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偷梁换柱_师魂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六回 偷梁换柱(2 / 2)

“好好好,只要我班是第一名,明天‘期末总结会’一结束,我就请客,你看行不行?”杨世俊也笑着说。

刘会珍说:“能行,那咱就一言为定。”

第二天中午十点钟,学校在操场后边的舞台下面召开“期末工作总结大会”,这次会议的主持人是乔新成,参加人员是冯原镇中学的全体教职工和初一、初二的所有学生。

仁振平在宣布成绩时对大家说:“……现在我给大家宣布毕业班‘中考’的数学成绩:初三级一班优秀率是21.2%,优良率是44.2%,及格率是100%,‘三率’成绩是71.6分,‘三率’积分是50.1分;均分是93.5(数学满分为120分),均分积分是28分,总积分是78.1分,全级排次第一名,代课教师是张银锁。下面是英语成绩……”

张银锁是学校的教导主任,没有代课,怎么能获得总分第一名的代课教师呢?在场的师生都目瞪口呆,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大会结束后,杨世俊到办公室去找赵建海。赵建海解释说:“张银锁是个民办教师,急于想转正。上次在职称晋升时由于考核结论中没有‘优秀’,不能升为‘中级职称’,也没有转为公办教师,怪可怜的。这一次有这样一个机会,你就宽宏大量,帮助他一次吧。”

杨世俊说:“民办教师可怜,理应照顾,但采用这种方式照顾我总觉得不大合适。”

赵建海说:“合适不合适我看这一次就这样定了。一个人在五年内只要有两个‘优秀’就行了,你要那么多的‘优秀’也无用,全当你给了张银锁一个‘优秀’指标。”

的确,在九十年代时,民办教师的“中级职称”和收转公办教师直接挂钩。因此,民办教师都拼力相争,互不相让。在这期间,公办教师都把“优秀”指标让给了民办教师。组织上也对民办教师大开绿灯,解决了部分民办教师的转正问题。

杨世俊觉得赵建海将这件事已经决定了,再说也是白说,干脆说道:“好,赵老师,这回我听你的。”然后离开了赵建海的办公室。

学生放假以后,紧接着是年度考核,在这次考核中,张银锁考核结论是“优秀”。这是他八八年被评为“助理级”职务以后获得的第一个“优秀”。

十一月二十日,职称评定工作又开始了,这一次在晋升职称的资格方面上级又有了新的规定,在所下发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在任职年限内有两个“优秀”或者是当年被评为“优秀”的教师均可以晋升职称。

张银锁的任职年限是七年,中间有一个‘优秀’,正好是当年评选的,所以取得了晋升职称的资格。

在这一次职称评定中,冯原镇中学取得晋升职称资格的教师共有五个。而上级分配给冯原镇中学晋升“中级职称”的指标只有两个。

应该让谁晋升职称呢?这回可难住了赵建海,按理应当是通过评委投票表决以后才能确定人选,但他考虑民办教师要求晋升“中级职称”的心情十分迫切,害怕民办教师吃亏,因此,他没有这样做。

十二月十二日,赵建海将评委召集起来开了一个会。在会议上赵建海对评委说:“这次晋升‘中级职称’上级给咱们学校只分了两个指标,符合晋升条件的咱学校就有五个,我的意见是这样:民办教师晋升‘中级职称’的要求最为迫切,咱为了照顾民办教师的情绪,把这两个指标全部让给民办教师,你们看行不行?”

评委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他,都面面相觑,不好意思开口,都说“能行。”

晋升“中级职称”对于公办教师来说,虽然说没有像民办教师转正那么重要,但职称也要和工资直接挂钩,和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他们也是互不相让的。

第二天,评选结果刚一张榜公布,有个代初三语文课的公办教师叫李青才,他看了公布结果以后,认为自己应该晋升“中级职称”而没有升上,就怨声载道,跑去找赵建海说理。

赵建海对李青才说:“这次晋升‘中级职称’由于受指标限制,民办教师都急于转正,咱应该体凉一下民办教师的难处,就让他们先升吧!”

李青才说:“这次你把指标都让民办教师了,那我们公办教师怎么办?”

赵建海说:“那你不用管,这次你们三个够条件没有评上,我给你们记着呢,下次评职称时首先考虑你们。如果你们三个中间哪个人还不服气再向上级反映,我这里就要取消他下一次的评选资格。”

听赵建海这么一说,李青才的气也消了一半。心想:这次把指标给了民办教师也好,只要下次能晋升职称也可以,反正迟两年也无所谓。于是他对赵建海说:“能行,到下次解决也行,但你必须说话算数。”

赵建海笑着说:“我可以用我当校长的身份来担保,快放下你的一百二十条心吧!”

李青才看到赵建海说话很直爽,也就没有多说,离开他的房子走了。

就这样,张银锁的“中级职称”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

一九九六年元月,县职改办下发了职称批文,二月份张银锁就拿到了“中学一级”教师的《任职资格证》。到了一九九六年十月,张银锁被正式招转为公办教师。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份评定职称时,杨世俊的“小学二级”任职年限是六年,在这六年的年度考核中,他的考核结论有四次是“优秀”,两次是“称职”,无论如何也应该晋升职称了。可是十一月十五日乔新成到澄城县教育局去报送材料时,杨世俊的材料被打回来了。

乔新成从县上回来,没有进自己的房子,先去找杨世俊说明情况。他一进门看见杨世俊在批改作业,赶忙说:“杨世俊,你不要改作业了,你的材料被打回来了,赶紧得想个办法呀!”

