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县共有十八所初中,自从恢复考试制度以来,冯原镇中学的升学考试成绩一直排在全县的十五名之后,在一九八七年的“中考”中,取得了全县第十名的好成绩,一下子跨入全县的中游行列,这一年在冯原镇中学的历史上可以说是战果辉煌的一年,全体教职员工更是喜上眉梢。
一九八七年九月,新的一学年又开始了。按照学校安排,杨世俊继续代初三级五班和六班的数学课。因为冯原镇中学八七年的中考成绩在澄城县的西北乡上首屈一指,所以本学期招引来不少的插班生;除了刘家洼、西社和善化的学生以外,不少户口在黄龙、洛川、白水县的学生也来冯原镇中学插班上课,致使一个班的学生数增至七十人之多。
九月十五日中午,杨世俊正准备到教室去自习辅导,刚走出办公室来到院子里,就碰见张银锁迎面走来。张银锁看见杨世俊大声喊:“世俊,世俊,李学民来信了,里面还给你写了两句话。”
杨世俊问:“李学民给我写了什么?”
张银锁说:“你一看就知道了。”
杨世俊接到信一看,李学民在最后写了这样一段话:
……
张老师,麻烦你转告杨世俊,班上最屁不顶的学生也考上中专了。
杨世俊当时为了让李学民尽快考上中专,这句话是他故意说的,可他没有想到李学民竟然采取这种办法来回报老师。他将信看完之后又递给张银锁,感到非常痛心。
张银锁笑着说:“现在的学生就是体会不到老师对他的好处,光寻找老师的缺点,真是没办法。”
杨世俊说:“咱当教师的也不需要学生惦记自己的好处,只要把学生培养成人,能出人头地也就心满意足了。”
正因为杨世俊在教学工作中具有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才赢得了学生的爱戴、教师的好评、家长的尊重。
九月二十日晚上,学校召开了一个全干会,徐生武在会上对大家说:“同志们!为了便于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本周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大好机会。经学校校委会研究决定,在本周内,每个教师都要准备一节课进行互相交流。因此,我们把这一周叫做‘听课周’。为了使这次听课活动在本周内能顺利结束,学校决定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听课,由各教研组长具体安排,明天早上各教研组长必须统一把《听课安排表》交到教导处,到时学校领导也要参加听课。”
会议结束后,全体教师又投入到紧张的备课之中。有个教师名叫刘会珍,是一九八七年从大荔师范学校分配回来的新手,本学期被分配代初一级三班和四班的数学课。她本来在上课以前就心跳肉颤的,只怕给学生讲不好,这次她又听说要搞听课周活动,更是心急如焚。这天晚上会议结束后,她没有回办公室,直接去找张银锁商量备课。
张银锁认为自己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加之又是毕业班的代课教师,就满有把握地对刘会珍说:“一堂好的数学课必须环节齐全。它有五个基本环节:第一个环节就是组织教学。你走进教室之后要环视一周,先看学生的人数全不全,再看学生都在干什么。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必须让所有听课的老师都能看出来。”
这时候张银锁突然问道:“刘会珍,你明天准备讲什么内容?”
刘会珍说:“准备讲有理数。”
张银锁又接着说:“第二个环节是复习旧课。古人曰:‘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比如你讲有理数这一节课,首先把前面学过的整数、分数和小数都要复习一下,这一环节是学好新课的基础。”
张银锁取出一支烟,用火柴点着后吸了一口,继续说道:“这第三个环节就是讲授新课……”
张银锁说的每一句话,刘会珍都牢牢地记在心里。她回到办公室以后,按照张银锁的意图,将自己所备的课程重新设计了一番。
第二天上早操时,张银锁把数学组的《听课安排表》递给刘会珍说:“会珍,今天中午自习时间听你的课呢!你要好好地准备一下。”
刘会珍接到《听课安排表》之后,又回到办公室为中午的听课活动做准备工作。好在她代两个班的数学课,中午在三班听课,早上她在四班讲完课之后,感觉到哪些地方还不满意,就将教案拿到办公室再作进一步的修改,直到自己感到满意为止。
早饭后,杨世俊安排好学生,就来到初一级三班教室准备听课,他走进教室时,看见后面放着几条凳子,徐生武和张银锁已经坐在教室后面。杨世俊在后面找了个位子坐下来,随后,数学组的教师都陆续走进教室。
上课铃响了,刘会珍小心谨慎地走上讲台,她和同学们互相问好之后,用颤动的手打开教案,然后猛然抬起头大声喊道:“环——视——一周!”这一举动弄得大家莫名其妙。
刘会珍又低下头看了一会儿教案,说道:“同学们!现在我们先把前面学过的整数、分数和小数复习一下。”
他在教室前面挂了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写了各种各样的数。然后问大家:“小黑板上的数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2是偶数;1是奇数;0是偶数……”
“停停停。”刘会珍用教鞭在小黑板上敲了几下,打断了学生的发言说,“现在我要再问另外一个同学,0是偶数吗?”
有一个学生猛然举起手。刘会珍说:“对,你来回答这个问题。”
那个学生坚定地说:“0是偶数。”
刘会珍问:“为什么?”
那个学生说:“偶数的定义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因为0是整数,0除以2等于0,0能被2整除。所以0是偶数。”
刘会珍想了一会儿说:“刚才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因为0不是自然数,所以0不是偶数。”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虽然有些看法,但没有一个人站起来辩论。刘会珍接着问:“现在我们大家再说一说这些数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
……
下课了,张银锁刚走出教室门就自言自语地说:“唉!上课前还说得好好的,不知咋搞的,讲下些啥吗?”
杨世俊听见了,便解释说:“一个教学新手在课堂上出现某些问题,这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看她能不能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下午,刘会珍来到杨世俊的办公室,还没等杨世俊问话,刘会珍先开口说道:“杨老师,我今天向你请教来了。”
杨世俊笑着说:“哎呀!都是同行呢,有啥话就直说吗,还客气什么?”
刘会珍顺便坐在办公桌旁边的椅子上,然后说:“杨老师,听学生说你的课讲得特别好。今天中午听了我的课,你觉得还有那些问题?”
杨世俊反问道:“你自己感觉这一节课讲得怎么样?”
刘会珍看了杨世俊一眼,说:“讲得不好。”
杨世俊问:“那你觉得这一节课哪里有问题?”
刘会珍笑着说:“我也不知道,反正总觉得这节课我讲得不太好。”
杨世俊说:“叫我说你这节课有许多优点,比如说你讲课声音宏亮,板书工整,还能充分使用教学工具。这几点一般教学新手都做不到。”
刘会珍含着笑容对杨世俊说:“杨老师,优点咱就先不说了,我想让你给我指出这节课的缺点是什么?”
杨世俊说:“至于你的缺点,我谈得不一定准确,说出来你不要介意。”
“你说,你说,我不介意!”刘会珍边说边摇头,仍然微笑着。
杨世俊说:“首先我说一下关于‘组织教学’的问题。‘组织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但不能在口头上喊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