救出其未满周岁的幼子,带回邛崃山抚养,即方小白。

十二年后,到了方小白初晓人事的年纪,当年之事业已平息,无名老人就带着幼徒入世修炼。却不料武林形势大变,因三年前的亢家庄血案,八大门派与魔教两败俱伤,少了制衡,江湖中狼烟四起,混乱不堪。无名老人心中起疑,暗中查访,但事件过去太久,没找到有用的线索。

随着时间的推移,昆仑派和龙在天从此事得利,逐渐崛起,成为雄霸一方的大势力。无名老人查过,亢家庄出事的时候昆仑派确是全体在山上守孝,嫌疑最大的只剩龙在天,这便成了一块心病。一年多前方小白出师,无名老人叮嘱他寻机查明大师兄与亢家庄血案的关系,若真系其所为,定要想办法清理门户。

方小白本打算隐瞒身份混进太行山内部,所以一直不露武艺。后来,在青城山上遇见亢家庄后人寻仇,于是暗中追查,事件的发展一环扣一环,从李家庄救人到岷江帮上山挑衅,形势不容他藏拙,只好硬着头皮出手,被龙在天看破来历。

众人见他们师兄弟相认,一时都惊呆了。

“小弟在李家庄的所为已经露破绽了吧?”方小白问道。

“我本来在乐山,并不想上青城,几天前接到岳长老的飞鸽传书,说有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不露本门功夫即与‘一字剑’袁先生打成平手,且会剑芒绝技,心里猜到几分,忍不住来一探究竟。呵呵,果然是同门师弟。”

“既然你来了青城,那岳通和况啸一定是去峨嵋山动手了?”

“师弟机智,青城不向峨嵋派请援,也是你的主意吧?”

“这我不敢居功,谋划者另有青年才俊,智谋远胜小弟。”

龙在天扫视正道诸人一遍,目光停留在周无忌身上:“阁下可是昆仑派的周无忌少侠?久仰大名。你设计在黑风川围歼塔木尔,又半路伏击来援的阿古都,一举剿灭西域两伙最大的马贼,名震亦力巴里和哈密诸卫,教鞑子不敢小觑汉人。我一直想见见是什么样的少年英雄,却没见面先被你识破计策,败了一阵。”(注:亦力巴里即新疆。)

马贼来去如风,易败不易灭,黑风川之役以等同兵力全歼敌人,确实打得漂亮。周无忌微感得意,嘴上谦逊道:“不敢,那一仗是师娘定计,小子只不过听令行事。今日龙盟主既亲自上山,此前的种种谋划定付之流水,败的是在下。”

龙在天叹道:“凌夫人固是女中豪杰,但战场上瞬息万变,若没有大将临阵指挥,空有良计无用,周少侠无需过谦。”

陆羽见语涉正题,趁机道:“龙盟主为何劫走杨家马帮的人货?世洪,你可有得罪将军寨之处?过来给龙盟主赔个不是。”他有意略过巴头陀,不屑与其交涉。杨世洪走出人群,勉强拱了拱手。

巴头陀在人群中冷笑道:“你们做的事,自己心里明白,若当着众江湖同道说出来,面上须不好看。”

杨世洪大怒,骂道:“分明是不要脸的狗贼栽赃陷害,把那几个鞑子叫出来对质!”

巴头陀摆摆手,一名大汉走上,抖开一个包裹,滚出三个血肉模糊的人头。方小白依稀认出,似乎是百花楼中见过的莫日根等人。

事情太出人意料,陆羽和杨世洪都愣住了。巴头陀笑道:“念在大家份属四川武林一脉,我岷江帮替你们灭了口,以免事情传开,令青城蒙羞。”

程半鬼笑着接道:“方才龙盟主赶姓杨的狗贼下山,也是替贵派着想,不希望官府介入。”

杨世洪气得浑身发抖,便要拔剑冲上前叫阵,被陆羽一把拉住。陆羽老谋深算,已识破对方的诡计。三个货主一死,杨家马帮就再也没有自证清白的证据;相反,人和货都落入岷江帮之手,事情的真相,他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程半鬼之言,更带有威胁之意,若官府介入,杨家马帮抄家灭族是不用说了,青城派亦将大受牵连。不过,江湖人最忌讳与官府勾结对付同道,对方应不会轻易使出最后杀着。

陆羽平息一下纷乱的心神,向龙在天问道:“龙盟主的意思呢?”

龙在天笑着看向巴头陀,后者走上前,拱手说道:“岷江帮已与太行山将军寨结为同盟,奉龙老大为盟主,两家守望相助。今日上山,是为一些买卖上的事,我帮欲在雅安昌都一线开设商号,恐与杨家马帮的生意有冲突,想请贵派置身事外,到时候大家各凭生意场的手段相争,莫动武力。”

杨世洪这时也想明白关窍,吓出一身冷汗,口上却仍不肯服软:“你还有脸说,当初杨家马帮去乐山开店,你们尽使些下三滥手段,现在到了我们的地盘,又说要正当相争,面皮好厚。”

巴头陀问道:“我们用了什么下三滥手段,你可有证据?”

