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来报,季历、匡章三十五万大军已经围攻了巨鹿,虽然围攻了几天都没下,但是看情况这只是巨鹿城的垂死挣扎罢了,而鸿上塞前线更是连赵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赵希的赵军已经被燕军牵制在代郡了,根本无力支援鸿上塞,只要鸿上塞守住,那就能确保国家安全无虞。
还有一份战报,说赵雍已经派十万军队驰援代郡了,将领是一个上尉……这个消息更是让姬尚嗤之以鼻,居然派一个上尉去代郡,要知道,燕军可是有十五万大军压境,楼烦也对代郡垂涎三尺,派出了先锋部队在边境巡逻,代郡岌岌可危,岂是一个上尉就可以摆平的?
中山王姬尚兴奋的看着两份战报,匡章的大军已经把赵军打得晕头转向,即使庞爰来援,也不可能翻得起什么大浪了。
“大王,看来赵国这次必亡无疑,不知国君……”赵成突然打断了姬尚的美梦,姬尚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失态,赵成已经在座下等候好久了。
“噢,赵公子,此时寡人绝不会忘记赵公子的功劳,到时候寡人和齐王就封公子为邯郸君,享受食邑万户。”姬尚赶忙说。
“臣谢过大王。”赵成忙谢恩。
这时司马喜走进来,赵成连忙起身恭恭敬敬地行礼,司马喜也回礼。赵成出逃到中山,向好友季辛求助,没想到季辛不仅不帮他引荐,还劝姬尚杀了他,若不是司马喜求情,早就尸首异处了,经过这件事,赵成终于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以前司马喜处处跟自己为难,其实也只是为了中山国的利益,而季辛虽然以前跟自己私交甚好,没想到这人人面兽心,落井下石。司马喜为人厚道,不仅把自己的命给保住了,还帮自己谋了个职位,实在是个值得深交的君子。所以赵成对司马喜这人很感激,深为自己因祸得福,结识了司马喜这个君子而感到骄傲,所以来到中山的一个月来,几乎每天都上司马府与司马喜互诉相惜之情,如此,赵成已经把司马喜当作了手足,两人在朝上一个鼻孔出气,司马喜说是的,他从没有说过不是。
“大王打算如何处置赵国?”司马喜问道。
“寡人就依之前和张大夫所说的,燕国要代郡,齐国要巨鹿,我国则要剩下的土地。”姬尚笑呵呵地说,张大夫就是张登,战况发展得如此令人满意,和司马喜与张登是分不开的。
攻伐赵国的计划,就是由赵成提出的,他建议中山联合齐国,一举消灭赵国,他本人对赵国了解甚多,知道赵国的弱点在哪里。而本来赵国就已经对中山磨刀霍霍了,现在有赵成提议,又有齐国撑腰,使得中山国胆子大大的,于是,由司马喜向中山王姬尚提出此建议,得到了满朝文武的支持,姬尚便让张登出使齐国,劝说齐宣王出兵攻打赵国,并以巨鹿作为预付款,引诱齐国。
齐国果然对这个交易很满意,能够消灭赵国这个世仇,到时候中山这个小国自然吞不下整个赵国,整个局势还不是由自己说了算,既然对自己大大的有利,何乐而不为?更何况,韩、魏、楚已经组成合纵,正在调兵遣将准备攻打函谷关,自己正好趁这个时机扩大地盘,灭掉赵国后,就可以进一步灭掉中山,还有宋国,等到韩魏楚秦打出个胜负来,就会发现天下已经有了新的霸主了。
“请问国君,赵地方圆数千里,人口数百万,我中山小国,方圆五百里,岂能一口吞掉赵地?况且,新占之地,民心易乱,到时候一旦赵地乱起来,恐怕对于我国就是大祸临头了。”司马喜道。
“相邦多虑了吧,到时候我国大军一到,只怕赵地平民战战兢兢,若是有谁不服,格杀勿论,只要杀上几百几千人,赵人自然会被吓破胆,如此,何愁赵地不平?”姬尚大笑道。
