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弟_剑归何处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师兄弟(2 / 2)

不仅当事者败得糊涂,旁观者亦不明所以。方小白这一路少林长拳使得完美无缺,攻如高山坠巨石,守似铁索横大江,招式转换像草随风摇了无痕迹,却不知怎么就败下阵来,仔细回想前后十二招,根本找不出哪一式是败招。周无忌感慨道:“武学之道,真是浩如沧海。在我看来,方兄的拳法已臻精气神合一的绝高境界,除了以力强破外别无他法,不想却被龙在天击败于无形。后者造诣之高,恐不下于少林掌门。”陆羽心想,论少林长拳的造诣,明性方丈自然胜过方小白,但肯定及不上龙在天,只是这话不能说出口。

方小白皱眉苦思,不明所以。龙在天道:“师弟可知败在何处?”

方小白摇头道:“不知道,大师兄武功远胜于我,小弟欲从中领会师门技艺,厚着脸皮恳求再战一场。”

“呵呵,咱们是自家人,别说再战一场,就是手把手教你也无妨。但你刚才未败先乱,难道师父不曾告诫过,习武先修心,不到最后一刻不言败?”

方小白恭谨施礼道:“小弟知错,请大师兄不吝赐教。”

“好,既如此,便让你见识一下武学正道,等会儿你使多大力,我也使多大力;你用什么武功,我也用什么武功,你看仔细了。”

方小白寻思,自己与师父拆招,亦能相持五六十合,难不成大师兄比师父还高明?是了,他以少林长拳成名,浸淫于其中数十年,必有独到心得,且此拳法失之过刚,所以才会速败。这回换一路稳健的试试。当下右足虚点,双手环抱于胸腹,招成形于混沌,劲含于将吐未吐之间,此乃太极十三式的“抱球式”。

龙在天微笑道:“师弟十分机灵,将来必有所成。”嘴里说话,手上丝毫不停,左掌前右掌后,以“野马分鬃”式径直而入。在场的众高手都吓一跳,太极拳最擅长后发制人,方小白此式全无破绽,就如刚才虚刺袁公望的那一招,暗藏变化以待来敌,龙在天为何贸然进攻?

场中的方小白却吓得几乎魂飞魄散,对方攻来之时,正是旧力已逝新力未生的一刹那。他不懂武当心法,乃是以本门内力施展“抱球式”,自然达不到“混沌虚无”的太极境界,名为“抱球”,实为“转球”,靠着内力的飞快流转来维持阴阳平衡,龙在天的一掌,正击在阴阳交汇处,混沌之势立破。方小白来不及细想对手是碰巧还是有意,立刻掌力分两仪,右脚退半步,以“马步立掌”相迎。两掌相交,龙在天换作“云手”轻轻一带一拨,劲力不大,却再一次击中空当,方小白立足不稳,向左侧扑跌一步,乘势转身回右掌攻下路。外人不知他狼狈,看他身随劲走,不滞于形,深得太极三昧,不禁轰然喝彩。

王奇喃喃道:“真想见一见无名老人,竟能教出龙在天和方小白这样的徒弟。”

顾乘风瞧得又惊又妒,讥讽道:“他们这一门专偷学别派武功,样样通样样松,像三脚猫,其本门功夫多半稀松平常,所以不敢使。”众人闻言皆暗中鄙夷,你这个正宗去和三脚猫试试,若对上方小白,或可走上十余招,若对上龙在天,只怕连半招都接不住。

凌若薇不解道:“顾少侠,他们使的是‘外太极’,并非你门中不传之秘,算不上偷学吧?前几天我在成都见几个走把式卖艺的也会这路拳法。”柳青扑哧笑道:“凌姑娘有所不知,那几个卖艺的其实是江湖异人,武林前辈。”顾乘风面红耳赤,作声不得。

武当的“太极十三式”有内外之分。太极拳是三丰祖师所创,以大周天吐纳术、混元功为基础,内修五脏八脉,外练五步八法,十三套拳路皆有独特的内功相配合,故名“太极十三式”。太极拳不仅伤敌,久练可延年益寿得悟真道,内藏道家的无尽奥妙,非常人能领会。后来三丰祖师怜世人多疾,遂将招式略作修改,去掉内功修炼之法,广传于武当附近的山民,称之为“外太极”。今上信奉真武大帝,尊崇武当,这“外太极”便在朝野间迅速流传,无论京城的高官还是乡下的土财主,往往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一遍太极十三式。外太极重修心养性,轻技击,但在龙方二人手里威力不减。

斗了十余招,方小白渐渐被敌人牵着鼻子走,每出一招,龙在天都不避不架,顺着他的劲力推上一把,方小白不敢硬抗,借势换招化解,却只能化解九分半,还有半分力留了下来。力道越积越多,方小白控制不住节奏,拳脚加快,失去太极的真意。他围着龙在天不停地转圈出招,似乎身处漩涡之中,拼命相抗,仍被一步步拉近漩涡的中心,渐至没顶。更令他恐惧的是,不仅外发的劲力受制,连经脉中内力的运行都受到干扰,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少阴心经中的真气已经与丹田失去联络,四处乱冲,欲脱体而出。