杨世洪又忍不住发怒:“你是摆明不要脸了?好,你来雅安试试,不让你光着屁股回去,我就不姓杨!”

这种争执毫无意义,陆羽皱眉制止杨世洪,说道:“行有行规,做生意当然不可动武,我十分赞同,但杨世洪是青城弟子,若与岷江帮冲突,本派不能不理。”

龙在天道:“同样道理,岷江帮已与太行山结盟,他们有事我也不会坐视,贵我两家都是大帮派,一旦冲突必难以收场。现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今天咱们先在青城山上比个高低,以后再有争议,即以此战的结果定论。陆掌门,你看如何?”

陆羽自不肯同意:“今日怎能预料日后的变故,此法不妥。”

程半鬼突然插言道:“好教陆掌门得知,本寨岳况两位长老已加入岷江帮,以后会常留四川。”

这一着出乎陆羽和静空的意料,按周无忌的分析,岷江帮虽有龙在天撑腰,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只要留下插手岷江帮和杨家马帮之争的活口,太行群盗离开后,四川仍是两派说了算。现在岳通和况啸两个大高手加入岷江帮,先前的筹划就不管用了。

龙在天看陆羽踌躇不语,笑道:“这种小事不急,先为新人成礼是正事。”

陆羽和龙在天两位正主对上后,方小白松口气,退回人群,有一搭没一搭地应付凌若薇的纠缠,忽听龙在天又要观礼,心中暗骂他多事,再加上他心中还有另一番计较,于是站出来搅局:“大师兄,莫怪小弟造次,江湖人讲究一言九鼎,我刚才说过,刘寨主等人想留在山上,需胜我方可。”

龙在天道:“好啊,我也极想知道师父这二十年来又创下什么神奇武功,咱们师兄弟玩两手。”

“师父近年来痴迷于算术和星象,武艺上没多少进展。师兄欲以大欺小,小弟不敢应承,免得您被江湖中耻笑,其他人尽可出手。”方小白不敢与龙在天较量,耍起无赖。

程半鬼奇道:“方少侠似乎非为青城派出头,而是不想让我们进殿,是何用意?”

方小白支吾不认,龙在天道:“好吧,我不欺负你年幼,只要你能接五十招,我们立即下山。”

“不行,五十招太多了,就五招吧,你不同意?那我让一步,八招怎么样?我接住八招后,你们立刻下山。八招也不行?好,看师父的面子我不计较,以十招为限,无论如何不能再多了。”

龙在天又好气又好笑,正待开口,一人施轻功从山门外急奔而来,片刻间到了近前,原来是昆仑弟子戴飞。戴飞不等立定即气喘吁吁地问道:“婚礼举行了吗?”方小白忙过去扯他袖子,戴飞会意,低声道:“在成都找到了。”神情兴奋激动。方小白吃惊道:“你去成都了?”戴飞点头。因证据不关键且无把握,方小白的本意是在崇庆府周围调查,找到固好,找不到就算了。但戴飞十分机灵,猜出此事背后的深意,一心想替韩宁出力,在崇庆遍寻不获后,又飞马赶往成都,终于找到证据。

方小白见事情办妥,心中最后一块石头落了地,不由得看向青城派诸人。却见韩宁不知何时出来,立于殿门口,正睁着一双妙目凝视自己,犹令人惊奇的是,她居然脱下了大红礼服,换回峨嵋派的白衫蓝裙。方小白胸中豪气顿生,回身正视龙在天,朗声道:“就如师兄所愿。师父尝说大师兄的资质为三徒中最高,可得其真传,小弟仰慕久矣,若侥幸接过五十招,还盼在山下相会。”

龙在天微笑颔首,感伤道:“师父错爱了。真想再见他老人家一面,这些年来常感授艺之恩,且有好多武学上的疑难想请教。”

师兄弟两人叙旧论情,不急于动手。

众江湖人兴奋异常,无名老人所收的三个徒弟中,龙在天和风随云成名已久,前者以一套少林长拳打遍天下无敌手,后者“见招破招”,尽破各门派绝技,从未有人得窥他们的真实武功。适才方小白连战数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亦令人摸不透底细,观战者益发好奇。现在他二人同门相斗,必将使出本门绝学,当可一饱眼福,解心中疑团。

方小白知道大师兄不会先动手,当下不紧不慢地调匀气息,左手微曲腰间,右手一拳从中路击出,正是“黑虎掏心”。龙在天赞声“好”,以“闭门金锁”相架,欲拧腕压肘,并膝顶小腹。方小白顺势左移,转攻下路,左手拿腰眼,右掌砍环跳穴,被龙在天“神龙摆尾”回转,正拦在半路,无奈只得变招。两人皆使少林长拳,招数朴实无华,转眼间走了七八招,方小白不知不觉间落于下风。

方小白心中有数,不出十招将被制,却无计可施,连败在哪里都弄不明白。对方并未用高深内力相欺,招式是同一路拳法,所有变化自己了然于胸,然招招受制,似乎总是慢了半拍。这半拍之慢,不是慢在手脚上,也不是被看破先机,实不知到底慢在哪里。方小白心乱,招式衔接略有滞涩,被龙在天一把扣住右手脉门,半身酸麻,至此方第十二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