“请问大王自比周武王,如何?”司马喜见姬尚不听,便问道。
“周武王是古代贤君,寡人哪敢和他比。”姬尚道。
“臣请再问大王,国中大臣和周公相比,谁更贤?”司马喜再问。
“当然是周公贤。”姬尚说道。
“大王,当初武王伐纣成功之后,把纣王之子武庚和商地遗民封于宋,命管叔、蔡叔、霍叔三监监视殷商遗民,殷商但有任何举动,就进行翦灭,即使这样,几年之后,武庚仍然勾结了三监叛乱,顷刻之间便攻下周朝大部分土地,让周朝几近覆灭,若不是有周公旦力挽狂澜,率师东征,经3年的艰苦作战,终于讨平了叛乱,恐怕当今天下就不是周朝的天下了。当今中山上没有周武王,下没有周公旦,到时吞并赵地,大王将依靠谁平定叛乱?”司马喜道。
姬尚听了登时脸色由喜变得阴郁,坐在坐席上低头沉思许久,方才抬头,起身到司马喜跟前,给他行了个礼,道:“寡人愚钝,还望相邦赐教。”
司马喜连忙起身给姬尚还了礼,说:“若追溯往上,我中山国先祖本是周文王,如此,则大王您就是周天子的宗亲了。周朝自周武王得天下至今已六百多年,当今周天子失德,导致诸侯叛离,大王何不宣布废除当今天子,自己亲临帝位,若是如此,大王攻打赵国,则是以周天子之名攻打诸侯,有理有据,而赵地百姓,受到天子皇恩沐浴,自然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推论到天下,大王吞并赵地,实力大增,天下诸侯就都臣服了,这可是周武王的功业啊,请大王深思。”
姬尚大吃了一惊,这是他自出生以来听到的最有挑战性的建议,登临帝位,别说是他,就连自己的祖宗十八代想都没敢想过。“相邦所言有理,只是到时候天下不服,周天子命诸侯来攻打我国该当如何?”
“大王请放心,大王看看那周天子,王畿之地不过二百里,兵不过万,天下诸侯不服天子已久,而我中山乃是千乘之国,实力是天子的百倍,若是灭赵之后,则可以窥视天下,难道诸侯会为了一个没有任何实力的天子而得罪了拥有四千里土地的中山吗?如此,诸侯来朝拜尚且来不及,又何敢与大王作对?况且大王又是周文王之后,于情于理,都可以称帝。诸侯若干不服,只管讨伐。这是周武王的功业,请大王三思,如果大王能够称帝,万世之后称颂大王的可以数以亿计!”司马喜缓缓说道。他的每一个字都在敲打着姬尚的心,称帝,对于姬尚来说真的是一个梦想,这个突然被提出来的梦想一刹那就俘获了他的雄心,“周武王的功业”这六个字萦绕在他耳际,是的,称帝,寡人是真命天子。
“就依相邦所言,寡人三日后称帝,诸种仪式还请相帮操心。”姬尚激动地说,他强力压制住心中的狂喜,才勉强说出这句话。万没想到,这个千百年来无人敢想的梦想不日就将在自己身上实现,他的心里已经不是狂喜可以形容了。
“陛下的事,就是臣的事,还请陛下封赵公子。”司马喜脸上微带笑容,淡淡说道。
“准,寡人就封赵成为赵侯,封地赵地,退朝。哈哈哈……”姬尚说道,忍不住狂笑起来,这是他行使的第一件天子之权,理当高兴。
“臣谢主隆恩。”赵成大喜,忙不迭地磕头,也不管姬尚已经离开。心中对司马喜自然又亲近了十分,心想今后就算是做牛做马,也要报答司马喜的大恩大德了。
司马喜不管在地上磕头的赵成,独自一人走出了大殿,径直回到府中。
“国君交代的事,不知相邦办得如何了?”一个奴仆看见他回来,赶忙迎了上去,边行礼边小声问道。
“请李先生回报国君,三日之后姬尚称帝。”司马喜小声道。
“李疵代赵国军民谢过相邦,国君有话,到时候封相邦为灵寿君。”那个叫李疵的人道。说完不待司马喜道谢就走出了大门,牵匹马往邯郸方向飞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