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四登局长门_师魂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七回 四登局长门(2 / 2)

杨世俊说:“没有啊!”

赵建海说:“你仔细再想想,如果没有矛盾,他今天的话不会那样讲?”

杨世俊想了一会儿说:“十五年前,我曾经是他儿子李学民的班主任。这个娃调皮得很,我找过他。不过,李学民最后教育好了,还考上了‘中专’。我对他并没有操坏心眼呀!”

赵建海说:“我弄不清楚是什么原因,李局长今天对我说:‘啥时候员级没有人了,再考虑你能不能升为助理级了。’这明明是不愿意解决你的职称问题么!”

杨世俊听到这里,非常生气地说:“算了,算了。这个职称我不要了。我从事教育工作都二十多年了,没有职称也能照样教书育人吗。”

“不不不。”赵建海说,“你你千万不要灰心,李局长这人贪财得很。你现在就到他家去,把烟和钱都带上,或许还能解决。咱只要有一线希望都要争取,决不能放弃。”

“好,那我再试试看。”杨世俊说。

赵建海最后还叮咛道:“你到他家以后好话多说,你总知道你是为了什么,只要把咱的事办了就行,千万不要跟人家高说。”

“行,我知道了。”杨世俊和赵建海告别后,又向李进升的家里赶去。

这次杨世俊到李进升门前刚敲了三下,就听见里面有个女人喊道:“来了来了。”

一会儿,大门打开了。开门的是李进升的妻子,她打开大门一看,是个陌生人。问道:“你是谁,做啥来了?”

杨世俊介绍说:“我是冯原镇中学的教师,到这儿想看望一下李局长,他在家没有?”

李进升的妻子看见杨世俊手里拿着包,忙说:“在家哩,你快进来。”

李进升坐在沙发上面看电视,看见杨世俊进来了,冷冰冰地问道:“杨世俊,你来干什么?”

杨世俊一时难以对答,想了一下说:“我听说你在家,顺便前来看看。”然后坐在对面的沙发上。

李进升靠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说:“关于你的职称问题我给赵校长都说了,这一次没法解决,你也不要再为这事瞎折腾了。”

“我的问题你看着办吧,也不难为你。如果有机会就把我的职称再动一动,没有机会就算了,反正我也将近五十岁的人了,要不要职称都无所谓。”杨世俊将包裹放在茶几上接着说,“我给你带来一条两条‘芙蓉王’牌香烟,里面还有一千元的‘购物券’,你先拿上用吧。”

“不不不,都有是自己人吗,还拿这些干什么?”李进升说。

“咱人熟礼不熟么,该给你的咱不少给,只要你给我办完事,我还会感谢你的。”

李进升想了一会儿说:“世俊,我看你的事这样:如果顺利的话,我这一次就给你办了,万一办不了的话,咱下一次再说,好不好?”

杨世俊笑着说:“能行能行,你看着办吧!”

“嗵嗵嗵,嗵嗵嗵,”又是一阵敲门声,李进升的妻子喊道:“来了来了”,赶紧将包裹收藏起来,又到外面去开门。

这次进来一个青年女子,看牛年龄也不到三十岁,她手里拿来着一个黑皮箱,高高兴兴地走进来,刚进门就喊:“李老师,您好!”

李进升站起来,面带笑容地点着头。

杨世俊看见有人来了,忙招呼道:“李老师,你忙,我要走了。”

李进升说:“好,你走,回去后认真教学,再不要跑了。”

下午,赵建海到灶房去领饭,在路上碰见杨世俊,急忙喊道:“杨世俊,你过来。”当杨世俊走到跟前时,赵建海问:“怎么样,见到李局长没有?”

杨世俊回答:“见到了。”

“接你的东西没有?”赵建海又问。

“接了。”

“那人家是咋说的?”

“人家说‘如果顺利的话,这一次就给我办了,万一办不了的话,到下一次再说’。”

“看来你给的东西还太少,他还没有肯定;如果给的东西多了,李局长就能肯定。”

“那怎么办,能不能给李局长再补一点东西?”

赵建海摇了摇手说:“算了算了,这次不能再补了。如果说这次你还不能晋升职称,下次还要送送礼。”

饭后,杨世俊回到办公室,拿出备课本想备课,可是心怎么也静不下来,于是又将备课本推向一边。他在想:自己八十年代带出来的学生,凡是参加教育工作的,现在大多数都是“中级”职称了,自己现在连一个“助理级”职称都争不上,同样的职称到自己身上怎么那么难呢?但他又一想,只要自己努力工作,职称职称问题终究会得到解决的。

二○○二年四月七日下午,杨世俊从家来到学校,碰见张银锁迎面走过来说:“世俊,世俊,职称批文下来了,看你的职称对没对?”

杨世俊问:“职称批文在哪儿?”

张银锁说:“在赵校长房子,咱去看一下。”

他们来到赵建海的办公室,赵建海说:“世俊,你的职称这一次还没有解决。”

“为什么?”杨世俊问。

赵建海说:“我说你把渠没渗到,看是不是?”

