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_杨贵妃的传奇一生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章(1 / 1)

第三十章

唐玄宗亲自到石碑上找线索,发现石碑虽刻意风化过,却不均匀,且见二十个字上没有墨汁脱落的迹象,显然不合常理。再加上两千多斤重的石碑,工程也算不小。张九龄又不会心狠的将筑碑之人通统杀死,唐玄宗一下圣旨,很快就找到了锻炼石碑之人,至此,张九龄讳造谶文一事,也就水落石出了。

唐玄宗亲自将杨玉环接出铁牢,对张九龄失望的道:“张相国,朕万万也想不到你会做出欺君这大逆不道的事情,朕真是看错你了。”张九龄没有辨博,只道:“臣所做一切,为的是大唐江山,问心无愧。”唐玄宗道:“好一个问心无愧,朕差点因为你,害了爱妃母子,朕差点因为你,变成无道昏君,你即然一点都不知悔改。”

通过这件事,杨国忠知道张九龄很难再翻身,乐得向李林甫一边靠拢,说道:“张九龄罪该万死,恳请皇上将他处死,以振国威。”唐玄宗隐隐有些不忍,问张九龄道:“你自己还有什么话说。”张九龄五体投地道:“臣无话可说。”

唐玄宗眼眶红润,好不容易说出一句话来:“朕不想这么做,却不得这么做,好好的吃一顿,明日午时好上路去吧。”两侍卫上前,将张九龄押了出去。张九龄面无惧容,反带微笑,瞪视李林甫,杨国忠等人,等人相继低头,不敢与之对视。

张九龄刚走,忽有内侍通报:“尚书左丞裴耀卿,补阙杜进求见皇上。”唐玄宗哪里还有心思理会,挥手道:“让他们回去,朕想静一静。”内侍去了又回:“两位大人说了,皇上若不见他们,他们将长跪不起。”唐玄宗吼道:“朕够烦了,他们爱跪让他们跪去。”内侍吓了一跳,刚想去传话,杨玉环将他叫住了。

杨玉环一直念在张九龄乃忠臣,没有对他发作,若不是他要制自己于死地,也不会弄到这副田土,见他年满七十,何忍身首异处,不免替他求起道:“皇上,张相国为国尽忠,欺君之罪虽不可恕,但念在他年老糊涂的份上,不如饶他一命,让他告老归田,以示皇恩浩荡,裴耀卿和杜进也会识趣离开,难不成真看着他们两人跪死不成?”

唐玄宗道:“爱妃出自真心,他讳制谶文,无非想要你的性命,你反替他求情?”杨玉环道:“臣妾好端端的,一点损失都没有,况且怀了身孕,就当为昨们的孩子积积德吧。”唐玄宗本不忍杀张九龄,见杨玉环求情,也便答应了,下旨调张九龄去荆州。

张九龄乘车出城,有数百百姓夹道泣别,所敬戒行酒,一一满杯喝下。裴耀卿和杜进更是送到数十里,才摇首惜别,叹首婉惜。张九龄随着马车一摇一荡,反倒是轻松了许多,不再管朝庭的纷纷挠挠,总算能好好的喘过一口气来了。

路行道旁,忽有一个中年妇人在那哭泣,一见马车,便迎上前来要见张九龄。张九龄命人停下马车,探头往外问她何故。那妇人自说刻意在此等候,只为替相国戒行,并献上一碗酒来。张九龄不忍拒绝,喝下了酒,马车再行一里多地,忽觉肚痛难忍,嘴里狂喷鲜血,才知那酒有毒,瞪大了一双瞪铃,死不瞑目。

唐玄宗得知此事,大哭不停,恰杨玉环在旁,便随口说了一句气话:“我倒有人心地善良,却也是口是心非,欺骗朕的感情。”明显认为是杨玉环派人毒死张九龄。杨玉环觉得甚是冤哉,但知道唐玄宗既然认定是自己,再怎么解释也没有用。况且就算自己没有做过,也定是那群朋党所为,于是将李林甫,杨国忠等人招致宫中,探明此事。

室里数十人,相对无语,没有人出来承认,杨玉环猛拍桌子:“敢做不敢承认,别以为本宫不知道是谁!”正所谓做贼者心虚,忽有一人跪倒在地,身体颤抖不已,明摆着是承认了。杨玉环定睛瞧去,那人却是杨国忠,不免意外道:“真想不到会是你。”将他拉起,狠狠的打了他一个耳光,喝道:“谁让你这么做的。”

杨国忠明显是势力小人,知道张九龄与李林甫素有怨恨,张九龄不死,李林甫难消其恨,他这么做,俨然是拍李林甫的马屁,谁料惹怒了杨玉环,吓得连声求饶:“娘娘饶命,娘娘饶命。”李林甫不是傻子,自然懂得杨国忠的心意,也便替他说话道:“我想国忠也是替娘娘斩草除根,错就错在没支会娘娘。”接着详骂杨国忠道:“没有娘娘的命令,你敢擅自主张,你知不知错。”杨国忠自然连声道错。杨玉环虽气,但也不便发作,时间一长,就把此事忘了。倒是杨国忠,这一巴掌之仇虽不痛,可却是久久的都不能忘怀。

