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我现在知道了。”刘会珍插了一句。
杨世俊接着说:“其次我再说一下关于‘知识体系’方面的的问题。在上课之前,要求教师把本节课所牵扯到的所有知识都能够灵活掌握,看来你还是课前准备不充分。”
“你从那里看出来的?”刘会珍不解地问道。
杨世俊说:“比如说你讲的关于‘0是不是偶数’这个问题,人家学生都答对了,最后让你给人家否定了。”
此时,刘会珍的脸一下子全红了,她问道:“我的判断错在那里?”
杨世俊说:“你在课堂上所说的‘因为0不是自然数,所以0不是偶数’这句话有两处错误。”
“这句话错在什么地方?”刘会珍着急地问。
杨世俊说:“一处错误是旧教材不把0看作自然数,新教材已经把0归为自然数了,你所讲的‘0不是自然数’是错误的;另一处错误是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偶数,这与它是不是自然数无关,只要是整数,就可以判断它的奇偶性,而质数和合数才是在自然数范围内判断的。这是你对数学概念理解上存在的一个错误。”
刘会珍低着头思考了一会儿,猛然抬起头对杨世俊说:“杨老师!那你说我这件事现在应该怎么办?”
杨世俊说:“初次上讲台,谁都会出现错误,只要你能虚心向别人学习,在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取得进步就行了。”
刘会珍微笑着说:“这一点我一定能做到。”
杨世俊接着说:“关于今天中午你所讲的‘0不是偶数’的问题,我想还是你亲自到教室给学生纠正一下比较好。因为教师讲课出现了错误,后边进行纠正这是常有的事,学生能够理解。如果你让别人去纠正问题,这样就会降低你在学生中间的威信。”
刘会珍说:“你说的话我理解。”她稍微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杨老师,我想和你商量一件事。”
“什么事?你尽管说。”杨世俊满口答应着。
刘会珍说:“我今年才走上工作岗位,不会教书,想请你做我的指导老师你看咋样?”
杨世俊听说要请他做指导老师,马上婉言拒绝说:“不行,不行。要说让我给你做参谋还可以,要当指导老师我还不够格呢!”
刘会珍说:“杨老师,你也太谦虚了。行,你给我做参谋也可以,我在教学中有什么问题,就随时向你请教。”
杨世俊笑着说:“只要是我会的问题,没麻达。”
刘会珍又说:“现在我对授课方法还不太掌握,在最近一段时间内我还想听你几节课你愿意不愿意?”
杨世俊说:“只要你有时间,我的课你啥时间听都能行。”
从此,刘会珍坚持天天听杨世俊的课不间断,在备课中间遇到问题就找杨世俊商量,偶尔还请杨世俊深入自己的课堂进行指导。杨世俊也不厌其烦、孜孜不倦地为刘会珍指导工作。
十月十日(星期六)下午,杨世俊和王锦秀照例回家看望七十多岁的老爷爷杨虎平。他们走进大门,由于爷爷窑洞的小门锁着,就被母亲张能线叫了过去。
杨世俊来到母亲的窑洞里,母亲为他们烧火做饭,王锦秀也赶紧帮忙。
张能线一边做饭,一边对杨世俊说:“咱忠俊定于十月初二(古历)结婚,今天都八月十八了,距离结婚再有一个多月时间,你看这事咋办呀!”
杨世俊说:“咋办,我不是以前说过了吗,结婚我再给二百元,如果不够,咱再想办法,反正这个婚咱得结。”
张能线说:“我不是说钱的事哩。”
“那你说啥呢?”杨世俊问。
张能线唉声叹气地说:“唉!咱忠俊马上就说结婚的话哩,现在还不知道新房在哪儿,没有新房,这婚往哪儿结呀!”
杨世俊一想,说道:“妈,你不要着急,我和锦秀平时在学校也不太回来,就让我爷爷住在我的窑洞里面,先让杨忠俊在我爷爷的窑洞里面结婚你看行不行?”
张能线说:“你想的这也是个好办法。可是我不知道你爷爷他到底愿意不愿意搬?”
这时王锦秀插了一句说:“那你不管,我爷爷的工作由我们去做。”
晚上,杨虎平从外边回来了,杨世俊和王锦秀走进爷爷的窑洞里。杨世俊说:“爷爷,明天你就搬到我的窑洞里去住。”
杨虎平不解其意,问道:“我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
杨世俊说:“杨忠俊马上就要结婚了,现在还没有新房。咱把这窑洞腾出来给杨忠俊做新房。”
“啥,腾地方,咱凭什么要给他腾地方?”杨虎平抢过一句,然后接着说,“地方是咱买的,咱不让他腾地方都把情留下了,咱还给他腾地方,哪里有这种道理?”
杨世俊含着眼泪说:“我父亲去世早,这家里的大小事情都得靠我来操办。杨忠俊的婚事我不管靠谁来管,再说如果杨忠俊结婚了,也就了却了我的一件心事。”
王锦秀也说:“人常说‘老大哥,比天大’哩!如果我俩不管杨忠俊的婚事,别人就说我两个不仁不义,这个道理我都想通了,你现在还有啥想不通的?”
杨虎平说:“咱这样的家境,又不是人不知道,他人要咋说就让他说去吧!反正我不搬。”
杨世俊说:“我长这么大就不愿意叫人说我一个‘不’字,总不能为忠俊的婚事毁了我的名声。”
王锦秀说:“爷爷,你想开一点,腾就腾呗,地方总是人修的,到咱以后有钱了,再买更好的地方。”
杨虎平考虑了半晌才说:“既然你们都是这样说的,我能有什么办法。好,我搬,我搬。”
第二天早饭后,杨世俊拉来架子车为杨虎平搬家具,杨忠俊也赶来帮忙,不大一会儿,杨虎平的家具全部拉完了。
杨世俊帮爷爷把家具摆放好之后,看见水缸里面的水快完了,又担上水桶去给爷爷挑水。由于当时一个村子只有一口水井,还得绞着辘轳一桶一桶地吊水,挑水的人又很多,排了一行长长的队。
杨世俊将水缸挑满时,王锦秀已经把午饭做好了。饭后,杨世俊又该上学校去了,因此,必须安排好爷爷一周的生活。他看了看面袋,就对杨虎平说:“爷爷,咱家还有半袋面,你一个星期也吃不完,今天就不磨面了。如果你买油买菜没钱,这一周我也手头有些紧,只有五元钱你先拿上用吧!”说着就拿出五元钱给杨虎平。
杨虎平摇着手说:“不要,不要。我也知道你挣点钱难着哩,你一个月只有几十块钱的工资,王锦秀又是民办教师,还要管这么一个大家庭,真不容易啊!咱农村人吃饭有菜没菜都能搞,这钱你就拿上用吧。”
杨世俊说:“我们青年人受点苦不要紧,不能让你在家里受罪,你就把它拿上吧!”说完以后,他把钱放在桌子上,推上自行车,和王锦秀一块儿向学校走去。
十一月二十二日(古历十月初二),天高气爽,万里无云,金灿灿的太阳普照大地。杨忠俊举行了婚礼仪式,杨世俊也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事,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一九八八年二月,学校进行了期末考试。由于刘会珍虚心好学,并能坚持听杨世俊的课,加之教学工作非常认真,因此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受到学校领导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