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经过三清殿后面的院落,又是一个大殿。
这个大殿叫祖师庙。祖师庙诸般情形与三清殿没有差别,只是略略要小一些。大殿中央,供奉着四位真人。一为东汉王朝时创建道教的张道陵张真人,一为大宋王朝时创建楠木岭青龙观的陈抟老祖,一为继陈抟老祖之后,同为青龙观创始人的陈信老祖,最后一个是大明王朝时名满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张三丰张真人。
祖师庙供奉的四位真人,都是为创建和发扬光大道教,有过杰出贡献的道家大师弟子。道教奉行的思想学说,是老子建立的道家思想学说。道家的思想学说自从老子建立之后,一直与儒家、佛家齐名,三角鼎立,经久不衰。东汉王朝时张道陵张真人建立道教,便奉老子、庄周的思想为道教的基本教义,以后不断丰富发展,至五代列国时,已经十分昌盛,出现了以陈抟老祖、陈信老祖等为代表的杰出人物(陈抟老祖与陈信老祖的故事,后面另有章节叙及)。
道教发展到宋、元王朝以后,逐渐演变分裂成为两大派别,即全真教派与正乙教派。朱明王朝时,全真教弟子张三丰,聪慧过人,学识渊博,潜心研究道家思想学术,将全真教一派光大发扬,以至于道教在朱明王朝时,出现了鼎盛时期,影响之大,自建立道教以来,堪与五代列国时相比。张三丰为全真派弟子奉为真人,与张道陵、陈抟、陈信等齐名。令狐县令是安徽人,于张三丰张真人在安徽、湖北、陕西等数省的影响,了解甚多。但是,他却未曾料到张三丰张真人,在黔北也有如此广泛的影响,享有如此高的地位,与张道陵、陈抟、陈信在青龙官同享香火,尊为祖师。
令狐县令在祖师殿浏览一番之后,想到青龙观既然尊张三丰为祖师,那么,青龙观的道士无疑属于全真教派。道教自从分为全真教派与正乙教派之后,数百年来一直为谁是正宗,谁是别宗争论不休,而争论下来,至今也无定论,也没有分出结果。他以为,似此争论,实在无聊,同为道教,还有何正宗别宗之分。至于各有主张,并非不可以,但是,都只能视为对道家思想的丰富发展,完全不必开宗立派,去争论什么正宗和别宗。如果道家就这样一直争论不休,对弘扬和发展道家思想无疑是一种阻碍,无论于全真,于正乙均无甚好处。
令狐县令就这样在祖师殿里逗留一会,便又经过祖师殿后面的大门,继续往后面走去。
从祖师殿后面的大门出来,又是一个十分宽敞的院落。这个院落一切安排布置,也如前面那两个院落一样,没有丝毫差别。从这院落过去,也有一座壮观巍然的大殿。这大殿与祖师殿规模差不多,但是,大殿中央供奉的仙神,却不是道教或者道家思想学派的一应天师、真人,而是分别在历代王朝,为皇家守土役民,立下千古奇功的封疆大吏。似这一类庙堂,黔北各州府县并不少见,通常的名称叫做土主庙,而供奉的尊神,即所谓土主。
楠木岭青龙观土主庙大殿中央,供奉了三位尊神。一为成都太守李冰之子,人称二蜀主,一为黑神,一为药神孙思邈。这三位尊神何以尊为土主,又何以得在黔北的土主庙里接受庙享?这里却又有一番好分讲了。
李冰父子同为蜀郡太守,也都因为建造都江堰,有功于国家于百姓而成就大名,但是,黔北土主庙却独尊李冰之子,尊他为二蜀主,为何又冷淡李冰,这之中种种缘由,还得从修都江堰说起。
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始建于李冰做成都太守时,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已经无可置疑。但是,李冰虽然付出了许多辛苦,最后集大成者却是李冰之子,这也同样为世人皆知,没有疑问。那么,黔北的土主庙何以只尊李冰之子,而有意冷淡李冰呢?问题却在于,似此盖世奇功,世人往往短见,只记住最后功成于谁,之前所有作过努力作过奉献之人,无论努力奉献有多大,都只能是助庶子成名,历史上因此而被埋没英名者何止千万。也就是因为这样,李冰之子才捡了老子李冰一个大便宜,在世人眼中,尊位远远高于李冰。好在他们是父子,名利谁高谁低,肉滥了在锅头,也还罢了,要是换着他人,李冰就实在划不来了。大清王朝的时候,雍正皇帝当朝,祭祀时把父亲的牌位摆在一众祖宗的前面,有几个酸大臣对此十分反感,纷纷上本指责雍正皇帝如此薄古厚今,上不合周礼,下不合本朝旧制。雍正皇帝则言,新鬼大,旧鬼小,在一班酸大臣面前搪塞一番,这件事情才最终过去了。雍正皇帝如此做,与上述情由同出一辙。皇帝也这么做,何况百姓乎。
李冰与李冰之子这件事情,说起来虽然也很不公,但是,世人到底还是没有完全忘记李冰的功劳,他虽然不能象儿子一样,在土主庙中央接受庙享,世人却还是不敢太过于僭越他,不得不尊他为大川主,所以,李冰之子才有了二川主这么一个尊号。
青龙观土主殿,为何有了李冰之子一个土主,另外还要供奉一个土主黑神?这件事情表面看起来有些蹊跷,其实并不复杂。这与黔北历史隶属迁变有关。黔北各州府县的土主庙供奉二川主,是因为黔北在大清王朝雍正六年以前,属于蜀郡管辖,李冰父子在黔北有千余年影响,已经深入人心之故。大清王朝雍正六年始,黔北各州府县则划归贵州管辖。而贵州各地土主庙,原本供奉的土主则为黑神,黔北各州府县划归贵州管辖后,各地才渐渐有了黑神庙,开始尊崇贵州土主黑神。黑神在贵州影响久远,黔北各州府县划归贵州管辖后,正该尊他为土主。而黔北百姓,心地向来敦厚踏实,尽管换了二主,却也还不能忘记川主功劳,所以在庙堂之中,照常尊他为神,接受庙享。这就是黔北各地土主庙中,何以既有川主,又有黑神的原故。
如此说来,楠木岭青龙观土主殿,供奉李冰之子与黑神两尊土主,确也有些道理,而药王孙思邈,未曾在四川、贵州两省做过一官半职,何以又能够在黔北土主庙中接受庙享,地位如此崇高,大抵是过去缺医少药的时代,黔北民众惧怕患病,对医生格外尊重罢了,这里就不用多说了。
贵州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黔北也不例外。令狐县令在到桐梓县为官上任之前,便已经听人说过,贵州没有接受王化,居民多为土著蛮人(中原等地称边远地区少数民族为蛮人),不通情理。但是,他自从到得桐梓县以后,也已逐渐了解,黔北与贵州其他少数民族地方,还是有很大差别。黔北接受四川管辖有千余年历史,并非如中原人所言,是完全没有接受王化的野蛮之地。这道理不用多说,但看楠木岭青龙观土主殿供奉的一众尊神就知道了。
楠木岭青龙观,自山麓修建山门始,以后三清殿、祖师殿、土主殿逐级抬升,至土主殿时,已经深入半山腰了。再往后走,就没有大殿了,只有建在山峁顶上的玉皇阁。如果要到玉皇阁,还有一段路程要走,眼见天色也渐渐暗淡下来,令狐县令便不打算去玉皇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