张银锁从办公桌上取过职称批文一看,惊奇地喊:“好家伙,刘长贵这个花花公子,‘中学高级’职称都批下来了。”

赵建海说:“刘长贵就是跟上‘大本’文凭沾光了。如果按他的教学能力,给个‘中学二级’职称也不亏他。”

张银锁再看了一下职称批文,然后说:“咱学校的刘建新,在街上办了一个‘化肥农药门市部’,十多年都没上班,这一次都晋升‘中级’职称了,我怎么都不知道?”

赵建海解释说:“咱们学校的‘中级’职称原来只给分了一个指标,这次晋升了三个人,就有两个是‘走后门’的。”

张银锁问:“澄城县这是怎么搞的,‘走后门’的人比正式评的人还多?”

赵建海说:“咱学校还不怪样,据说城关小学的‘中级’职称原来只分配了两个指标,现在职称批文上就晋升了十三个人。”

张银锁将文件向办公桌上一丢,说:“杨世俊,走,咱不看了,越看越生气。”拉着杨世俊就走出赵建海的办公室。

四月八日中午,杨世俊对这件事想不通,于是又来到教育局找李进升。当时,李进升正和两个人坐在办公室聊天,看见杨世俊来了,准备赶杨世俊走,就说:“杨世俊,你先出去,我这儿还有要紧事呢!”

杨世俊说:“我只有两句话要说,说完就走。”

“你这个人咋这么犟些,滚出去!”李进升翻脸了。

“李局长,你当局长哩,让我滚出去,是啥态度么?”杨世俊也没给好脸。

另外两个人将杨世俊推到办公室外面。杨世俊在楼道里面说:“李局长,十几年没上班的人都晋升‘中级’职称,常年在教育一线工作的人连个‘助理级’都升不上,你再把你的职称批文看一下,有几个是大家评出来的。你把这事不说清楚,我跟你没完。”

李进升想利用他的权力压人,说道:“我就是那样弄哩,你能咋?”

杨世俊说:“你有权么,我还能咋。你这里我寻不动,我还可以到地区、到省上去么!”

这时候,楼道里面来了好多人,他们劝说道:“有话慢慢说,不要在楼道里面乱吵。”

杨世俊说:“我没有吵,有啥可吵的?李局长他不让我说话,把我推到办公室外边的么!”

“杨世俊,你这样弄下去是解决不了了问题的。”有一位年龄大的人到杨世俊跟前说,“你今天心情不好,要么你先回去,让校长来一下,你的问题肯定会得到解决的。”

在大家的劝说下,杨世俊离开教育局,重新返回学校。

晚上,杨世俊在教室自习辅导,看见乔新成在门口招了一下手,他刚走到外边,乔新成就说:“世俊,赵校长有事叫你呢,你赶快去一下。”

杨世俊给学生布置了两道练习题,就来到校长办公室。赵建海看见杨世俊来了,问道:“杨世俊,你今天是不是去教育局了?”

杨世俊说:“是的,我去了。”

“刚才教育局打来电话,说你还要上访呢,这是真的?”

“是真的。”

“你千万不要上访,如果你真的上访,我这个校长就要免职了。”

“李局长当时态度不好,我说的都是气话,真的解决不了,我估计上访也没有作用。”

赵建海对杨世俊说:“我今天晚上想给你说一下,咱闹事要适可而止,不要太过份了,把事做过份了对谁都没有好处。”

“赵老师,这件事不用你说,我知道该怎么做。”杨世俊说。

赵建海说:“从今天起你要安心教学,职称问题我协助你解决,好人有好报,我相信你的职称问题迟早会得到解决的。”

杨世俊说:“赵老师,其实没有啥。我的职称问题本来就不想寻了,可你硬要让我去寻,使人越寻越气愤。”

赵建海害怕杨世俊因职称问题产生情绪而影响教学工作,第二天上早读时间专门找杨世俊去谈心。当他走到杨世俊房子门口时,门关着。他心里想:这杨世俊闹情绪,肯定是在房子里面睡觉了。他用手将杨世俊房子的门敲了几下,然后喊:“杨世俊,快开门。”

门开了,他发现杨世俊手里拿着粉笔,当他走进房子时,看见在墙壁上挂着一个小黑板,上面写着复习题和例题;办公桌上还放着教本和教案。原来杨世俊正在作课前试讲。

赵建海问:“你现在代初三数学都是老手旧胳膊了,还下这么大的功夫干什么?”

杨世俊说:“我代初三数学十五年了,教案就修改了十五次,每次修改完教案以后,在上课前都要试讲。”

看到这种情况,赵建海说:“好,世俊,你忙吧!我就不打扰了。”然后离开了杨世俊的房间。

赵建海被杨世俊这种精神所感动,当晚,他在全干会上对全体教师说:“咱们学校有一位教师,初三数学课都代了十五年了,现在还每天坚持课前试讲。他就是咱们学校初三级一班和二班的数学教师——杨世俊同志。杨世俊同志试讲的目的并不是对知识不熟练,而是从里面探究最科学的教学方法。如果我们全体教师都像杨世俊那样,对教学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咱们冯原镇中学的教育质量就一定会走上一个新台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