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之一 柴荣谋划夜探营_红日喷薄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回之一 柴荣谋划夜探营(1 / 1)

周兵中军大营,此时已经灯火通明。一队队全副武装的步卒在紧张地来回巡视,频率和密度远胜其他营寨,因为这里乃是皇帝柴荣的大本营,御帐所在。从远看柴荣的大帐与其他高级将领的营房没什么区别,大小相仿,形状一样。只是帐前挑着一面杏黄绣龙大旗,细看还能发现,这顶大帐实际是黄缎子面织成,用金丝绣成龙、凤、日、云等图案,白天在阳光下更是金光四射,好一派皇家富贵。其实柴荣并不专用这一顶帐篷,这只是他白天办公的所在。真正晚上休息用的帐篷是不告知旁人的,只有几个贴身内侍知道皇帝所在,而且隔几天就要换地点,这也是出于安全考虑。

此时这顶大帐内点着十余只碗口粗的龙凤大蜡,火苗腾腾燃着,照得大帐亮如白昼。这里聚集了大周军多位重要将领,正开着作战会议,气氛肃穆庄严。

军旅之中礼仪并不似朝堂,皇帝与众将领经常杂坐一处,只见居中摆一张宽大的桃木方案,上面铺着一幅手绘的丝绢地形图。方案后是一把高靠背太师椅,其上稳稳端坐一人。看年纪此人刚三十上下,面容窄小狭长,颧骨高耸,鹰钩鼻子,鼻下是两撇黑胡微翘,下巴又尖又长,与鼻子相互呼应。好一双锐利的三角眼,目光炯炯,似要把人看穿方休。长相不是俗常的英俊,却有无尽的锐气,带有席卷一切的气势。身上是一件深红色暗花纹长衫,内里扎着一条金银镶玉腰带,脚上蹬一双低帮软底鹿皮快靴。腰间悬挂一柄三尺宝剑,剑鞘镶金嵌玉,剑柄一颗绿色宝石,周身光华闪烁,虽不见剑身,也可以想见必然是件宝家伙。

此人正是当今天子、大周皇帝柴荣。柴荣本是周太祖郭威的侄子,从小在姑父郭威家长大,加上郭威无子,便以柴荣为后。郭威东征西讨,柴荣也就跟随左右,因此军事经验颇为丰富,算得个马上皇帝,往年在军中也有着“小青龙”的绰号。

再看方案四周,站满了大周军的精英。在柴荣上垂首,紧挨着站立一人,此人上身微伏,眯着双眼随柴荣手指查看地图。年纪总有五十以上,须发黑白交杂,脸上皱纹极深,以眼角鱼尾和鼻翼两侧最为明显。此人形容单薄,细胳膊细腿,看似弱不禁风。声音深沉低回,不紧不慢。眼睛总是眯着,但是偶尔一睁立时射出两道精光,太阳穴也高高鼓起。实则是一高手无疑。此人名唤慕容延钊,官授侍卫司虎捷步军右厢都指挥使,是周军威望最高的宿将,被柴荣引为自己在军事上的老师。战场上擅使一口九尺九寸长的宝刀“古松掩月”,历仕汉、周二朝,南北征战,威名赫赫,军中喝号“万年松”。

在慕容延钊身旁是一个中年将领,此时还是全身甲胄,正在向柴荣汇报军情。他年在三十五六,生一张长方形的国字脸,眉毛粗重,大鼻子,大嘴,留着八字胡,鬓角盔下露出的头发又黑又密。嗓门更是洪亮,与他厚实的身板相称。他叫王全斌,官授侍卫司虎捷步军左厢都指挥使,胯下“雪花骢”,掌中“三尖两刃二郎神刀”。性格开朗随便,颇有人格魅力,在军中人缘极好,士卒私下送了个绰号“善心菩萨”。

