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皆大欢喜_师魂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回 皆大欢喜(1 / 2)

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晚上,杨世俊到宿舍安排好学生的休息以后,坐在办公桌前开始备课。教导干事乔新成来了,他一进门就说:“哎呀!你这人难找得很,都到啥年代了,连一部手机都不买,还得我亲自跑一趟。”

杨世俊说:“我这个人家庭情况特殊,目前的经济条件还不允许买手机。”

乔新成说:“现在手机也不值钱,咱也不要多好的,能通话就行了。我看了一下,目前全校教师中就是你没有手机,我借给你几百元钱,明天买一部手机,以后咱们互相联系也就方便了。”

杨世俊笑着说:“谢谢你对我的关心。”

乔新成取出两支烟,将一支烟给杨世俊放在桌子上,另一支烟给自己放到的嘴里,又拿出打火机要给杨世俊点烟,杨世俊说:“乔老师,我不会抽烟,你就别招呼了。”

他看到杨世俊不抽烟,便给自己点着烟吸了一口,然后说:“世俊,我有一件事想请你帮忙。”

“什么事?你说。”

“咱学校后天要举行‘庆元旦文艺演唱会’,我不知道咱们学校的扩音设备再能用不能用,想让你明天抽空去检查一下。”

“那还有什么问题,这个忙我一定要帮。”杨世俊笑着说。

乔新成说:“好,咱就一言为定,我明天等着你。你忙吧,我走了。”说着就走出杨世俊的办公室。

第二天中午,杨世俊上完数学自习以后来到教导处,和乔新成一起将扩大机、录音机、vcd、话筒、高音喇叭全部连接好,然后接上电源试听。

检查结果发现:扩大机、录音机、vcd和话筒都没有问题;两只高音喇叭有一只不响。杨世俊用手钳和起子将那只高音喇叭拆开一看,原来是音膜的线圈断了。

乔新成说:“不知道是啥原因,这只喇叭的音膜老是换不住,换一次用两天就坏了。”

杨世俊问:“谁给你换的?”

“在街上的‘修理部’换的。”

杨世俊仔细观察了一下损坏了的音膜说:“这只音膜的线圈不是烧断了,烧断了的线圈颜色发黑。这个音膜线圈的颜色并不黑,它是被磁铁磨断了的。”

乔新成问:“那磁铁为什么会和音膜互相磨擦呢?”

杨世俊说:“在高音喇叭的磁铁中间,安装音膜的空隙很小,高音喇叭在工作时,音膜在磁场力的作用下,要不停地来回振动。这就要求在安装音膜时,必须将音膜放在磁极空隙的正中间。这一点把握不好,磁铁和音膜相磨擦的问题就解决不了。”

杨世俊回到自己房子推出自行车,要到冯原街上去买音膜,乔新成突然喊道:“世俊,你等一下,我也去,再给你看的买一部手机。”

杨世俊说:“算了算了,我没有钱,手机咱就先不买了。”

乔新成说:“我借给你钱,当时又不要你还,你害怕什么?”

乔新成硬拉着杨世俊走进冯原北街的一家“手机店”,首先看了一款“康佳”牌手机,价格是七百六十元钱。杨世俊拿在手中看了一会儿说:“不要不要,这一款手机的价格太高。”

售货员说:“再想要便宜的就是‘诺基亚’牌的,价钱是四百五十元。”

杨世俊问:“再能不能少一点?”

售货员说:“这是特价手机,价钱不能再少了。”

杨世俊让售货员拿出手机,他看了一会儿对乔新成说:“怎么样?我看就买这一款手机。”

乔新成说:“能行。只要你看上这一种款式,那就买呗!”

杨世俊让售货员办了一张卡,交了一百元话费,对乔新成说:“来,你先试试,看这部手机有没有问题?”

乔新成将手机拿在手中,设定好时间和日期,再将各种功能都操作了一遍,对杨世俊说:“这部手机没有问题,你再试试看。”

杨世俊说:“我不懂,你看没有问题就行了。”

售货员说:“没问题,不用试了。如果有问题,十五天内保换。”

经售货员这么一说,杨世俊也就放心多了。他付清手机款,让售货员开了一张发发票,拿上手机和乔新成一块儿走出“手机店”。

他们又到一家“家电修理部”买了两个音膜,拿上电烙铁又回到学校。

杨世俊从高音喇叭上面拆下旧音膜,将新音膜对正放在发音筒的中间,然后用电烙铁将两个线头焊接在两个接线柱上,对准磁铁上面的环形空隙,将传音筒扣了上去。

为了准确判断磁铁和音膜是不是发生磨擦,他拿来一节电池,让乔新成将两根线头的一根接在电池的正极,另一根线头在电池的负极划动。自己不住地移动传音筒的位置,当听到传音筒内发出的声音最响时,可判断磁铁和音膜不会发生磨擦,然后拧紧螺丝进行固定。

到了下午三点多钟,杨世俊把扩音设备全部调试完毕,回到自己房子准备去吃午饭,突然听见手机响了一下,他取出手机一看,上面显示的是“收到短消息”。他按了一下“查看”鍵,荧屏上显示出一段话:

陕西有个澄城县,人口不到四十万;教育局长李进平,贪污受贿出了名。

杨世俊看了一下,不知道是谁发的,赶紧又按了一下“返回”鍵,将手机收藏起来。

晚上,杨世俊在房子批改作业,张银锁走进来说:“明天早上学校要召开‘庆元旦文艺演唱会’哩,不上课了,你还改啥作业呢?快放到一边去,咱坐下来聊聊天。”

