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相 亲_师魂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六回 相 亲(1 / 2)

过了一会儿,杨世俊将张能线找回来了,还未走进家门,田巧爱就大声喊:“哎呀呀!你干啥去了!我给你报喜来了,连你的人都见不上。”

张能线说:“我到姬俊斌家有点儿事,让你久等了。”

“哎呀都是自己人吗,等一会儿也没有啥。”田巧爱说。

这时候,张能线问:“你说你给我报喜来了,到底报的是啥喜呀?”

田巧爱笑着说:“我给咱杨世俊介绍对象来了,你说这还不是喜事吗?”

“啊呀,那当然是喜事喽!”张能线非常高兴地说,“那你就给咱好好说吧!”

“看把你兴得鼻都流出来了,你说我不好好说,我跑这儿干啥来了。”田巧爱一边说,一边将右手抬得老高,然后又摔了下来。

由于前面三次有人提亲,都因为不是嫌家贫,就是嫌队穷,结果都告吹了。因此,杨世俊把这次婚事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他说:“我家现在穷成这个样子,还有哪个姑娘愿意到我家里来呢?干脆就再不要提它了。”

田巧爱说:“家穷怕什么,只要有人在,穷日子可以改变吗。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种穷日子是不会多久的。”

杨世俊唉声叹气地说:“唉!如果所有的人都像你那样考虑问题就好了。”

张能线说:“他姨,娃娃不懂事,你再不要听娃说。只要你把事说成了,我绝对亏不了你这个做媒人的。”

田巧爱说:“就是吗,咱世俊的书教得好,我说的这个娃她不嫌家贫,只要找一个能干的小伙子就行了。我看这个婚事一定能成。”

张能线问:“说了半天,我还不知道你说的这娃叫什么名字,家住在哪儿呢!”

田巧爱说:“我说的是我大姐家的女儿,名叫雷桂芳,今年一十八岁,家住圪崂村。她没有上过学,但能干得很,担水、拉粪、推磨子,样样活儿不挡手。我觉得配咱杨世俊满合适的。”

听到这里,杨世俊说:“又是一个不识字的。”

田巧爱说:“女娃么,识字能咋?你在学校好好教书,家里的活不用你管,只要人能干,用不了几年时间,家里就变富了。这么好的媳妇,你搭上灯笼也难找啊!”

听田巧爱这么一说,张能线高兴地说:“那你就给咱说吧,事成后我会好好感谢你的。”

田巧爱说:“哎呀还感谢什么呢,到以后你家日子好过了,我这个媒人还想跟上沾光哩!你们总不至于媳妇上了轿,把媒人掀到窖儿吧。”

张能线有意识地开着玩笑说:“那也说不清。”

田巧爱说:“是先怕,我既然给人保媒,就不怕人家往窖里掀。我看是这样,明天冯原正好过集,我去给我大姐打个招呼,咱先在冯原见个面,后面的事回来再说。”

张能线说:“他姨,那就要让你多受麻烦了”

田巧爱说:“哎呀受点麻烦怕什么?为了娃娃的婚事,我就是铺上盖上也要想法子把事说成。你们先商量一下,我就走了。”

田巧爱走后,杨世俊对张能线说:“说的都是不识字的,这门亲事我不同意。”

张能线说:“不识字怕什么?人常说:‘男人像耙耙,女人像匣匣;不怕耙耙没齿,就怕匣匣没底。’女人只要当好家,管好家务就行了。再说人家田巧爱为咱保媒,也是为好的,行不行你明天先见上一面,回来以后再说。”

第二天,杨世俊刚吃过早饭,田巧爱就来了,还没等走进家门,就在院子里喊着:“快点儿,昨天我和我大姐都说好了,现在人家都在冯原等着哩!”

张能线说道:“来,他姨,快进来先吃饭,锅里边的饭还热着呢。人常说‘跑个腿,吃个嘴’吗。”

田巧爱笑着说:“吃嘴也不是在这个时候,这家常便饭也交不倒。事成之后你要请我进食堂呢!”

张能线说:“咱今天先随便吃一点,到时候我还得好好地招待你这个大媒人呢!”

田巧爱说:“到时候再说,今天我已经吃过饭了,咱快点走。”她再看了看杨世俊又说,“哎呀人的衣服马的鞍,你穿的这衣服不行,走,快到我家去换一下。”说完就领着杨世俊向她家走去。

田巧爱把杨世俊领到她家,给杨世俊取了一双黑色的凉鞋和一件蓝色的涤卡布上衣,让杨世俊换上,然后坐上杨世俊骑的自行车向冯原走去。

田巧爱把杨世俊领到冯原东街,在路南边邮电局门口的一个电杆底下停了下来。她对杨世俊说:“你就在这儿等一等,让我去找人。”说完就走了。

大约停了半个小时,田巧爱过来了,她走到杨世俊跟前说:“人家来了,北边墙底下的那个女人就是。跟她姐、她妈在一块儿哩,你看行不行?”