柴荣下垂手站着一个少年,看年纪还不到二十。生得虎头虎脑,大眼睛机灵活现。身体壮实,也有九尺多高,皮肤晒成健康的古铜色,浑身充满了青春的虎虎生气。只是他嘴角总是撇着,或露出轻蔑的微笑,显示了他内里心高气傲的一面。这一位是李重进,乃先帝太祖郭威的外甥,贵为皇亲国戚,官授武信节度使、侍卫司龙捷马军右厢都指挥使。坐骑乃太祖郭威御赐名马“风雷啸”,手中端“金柄齐天戈”,军中号为“黑霸王”,是周军最富盛名的后起之秀,少年英雄。传说郭威在世时,李重进也有资格继承皇位。直到郭威临死前,把李重进和柴荣同时叫道榻前,亲手把自己的佩剑给柴荣佩上,令李重进当场给柴荣下跪,这才确定了二人的君臣关系。

少年身后一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眼睛不大,总是笑眯眯地,嘴也挂着笑,配上两道八字眉,长得真是一团和气。七尺左右的中等身材,保养得极好,皮肤白净细嫩,乍一看就是个富家公子哥儿。貌不惊人,但气度非凡,其从容华贵,雍容风流绝非普通人家子弟可有。正是驸马张永和,其绰号也是一团喜气:“喜面财神”。张永和娶先帝郭威第四女晋国长公主郭寿安为妻,官授侍卫司龙捷马军左厢都指挥使。使一条“点钢蛇矛”,军中传言这张驸马浑身穿金戴银,只有手中家伙不带金银,但正是靠着这条蛇矛杀敌无数,才换来金银无数。

这四人正是大周军精锐禁军侍卫亲军司主力部队的将领,在军中都是响当当的头等人物。

四人身边左右各跟着一个青年将领,是四个人的副手,也就是各自部队的都虞候。慕容延钊身后是个方脸汉子,长眉朗目,鼻隆嘴阔,相貌堂堂,形体薄瘦,神态谦恭,颇有儒将风韵,此人名唤石守信,绰号“勇周郎”。石守信旁边,全神贯注地听着王全斌说话的是“滚地雷”王审琦。他体型肥圆,双下巴,厚嘴唇,一双小眼,外表看似驽钝,其实小眼珠光芒四射,精神头十足。这边李重进身侧一人膀大腰圆,身高满丈,比李重进还高着一头,须发火红,面容刚毅,粗眉巨目,手大脚大,正是喝号“一座山”的韩令坤。再往旁边,正与张永和交头接耳的是“矬猴儿”刘廷让,他长了张猴脸,颧骨高起,双唇凸出,弯眉毛下一双大眼睛叽里咕噜乱转,好像要掉下来似的,小尖下巴上几个稀疏的山羊胡,一双大招风耳,细长脖子,背还总是弓着。这四个人年纪都在二十五六上下,虽长得高矮胖瘦、美丑精傻,其实都是内外兼修的的一流高手。号称禁军四少,周军年轻将领中的佼佼者。

这四人也都是世代武将出身,少年时还与赵匡胤一同在洛阳嬉戏游玩,与赵匡胤是青梅竹马的发小,直到赵匡胤十一岁时搬家到开封才分开。后来四个人年齿渐长,就继承父业,靠着恩荫入仕参军。这与赵匡胤自己投军,靠拳头打天下不同。四个人起步就做了皇帝的贴身侍卫,靠着亲近皇帝的机会,自己又有些能耐,很快便跻身进入了禁军高级将领群。

书案前,面对柴荣而立的还有两员将,一人胸前飘散五绺墨髯,容姿俊美,风度优雅,乃是侍卫司虎捷步军都指挥使,也就是慕容延钊和王全斌的顶头上司樊爱能。另一人满脸愁容,八字眉耷拉着,嘴角两边垂着,这是何徽,是李重进、张永和的上司,官拜侍卫司龙捷马军都指挥使。四下还环列着一些将领,如天雄节度使符彦卿、侍卫司骁捷马军都指挥使符采蘩、侍卫司骁武马军右厢都指挥使赵晁、侍卫司骁武马军左厢都指挥使白从善等,不过韩通此时并不在帐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