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累!”韩氏笑笑说道。
这时候她可睡不下去,说不得待会儿就有人送供品过来,她是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迎客的。
秦澜心见劝说不下,就让秦澜悦和秦澜瑞去休息,原本还有些昏昏欲睡的两个人没想到精神头儿更好了,也嚷着要一起出去送“福”。
为了讨个口彩,这祭月节送供品到别人家,都要说声是送“福”的。
谁知子时刚过,就有人敲秦家的门,紧接着就听到了周鱼和杨帆的声音:“先生,学生送‘福’来了。”
“来了,来了!”秦澜悦一溜烟儿就快跑去开门,结果一开门吓一跳,门外可站了不少人。
等到这些人拿着各家的“福”进了秦家小院,秦向争、韩氏和秦澜心等人也是吓一跳,他们原以为只有邓氏、余氏还有柳氏他们几家会来送“福”,没想到李宝也来了,还有几家不怎么熟悉的邻居也来了。
“你们这是……”韩氏过了这么多年的祭月节头次见自家有这样的情况,而且还是好几家一同上门送“福”的。
“先生,我爹说先生家的‘福’定是咱们这外渔巷最好的,要是来晚了,肯定这‘福’就要跑别人家去了。”周鱼有些羞涩地说道。
谁让这外渔巷的人鼻子都一个个比狗还灵,闻到了秦家小院飘出来的肉香、甜香、包子香,都跟打了鸡血似得就等着祭月节的时候,能寻个最正当的“理由”来解馋呢。
“澜心姐姐,我家的‘福’你肯定是要收下的,快给我换‘福’吧,不用再去我家跑一趟了。”张水儿带着巷子拿着两把新锄头进来了,她也是老早就守在了秦家小院门前,这两天没来,她都想跳墙头跑来偷吃了。
这百姓家祭月节“送福”“迎福”的讲究没有那么多,只要把自家的‘福’都送出去就行,也不必要亲自送到别人家家里,如果有人拿来自家的“福”当场要求“换福”,也是可以的。
“那你是要换哪些‘福’?”秦澜心笑看着张水儿问道。
张水儿拿来的两把新锄头分别都贴了一张红纸,也就是说,她也能从秦家这些供品中拿两样贴了红纸的回去。
为了“送福”方便,秦澜心将所有的供品都用油纸包细心地分了很多份儿,而且每一份儿分量都很足,比如摆放的像塔顶一样的十五个包子,整整齐齐四四方方的两层枣泥点心,用细绳绑好的长长的米血肠,更有那让人一见就欢喜不已的小兔子点心,等等。
秦澜心这一问,可是把前来“送福”的一大帮孩子给难住了,他们恨不得将一桌子的吃食都换去自己家,更有的后悔拿来的“福”少了,都伸长了脖子往桌子上瞅去,计算着该换哪一个呢?
“澜心姐姐,我要换这包小兔子点心,还有这包酱骨头。”张水儿笑嘻嘻地说道。
“好!”于是,秦澜心收下了张水儿送来的两把新锄头,她家正缺这样好使的农具呢。
“先生,我也要换这小兔子点心和酱骨头!”李宝唯恐好吃的都被换走了,赶紧拿着两包提来的精致点心跑到秦澜心面前说道。
“好,好,别急!”李宝能来的确出乎秦澜心的意料,也让她真正意识到李家对她这个外渔巷女先生的重视。
“先生,我也要换小兔子!”都是一帮喜好新奇事物的孩子,秦澜心制作的兔子点心自然成为了最受欢迎的“福”。
不大会儿,桌子上的供品就被换走了一大半,而本来准备利用这些供品给邓氏几家变相奖励的秦澜心也只有作罢,总不能把那些主动送上门的“福”拒之门外吧!
------题外话------
为什么收藏就是上不去呢?!~(>_<)~,唯有跪求各位小伙伴们收藏、好评呀,拜托拜托……此文走得远还要靠大家继续支持啊!—
☆、第四十一章师爷登门
天未亮,白石码头就从突然的寂静变得隐隐热闹起来,入耳最多的是孩子们兴奋的笑闹声。
等到桌子上的供品全都被人换走,秦澜兵在自家大门上挂了一块长条红布,然后把门给紧紧关上,这是祭月节的最后一个仪式,俗称“封福”,寓意福气已经全部迎在家中,为防它逃跑,已经用红布封起来。
同时,别人看到红布在门就会知道,这家的供品已经全部分出去也把“福气”迎进了门,就不能再打扰了。
这么早就“封福”的在外渔巷并不少见,但别人家都是因为准备的供品少,没两家就“送福”、“迎福”完了,所以只好“封福”。
秦家却不同,准备的供品是外渔巷最多的一家,可也早早就“封福”,一部分原因肯定是秦家的供品早就引起街坊四邻的关注,另一部分原因也说明秦家在外渔巷已经有了足够好的人缘。
“封福”一结束,秦家人把各家送来的“福”都简单地收拾一下,吃的用的都有,韩氏和秦澜心也没有细瞅,都不是什么精贵东西,也不怕人会偷,就赶紧上床休息去了。
秦澜心只睡了两个时辰就起来了,她实在没有太阳出来还躺在床上的习惯,其他家人还都睡得香甜,她动作轻柔的开始收拾那些迎进家门的“福”。
张水儿送来的是两把新锄头,杨帆拿来的是两个新箩筐,陈木匠家送来的是两个小木盆,周鱼拿来的是新扁担,其他的还有炸好的鱼、几斤枣、山上摘的野果子、成捆的青菜、点心……
秦澜心把所有的东西都归类放好,然后开始和面,中午的时候百味食肆还是要开门做生意的,那些酱骨头、猪下水也可以拿出来卖了。
院子里一有响动,轻眠的韩氏也起来了,她披衣走到门外看着大女儿忙忙碌碌的样子,心疼地说道:“大丫头,你这几天都忙坏了,怎么不多休息一会儿,你爹说,今天就不要起来做生意了。”
秦澜心将手里的活儿暂且放下,起身看着韩氏笑道:“娘,我不累,您再去睡一会儿吧,中午的时候就简单卖些面,现在天冷了,吃热汤面的人该多了,正好二巷的刘大娘家给送了两篮子野菜,还新鲜着呢,我摘洗干净,先调好。”
“娘帮你!”韩氏穿好衣服搬来一个板凳就坐在院里和秦澜心一起摘菜。
秦澜心笑笑点点头,也没有阻止韩氏,她娘亲虽然看着柔弱,但性子也最是执拗,认定的事情也是要坚持到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