龙在天生性沉稳,因方小白在与袁公望等人的交战中过分卖弄机巧,所以有心给他点教训,此刻见他已至极限,再硬挺下去要受内伤,便停手跃出圈外。少了中心力道的牵引,方小白顿时失去平衡,一头扎向前方,踉踉跄跄冲出七八步,终于还是站不稳,栽倒在地。他勉强想站起,却觉得头晕目眩,手足颤抖酸软,不由得蜷着身子半蹲半跪,喘息不已。观战众人无不骇然。

良久,方小白调匀真气,缓缓站起。龙在天道:“这次可有些心得?”

“似懂非懂,隐约觉察到关键处,但不明白具体情形,还盼再战一场。”

“我无所谓,就怕青城和峨嵋等得心焦。”

陆羽笑道:“无妨,两位务必尽兴,今日有幸得见龙盟主神技,天大的事也可往后放一放。”此言深得众人之心,包括李朝阳在内,他被场中的激战吸引,尚没注意到韩宁的异行。

方小白去兵刃架取了两把剑,递一把给龙在天,说道:“小弟想试试三才剑。”

三才剑是学剑者必修的入门剑法,以练习劈、刺、点、撩、抹等基本剑式为主,并无成套的招数。方小白选择这路剑术,是觉察到龙在天对武道的理解远在自己之上,想避免技巧的较量,侧重力量和速度,盖因对手答应过不以此二项取胜。这次果然支持得久些,直拆到三十二招方被剑架颈项。方小白也不废话,又分别换刀、枪、棒相斗,均在三十招内败北。

龙在天有意指点小师弟,出手不再遮掩,观战的众高手比较两人的招式,逐渐发觉其中精妙处。两人各回相斗,均使同一套武功,方小白无论刀枪拳掌,都达到了身形意精气神六合为一的境界,每一次出招,都刚柔并济,如行云流水,实找不出半分缺陷。但与龙在天一比,立刻相形见绌,就仿佛菜肴中没加高汤,又像是少蒸煮一遍的烧酒,总觉得少了一样关键之物,同时多了些不该有的,具体多的和少的是什么,又说不出来。周无忌、柳青等一干青年高手若有所悟,皆眼珠不错地紧盯场中,生怕漏过一招半式。陆羽领悟四五分,暗自嗟呀,自己年老,虽明悟亦难有突破,今日山上的年轻高手不少,或能从中受益。转头看见李朝阳全神贯注的模样,更是黯然神伤。

方小白身处局中,又是另一番体会。龙在天的确是靠看破先机快了半拍,只不过他的先机与自己此前理解的迥然不同。自己与袁公望相斗时,亦曾抢占先机,不让对手的招式成形,那是外在的先机,或观察敌人肩腰肘的动作判断,或根据前一招的方位预测。龙在天的诀窍是掌握了对手对劲力的控制和运行,招数尚酝酿于胎中即看了个透彻,每次攻击的落点都是对手劲力最虚弱之处。一个攻击的是招式的破绽,另一个攻击的是内力的破绽,孰高孰低,不言而喻。如果用下棋打比喻,自己是等对手落子后,再推测其意图,定对策打乱其部署;龙在天则是钻到对手肚子里,亲眼看着对手一步步分析、筹划、抉择,这棋还怎么下?

方小白喊一声“且住”,跳开说道:“我明白你取胜的奥秘,却想不通是怎么做到的。”

“这不能直言,需你日后通过修炼和实战体会,并非我藏私,若口舌能说清楚的话,师父早就告诉你了。”

无名老人曾说过,三个徒弟中,龙在天是用身体练武,资质最高;方小白是用心智练武,略逊一筹;风随云靠学识练武,更等而下之。方小白听后颇不服气,经方才一战,心服口服。又想起一事,问道:“平时我与师父对练,每次都要五十招后才落败,其招式威力似乎及不上师兄,莫非你已青出于蓝?”

龙在天微笑道:“我出师时武功不如现在的你,亦能抵挡师父五六十招,二师弟出师时武功胜过你,也是同师父拆五六十招。”

方小白恍然,感念师父的良苦用心,不禁眼圈微红。

“小师弟,我可以进殿观礼了吗?”