邮电局的对门是供销社办的早晚门市部,当时的早晚门市部门口站了许多人。杨世俊长这么大了,他从来没有正眼看过一个女人,这次他顺着田巧爱说的方向看了一眼,到底那一个是雷桂芳他也搞不清楚。他没敢多看,也不敢多问,只是低着头不说话,两个脸蛋憋得通红。

这时候,田巧爱说:“世俊,咱今天见个面就行了,回家后你跟家里人再商量一下,明天咱再订话。”

杨世俊说:“田阿姨,走,我带你到食堂吃点饭去。”

田巧爱说:“世俊,吃饭的事少不了,咱到以后再说。我还有点事要办,你如果没有事的话就可以回家了。”说完后就在人群中消失了。

杨世俊刚走进家门,张能线就急着问道:“世俊,今天见的这个娃咋样?”

杨世俊说:“不知道。”

“那你答应人家没有?”

“没有。”

张能线以为杨世俊害羞,不愿意说实话,就再也没有继续追问。

一九七八年八月十一日下午,田巧爱又兴高采烈地走进了杨世俊家的土圆门,她刚走进院子就大声喊:“世俊,杨世俊在家吗?”

杨世俊忙答道:“在家哩,田阿姨,你快进来。”

田巧爱一走进家门,便问道:“世俊,我给你介绍的对象你愿意吗?”

杨世俊红着脸没有吭声。这时候张能线说:“他姨,只要人家不嫌咱,你就给咱说呀!”

田巧爱将身子一扭说:“那不行,杨世俊没有表态,人家还说咱包办呢!”

张能线说:“我家世俊他害羞,不好意思说,那一天回来都向我表示同意了。”

田巧爱笑着说:“好,那我就要开始说了。”

张能线说:“他姨,有啥话你就快说吧。”

田巧爱说:“我大姐要看屋哩,今天是七月初八(指古历),我看就把时间订到七月十二吧。到时候,人家娃她妈、她二妈、她婆、她姐都要来呢,你得准备一桌饭。”

张能线说:“给娃说媳妇吗,那有啥问题呢,你尽管说吧!事成后,我还要感谢你呢!”

八月十四日(古历七月十一),杨春成还没有买到猪肉。由于当时的猪肉是紧缺产品,市场上买不到,只有收购站凭票供应。他坐在椅子上纳闷了一会儿,突然喊道:“世俊,你过来。”

杨世俊听到喊声,赶紧走了过去。

杨春成说:“村东头你杨秋林大叔天天向冯原食堂送豆腐,你去见见他,看能不能从食堂给咱们买一点猪肉。”

按照杨春成的安排,杨世俊立刻去找杨秋林。进了杨秋林的大门,他看见院子中间撑着一辆自行车,后边绑着一个豆腐盘,不见主人,杨世俊喊道:“秋林叔,秋林叔。”

杨秋林听到喊声,从豆腐房里面走出来一看,是杨世俊已经走到自行车跟前,他问道:“世俊,你找我有什么事?”

杨世俊说:“我想买一点猪肉,现在市场上买不到。听说你跟冯原食堂的人熟,看能不能从那儿给我割上一点儿?”

杨秋林问:“你要猪肉干什么?是不是说下媳妇啦?”

杨世俊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只是“嗯”了一声。

杨秋林说:“好,只要是你说下媳妇了,我想办法也要给你买一点。”

杨世俊说:“那就谢谢你了,秋林叔。”

杨秋林说:“哎呀,这有什么感谢的。我现在就要到冯原去,你快去推车子,跟上我一起走。”

杨世俊回到家里推了一辆自行车,跟着杨秋林,就一块儿到冯原去了。

他们走进冯原食堂里面,杨秋林说:“世俊,你在这儿等一会儿,让我进去看看。”说完就进了冯原食堂的操作室。

过了一会儿,杨秋林走到操作室的窗口跟前,拿着一张纸条对杨世俊说:“我给你割了一斤五半熟肉,你到柜台前面付款去。”

杨世俊把纸条递给收款员,收款员拨了一阵算盘珠子后对杨世俊说:“共一元四角四分钱。”

杨世俊付清猪肉款,拿上猪肉,又椅上自行车赶快向家里走去。

第二天中午,雷桂芳及其家人在田巧爱的陪同下,来到了杨世俊的家里。杨世俊这时才看清楚,雷桂芳上身穿着粉红色的的确良衫子;下身穿着深蓝色的咔叽裤子;脚上穿着一双白色的丝光袜子;一双红条绒做的方口鞋分外耀眼。她那两条齐腰长的大辫子又粗又壮,夹杂着一大半白头发,本来就是一副黑面孔,这时更显得如铁似墨。两只眼睛长在高大凸出的额骨下面,显得又深又小。笑起来嘴巴张得老大,露出两颗向外呲的大门牙。她手里还拿着一个格子布做的手提包,进门时一边走一边甩动着,怎么看都不顺眼。

她们走进家门,杨春成赶紧泡茶倒水,招呼客人,杨世俊端来一盘水果让她们品尝,张能线赶忙为客人做饭,全家人又为新来的客人忙活起来。雷桂芳向门口的椅子上一坐,开口便说:“才是一个烂土窑。”

雷桂芳的母亲听见了,小声劝道:“不要说,啥事都是人做的,只要有了人,砖窑也可以建吗。”

张能线听见了,她对客人们说:“你看我这个家,穷得啥啥都没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