张九龄一去,裴耀卿和杜进便上书求去,其余百官要么依附杨玉环,要么就装聋作哑,不敢多事。杨玉环权势如日中天,堪比前朝则天独后,唐玄宗男子气概尽失,乐得装聋作哑,概不过问。

梅妃被黜,张九龄已死,宫中不见有与杨玉环对立者,杨玉环也难得如此安闲,三月一过,那肚子微突,但经外裳稍微遮掩,姿态不减半分。唐玄宗虽然有子十数人,子少者母以子贵,如今却是子以母贵,但教母妃受宠,其子必得隆恩,虽国已立太子,却没有特别的喜爱,反倒是杨玉环这未产腹孩,使的唐玄宗特别的关心,照顾的无畏不致,那是自不消说。

杨玉环从床上起来,笑说道:“这皇上也真是的,这才三个月,就让我躺着别起床,若是等到生下孩儿,恐怕都不知道怎么走路了。”说着小心的起的床来,这也是她第一次怀孕,心中难免紧张,自然是慎重再慎重。

钟神秀一直在旁照顾,三个月来,早已经习惯的伸手扶她,说道:“皇上也是宠爱娘娘,才会特别的关心,视其他妃婢,恐没有这个福气。”杨玉环笑道:“你现在没有后悔跟着本宫了吧。”钟神秀微笑不答。杨玉环道:“这些天都辛苦你了,为了本宫都不眠不休,等本宫产下麟儿,就给你放假。”钟神秀道:“多谢娘娘,这是下官的本份。”

杨玉环坐到裘皮靠椅上,钟神秀亲自端来安胎药喂杨玉环喝下,杨玉环闭目养神,钟神秀告辞退下,刚出屋来,便见太监福寿站在不远处,连连向自己招手。钟神秀愣了片刻,走上前去道:“福公公特地在这里等我,是不是华妃娘娘让你来的。”福寿点头道:“娘娘说很久没见到你,所以命小福子请你过去续续旧。”钟神秀当然不敢拒绝,随他去了。

到了宫中,便见刘华妃坐在沉香椅上。钟神秀走近身去,躬身道:“下官钟神秀,见过华妃娘娘。”刘华妃以手掩嘴,轻咳两声,道:“你和本宫之间,还须如此多礼不成?”钟神秀道:“尊卑有分,下官乃是依着本分做事,若有半点不敬之处,还请娘娘宽容则个。”

刘华妃冷笑一声:“你跟本宫说本分,那本宫就跟你说本分,这里是两位太医写给本宫的信,本宫让你读给我听。”钟神秀把信接过,两手不免抖了一抖。刘华妃道:“为何不读!”钟神秀见那第一封信面上写着:“太医院院判钟天华临终托孤!”信中写道:“吾儿钟秀,为父犯下大错,罪该万死,幸由华妃娘娘救父一命。父贪生怕死,许以三代尽忠娘娘,否则必遭天遣。吾儿看到此信,父已不再人世,望儿替父履行承诺,天华绝笔!”

钟神秀难过的欲掉下泪来,左右踉跄了几步,低声呼唤:“爹!”刘华妃起身上前,轻拍他的肩膀道:“钟秀,本宫知道你是孝子,本宫也特别的看重你,这第二封信,想必你不会忘记吧。”钟神秀一个劲的点头:“忘记,下官怎敢忘记。”这第二封信是钟神秀向刘华妃投诚的时候写的,信中大致内容无非是立誓,誓死效终华妃,如违此誓,必遭天遣,跟其父信中所言,大同小异,真可谓有其父必有其子。

刘华妃忽然沉下脸来,道:“你既然未曾忘记,为何帮那杨玉环,排挤本宫。”钟神秀道:“下官愚昧。”刘华妃道:“杨玉环怀有身孕已足三月,此事不小,为何不予本宫说明,你眼里还有没有本宫。”钟神秀连忙伏地,心中在想:“杨玉环怀孕一事,从来都不曾张扬,除了自己这外,谁还会把这件事告诉华妃,难不成华妃令有眼线,穿插在贵妃娘娘身边。”想到刘华妃貌似淡博名利,与世无争,实则野心十足,便让人无比畏惧。

钟神秀推脱道:“下官也正准备来通知娘娘。”刘华妃笑了笑:“神秀啊,你以前可从来不敢在本宫面前说谎,跟了杨玉环,什么时候连这套都学会了。”钟神秀吓的欲要冒出汗来,道:“下官对娘娘忠心耿耿,怎敢欺瞒娘娘。”刘华妃将他扶起,道:“过去的都别提了,你到底是不是对本宫忠心耿耿,就用你的行动证明给本宫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