方小白回过神来,嘻嘻一笑:“比武是你胜了,打赌却是我赢了。刚才我说,‘若侥幸接过五十招,还盼山下相会’。你可能没留意,我说得是‘接过’而不是‘接住’,也就是说不论输赢,只要交手满五十招,你就得下山。”

龙在天愕然。群盗大怒,欲喝骂,却顾忌他是龙头老大的师弟,不好措辞。程半鬼摇着扇子说道:“方少侠此言有理,龙盟主当然会与你在山下相会,只是时间未定,或者是明天,也可能是明年,说不准。”

方小白哈哈大笑道:“开个小玩笑,大师兄勿恼,师父有嘱托命我转告,咱们僻静处说话。”龙在天听师父有话,十分高兴,立即拉着他的手向山门外走去。

来到无人处,方小白据实以告:“大师兄,等会儿我要帮陆羽处理一些青城派的内部纷争,岷江帮在场的话面上须不好看,还请给小弟一个面子。”

龙在天沉吟道:“若是我的私事,自然一切好说,但进军四川关系到整个山寨的前途,我不好因私废公。”

方小白笑道:“大师兄有所不知,不仅尤名达、李奇峰、张正三位长老已死,那展博也过不了今天。另外,这场婚礼绝对成不了。如此你还担心什么?”

龙在天大喜,恍然道:“莫非青城派发生内乱?”

峨嵋掌门虚云大师长袖善舞,人脉极广,武功却不怎么样,岳通和况啸上山挑战,多半可将峨嵋派制服;而且联姻不成,峨嵋再没有帮助青城的借口。青城派长辈只剩陆羽一人,内乱后人心散乱,不足为惧。因此,青城派是否肯退出商路之争已无关紧要,有岳通和况啸坐镇四川,大局可定。

龙在天去了心事,呵呵笑道:“师弟与青城派交情很好吗?多管闲事可是要得罪人的,不如来我太行山吧,愚兄虚位以待。”

方小白道:“不瞒大师兄,小弟只想逍遥自在,不愿介入江湖争斗,帮青城派的忙纯属偶然。方才与大师兄作对实乃不得已,咱俩是师兄弟,我若当着你们的面揭露凶手,恐引起青城和峨嵋的误会。”

其实他还有更深的打算。一则,无名老人对龙在天的野心瞧得清清楚楚,深感忧虑,在方小白临下山前,曾再三告诫要与之划清界线,万不可贪图小利混在一处;二则,查亢家庄血案免不了要与九大门派打交道,向太行群盗出手,可表明自身立场,与龙在天拉开距离。至于得罪太行山这边,反不必太在意,龙在天总须给师父面子。

同时,他这么做也是效法二师兄风随云。风随云曾救过当今皇帝的命,受到朝廷封赏,家居金陵,平时多结交公子王孙,又保持俭朴本色,人称“布衣侯”。他曾说道:“我与龙在天虽师出同门,却看不惯他的强盗行径,我们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有人问:“既然如此,你又有封敕在身,为什么不去把他捉拿归案?”风随云回答道:“以公而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捉拿龙在天自有刑部和卫所出马,我若擅自插手,岂不坏了朝廷法度?从私情上讲,他毕竟是我的师兄,所作所为也没有逾越江湖道义,我心底下仍盼他改邪归正。然而,若将来有一天他滥杀无辜,我纵然武功不济,也要拼死清理门户。”这一番话说得大义凛然,博得满堂彩,听者无不佩服风大侠忠义双全。

龙在天是什么人,自然明白方小白话中之意,笑道:“师弟放心,我会约束手下,不让他们找你报复。对了,师父有什么话要对我说?”

方小白叹口气,答道:“师父只让我转告一句话,凡事当顺势而为,不可强求,武功如此,世事更如此。”

龙在天默然。半晌,淡淡说道:“我明白这个道理。今日所为,或许将来有一天会后悔;但如果不为,此刻即会后悔。大丈夫行事,但求心安。”

他语气平淡,却自有一股凛然豪情,方小白胸口一热,几乎就要直接询问:亢家庄血案是不是你做的?他与龙在天相识虽只有短短半日,但已被对方的胸襟和武艺折服,内心深处实不愿相信其是凶手。

两人回到广场,龙在天与程半鬼低声商议几句,对陆羽拱手道:“小师弟说,他既在青城山上做客,就需站在青城的立场。我们师兄弟初次相见,是大喜事,怎么也得给他个面子,今日就不叨扰了,陆掌门,咱们后会有期。”

陆羽万料不到事情会如此收场,愣了一下,回礼道:“既然大家化干戈为玉帛,龙盟主何不喝两杯水酒再走,顺便与令师弟畅叙师门之谊?”

龙在天道:“多谢陆掌门好意,我尚有事要办。杨帮主,贵帮的武师现于岷江帮崇庆府分舵做客,是你去接还是让他们自行离开?”

被擒的武师大半是杨氏族人,其中还有杨世洪的一个亲弟弟,他放心不下,便道:“我明天一早赶去崇庆。”

陆羽道:“你不必参加婚礼了,现在就随龙盟主一道走,接到人后回青城一趟。”他见龙在天退得古怪,欲再好好商议一番。

龙在天向方小白点头告别,率群盗下山,杨世洪跟着走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