杨世俊说:“我历来坚持批改作业不过夜,当天的作业无论如何都得批改完。要不然,这件事老在我的脑子里面记着呢。”

张银锁说:“听说你买了一部新手机,拿出来让我看看。”

杨世俊取出手机递给张银锁,又继续批改作业。

张银锁打开手机翻着翻着,就翻到“收件箱”里面,他打开一看,惊奇地喊道:“哎呀!谁给你也发来咱教育局长的短信,前两天我也收到同样的短信。”

杨世俊说:“看来咱李局长的索贿受贿,全澄城县的人都知道了。”

张银锁说了一句:“咱教育上出现了这样的局长,真是太丢人了。”然后将手机还给杨世俊。

过了一会儿,杨世俊的作业改完了,张银锁又和杨世俊聊了一会儿后才离开房间。

二○○五年八月份,随着反腐倡廉运动的逐步深入,澄城县组织部对教育局的领导班子再次作了调整,彻底撤销了李进平的教育局长职务。全县的广大教职员工个个喜出望外,奔走相告。

澄城县教育局的新班子成立后,首先对局机关人员的领导作风进行了一次大的整顿,他们不图钱、不谋利,扎扎实实地为广大教职员工办实事,切实解决好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决心给澄城县的教育工作锦上添花,为振兴澄城县的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

十月二十四日早饭后,杨世俊走进房子刚坐下来,突然手机铃声响了。他拿出手机一看,上面显示的是乔新成的电话号码。他急忙接通电话,听见乔新成说:“喂,世俊,赵校长叫你呢,你赶快去一趟。”

杨世俊说:“好,我马上就到。”他将手机挂断以后,迅速向赵建海的办公室走去。

赵建海坐在办公桌前翻阅自己的“会议记录”,看见杨世俊来了,说道:“世俊,我给你说一下,上周星期五我在教育局开了一个会,现在又要评职称了。”

“评他评去吧,反正与我无关。”杨世俊毫不在乎地说。

“不不不,这回与你有关系。”

“我没有学历,是不合格教师,还能有什么关系?”

赵建海说:“人家教育局长在大会上说了,今年的职称评定又有新规定:凡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教师,如果现在还兢兢业业地坚持在一线工作,是‘员级’职称的,可以无条件晋升为‘助理级’职称。我看今年轮到你了。”

杨世俊说:“自从上次见过李局长之后,我认为职称和我已经无缘了,反正我现在已五十岁的人了,职称能晋升更好,如果不能晋升就算了。”

赵建海说:“世俊,你不要灰心。这一次局长换了,你一定能晋升职称。我就给你报上了。”

结果,杨世俊在这次职称晋升中果然十分顺利,没有任何障碍,稳稳当当从小学“二级”职称晋升为小学“一级”职称。

二○○六年元月二十八日,这一天是古历的腊月二十九,早饭后,杨世俊想起了家里还有八十岁的老母亲,就对王锦秀说:“明天就要过春节了,咱回到家里去看看咱妈。”

王锦秀说:“你等一会儿,待我洗刷完毕后,咱一块儿回家。”

正说着,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骑着自行车,带着一个六、七岁的男孩,在杨世俊的办公室门口停了下来。她提着年礼,领着孩子直接走进杨世俊的办公室。

杨世俊当时还没有弄清楚来人是谁,赶紧出门迎接,王锦秀也取出糖果热情招待。

那妇女问杨世俊:“杨老师,你再认识我吗?”

杨世俊想了一下说:“你肯定是我的学生,不过,名字我现在记不起来了。”

那妇女又说:“我就是索春玲,那一年要不是你资助,我早就停学了。”

杨世俊将索春玲仔细一看,这才恍然大悟,说:“哎呀!你的变化真大,我一时都认不出来了。”

索春玲笑着说:“我们都是娃娃吗,肯定变化大。不过,我看你除了头上的皱纹增多、头发变白以外,再也没有什么变化。”

杨世俊笑了一下,然后说:“二十年都没见你了,你现在干什么?”

索春玲说:“我大学毕业以后,被分配东莞电子企业总公司工作,几年都没有回家。今年有空回来了,特别来把你看望一下。”

杨世俊说:“你父母亲把你们拉扯大也不容易,以后要多看望他们,我这儿你就不要来了。”

索春玲说:“看你说的,没有你当年的资助,就没有我索春玲的今天,你对我的好处,我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你说我不来能行吗?”

“你还没吃饭吧,我给你去做饭。”王锦秀说。

“不要做了,我是吃过饭才来的。”索春玲将王锦秀拉过来又接着说,“我坐一会儿就走了,你再不要忙活了。”

过了一会儿,杨世俊送走索春玲走后,骑上摩托车,带着王锦秀到商店里购置了一部分“年礼”,就回家去看望老母亲。

杨忠俊和妻子贺冬花看见哥哥与嫂子回来了,赶紧出门来迎接。

杨世俊把买下的“年礼”放在桌子上,张能线走过去看了一会儿。

王锦秀取笑说:“看啥呢?这是你儿子给你置的年货。”

张能线笑了笑说:“你们没有钱,还买这么多东西干啥呢?”

杨世俊说:“买这些东西叫你吃呢!以前咱家里穷,你受了一辈子苦。现在咱家日子好过了,你也应该享享福,好好地吃上几年。”

张能线从桌子上取来一付对联,对杨世俊说:“这是你生海叔给我写的对联,你帮妈贴在门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