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之后,在帝国的新闻上出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消息:帝巡东方,途经博浪沙,遇盗。这是一些反动分子精心策划的阴谋,暴露出了斗争的新动向。帝国的公民们都要警惕一切隐藏的敌人的破坏和捣乱,并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斗争。
张良没有目的地走在冬天的田野里,不知道要去哪里。
蓦然抬头,走到了一个小小的农家小院了。他怔怔地站着,不明白怎么会走到这里来。
他正要打声招呼,然后准备离开时,一位貌似萎缩的人走了出来,请他进去坐坐,烤烤火。
他接受了邀请,坐在用陶盆改做的火盆边,温暖着自己冻得有点发僵的双手。
“我认得公子。公子也应该记得我。”他继续说:“过着隐姓埋名的日子,似乎为了求得平安,难道就这样能够一辈子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吗?真地能够平安吗?”
张良说:我也过着同样的日子,空负平生。
他说:不知道要做什么,更不知道该怎么做,只是每天都这样无聊地消磨着时间,实在不甘心。
张良说:想一想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选择的做法。应该能够想得到的。
其实,一个来自秘密渠道的消息,令他激动,觉得是一个机会。
本来他已经有一个想法了,但是却无从实施,又被人耻笑。很闷很失望。
他说:我不知道你如何想,有什么办法。那么我如何能够帮助你,请直说。
训练有素的警卫方阵,迅速做出了应变。
阵形变成为以銮辇为中心的一个锐利锲形,手中的兵器斜指前方,做出了搏击之势。
同时,王贲的命令已经传出,应急分队迅速捕击凶手,全体警戒,护持车辇。并且他立即赶到了秦始皇帝的御车前。
李斯也同时到达了。
这是张良结拜的一位勇武的侠士,长于投射,一柄120斤重的铁锥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他们坐在火盆边,低声地交谈。反复地仔细审视每一个细节,考虑可能出现的意外。
张良早已经用重金买到了始皇帝今年出巡的路线图以及出巡时间――这是帝国首脑政治活动的最高机密。所以他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结果却换来了那帮目光短浅之徒的嘲笑。
两天后他们就一起出发了,寻找刺杀的地点。
侠士说:太阳下山前应该可以到吧?
张良说:先享受生活吧,以后大概就没有这么自在的日子了。
他在心中默默祝祷,愿上天成全吧。当然他相信自己的智慧。
一切准备就绪,他们静静地相互对望着。让心情平静下来。
秦始皇下令:全力搜剿刺客。
他说:“反抗暴秦,义之所在,为天下苍生,某不敢推辞。”
张良说:你放心,我以我祖先的血统起誓,我会照顾好你的家人,无论成功与否,你都可以无所牵挂,就让事情干净利落地落幕吧。也让你的英名从此留传在世间。
他说:我相信你的智慧,我同样也敬重你的人品。好,现在就由我来承担。
上天的立场会站在谁的一边呢?
秦始皇“大索十日”,而了无结果。
上天是公正的。
既没有让秦始皇帝被刺遇害,也没有让秦始皇帝抓到刺客。它保护了一切人,也让一切人都如愿以偿。
从此,在奔腾的茫茫沙海中,留下了如雾般谜样的传奇。
谁也不知道真相。
消失在岁月风尘中,湮没在了历史的风烟里。只是在史书中留下了一笔,从而在历史的天空中异彩飞扬。
这个刺客从此不知去向。
张良也开始了新的流亡,无所反顾地走进了风烟滚滚的沙场。无论未来会有什么危险等待着他,都已经没有退路了,只有奋力向前走去。或者成为刺客,或者成为谋士,或者成为相国……都得坚定地走下去。总之,现在他已经成为一位反抗暴政的战士了。历史成全了他,同样,他将为历史增添新的色彩,用他的力量,留下划痕。他不再是一位儒雅的贵族,而成为了一位为理想奋斗的执着的跋涉者。
此时,刘邦在沛县谋得一个职业,进入了帝国的体制之内,成为帝国的一名工作人员。作为秦国的“亭长”戴着他的“刘氏冠”悠然自乐,并没有想到自己将要做番什么事业。小小的项羽却在帝国的大地上流浪,过着自我流放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