杨世俊问:“怎么,我的材料又怎么啦?”

乔新成说:“你没有‘大专’以上学历,材料刚拿出来就被人家审掉了,我给人家无论咋说也报不上,你还是另想别的办法吧!”

杨世俊从乔新成接过材料,赶紧去找赵建海商量。赵建海想了一会儿说:“我看是这样:看来你的材料从中学报不上了,你评的是小学职称,干脆咱从小学向上报。今天晚上你去找一下教育组长贾忠坤,就说我让他把你的材料从小学往上报。”

杨世俊问:“我现在人在中学任教,人家小学会不会上报?”

赵建海说:“就凭我和贾组长多年的交情上,他也不会不报,你尽管去你的。”

晚上,杨世俊就来到教育组,看见贾忠坤当时正在和几个外界人士聊天,他没有进贾组长的办公室,先走进隔壁成教专干雷广印的房子。杨世俊和雷广印是高中时的同班同学,他一看见杨世俊走进来,就说:“哎呀老同学,你们都是中学教师,还来我们小学干什么?”

杨世俊说:“咱们都是老同学,不瞒你说,我还真的有件事想请你帮忙哩!”

雷广印说:“只要我能办得到,老同学的忙,我一定得帮。你先说,是什么事?”

杨世俊说:“在九三年评职称时,由于我没有‘大专’学历,挂了‘小学二级’职称。今年该晋升‘小学一级’了,可是在中学没法上报,因此,想从小学上报,不知道小学能不能报?”

雷广印说:“小学‘高级’职称指标紧缺,‘一级’职称我看还有指标,不过这件事我不能做主,必须通过贾组长。”

正说着,隔壁房子的那几个人走了出来,贾忠坤走出办公室,和客人打了一下招呼,又回到办公室去。

这时候,杨世俊看见只有贾忠坤一个人在房子里面,就赶快走了进去。当时贾忠坤还不认识杨世俊,看见有人来了,便问道:“你来有什么事?”

杨世俊说:“我是中学教师,代初三的数学课,只因为没有‘大专’学历,这次职称晋升在中学没法上报。赵校长让我给你说一下,叫你从小学给我向上报。”

贾忠坤听到这里,马上说:“哎呀,好我的乖乖,评职称我们小学教师都争得吼哩,哪里还能插上你们中学教师,我要是把你从小学报上,人家都能把我告到北京去,不行,不行。”他一边说一边摇着头。

杨世俊请求道:“听说你们小学的‘一级’职称指标还不是那么紧的,你就开个恩,给我从小学报了吧!”

贾忠坤说:“谁说有指标你叫谁给你去报,反正我这儿不行。”

杨世俊无论如何也做不通贾忠坤的工作,只好回到学校向赵建海说明情况。赵建海听了,生气地说:“贾忠坤当个教育组长,架子还这么大些,他再能给人办啥事情?算了,这事你不要管,把材料给我留下,我寻他去。”

第二天下午,杨世俊去教室自习辅导,在院子里面碰见赵建海迎面走来,当走到跟前时赵建海说:“世俊,你的事我已经办妥了,再也不用你跑了。”

杨世俊说:“赵老师,那我还得感谢你呢!”

赵建海也说:“只要你安心教学,我给你跑腿也是应该的,就不用谢了。”

杨世俊说:“学生是祖国的财富,跟我无冤无仇,无论如何我都要把教学工作放到首位。”

赵建海高兴地说:“对,我们就需要像你这样的教师。”

二○○○年元月十一日,职称批文下发了,杨世俊看完职称批文上面所有人员名单,就是没有自己的名字。他搞不清楚到底是赵建海没有去找贾忠坤,还是贾忠坤给他没有办事,于是决定找赵建海去问个究竟。

杨世俊在路上一边走一边想:既然到现在职称还没有评上,找赵建海还有什么用呢?无论如何这一次也没有希望了。想到这里,他没有去找赵建海,而转身回到自己的房子去。

晚上,杨世俊睡在床上一夜没有合眼,他在想:和自己同时参加工作的教师,不管是在中学工作,还是在小学工作,现在“中级”职称都拿到手了,而自己连“助理级”职称还评不上。他越想越生气,越想越想不通……

第二天早饭后,杨世俊路过赵建海办公室时,看见门开着,便走了进去。

赵建海看见杨世俊进来,非常热情地招呼杨世俊坐下,然后问:“你今天来是不是问你的职称来了?”

杨世俊说:“职称问题我知道你费了不少事,最后还是没有解决。这件事只因为我没有‘大专’学历,我不怪你,过去的事咱就不提了。”

赵建海问:“那你今天来还有啥事?”

杨世俊说:“我今天来有一件重要事想跟你说一下。”

“什么事?你说。”赵建海着急地问。

杨世俊说:“我现在已有二十二年教龄了,中学毕业班的数学课也代了十四年了,现在还是一个不合格的中学教师,评职称时还没有资格。我想了一下,如果到小学还算一个合格教师,要不然下学期让我到小学去。”

赵建海听杨世俊说要到小学去,认为杨世俊是在有意刁难自己,不客气地说:“你想到小学去也要通过组织调动来解决,你不服从分配,如果教育局里面知道了,看敢不敢将你的工资停了。”

杨世俊说:“那么按你所说的,我在中学评不上职称,到小学去又去不成,我的职称问题就永远无法解决了。”

赵建海说:“你的数学课讲得好,这是大家公认的。我看是这样,你还是安心代你的课,下次我保证让你晋升‘助理级’职称。”

就这样,杨世俊又被留下来代初三的数学课。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