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溯源(三)_反派大神养成计划[穿书]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38、溯源(三)(1 / 2)

永安城,谢府。

“谢公子,你那日在梵音山是否遇见一青衣女子?”

谢辛夷闻言怔住,他看了看面前的白衣少年,他身上透着与人疏离的清冷,不同于拒人于千里之外冰冷,他似乎永远会对他人保持着距离,不让人生厌,也不让人走近。谢辛夷回想梵音山那日见到的女子也是如眼前的少年一般,她淋在雨中,脸上无惊慌之色,眼神清冷,朝他看过来时,眼里没有任何情绪。

谢辛夷开始对济慈道出梵音山一行的始末。

前段日子春雨绵延,润泽万物。恰好有日放晴,好友结伴来谢府,诗酒相会。其中有人兴起,提出去梵音山登高望远,众人兴致高昂,谢辛夷也欣然前往。临行前他遇上母亲,母亲担忧春日多变,恐他们下山时有雨,对之平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带把伞。

同行的人皆是城中世家子弟,众人乘马车到达梵音山下,上山时命身边的随从在山下等候。之平因夫人在他们来时嘱咐过,在谢辛夷同友人离去时将伞交给自家少爷。谢辛夷起先不愿有这样一个累赘,但之平坚持,也不想他为难。万一真淋雨回去,之平难免会被母亲责骂。

上山时,有人笑道:“辛夷你已快到要成婚的年纪,伯母还是将你拿孩子一样看待。”

“经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咱们不染风月的谢公子好像是和赵家的小姐有一桩婚事吧?”

“赵家小姐?我听闻她容貌秀雅绝俗,这可是一门好婚事啊辛夷!”

“真是好生羡慕啊……”

听自己的婚事已成了谈资,他不禁笑道:“有何羡慕的,婚事不过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未定下。况且诸位结交的红颜知己还少?”

“听你这话的意思,是不喜欢赵家小姐?”

谢辛夷道:“赵小姐知书达礼,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更与我门当户对,哪有不喜之理?”

友人道:“那就是喜欢了。”

谢辛夷想了想,道:“既然是双亲决定的婚事,各方面都是考量过的。即使不喜欢,难不成还要退婚?这让人家姑娘脸上多难堪。”

“你说的也是,那上官家的公子不是和魏家的小姐定亲了吗?后来上官遇上一个女子,对她一见钟情,于是向魏小姐退婚,魏小姐第二日就被发现在房中自缢了。

“退婚确实是有损人家姑娘闺誉的事情,得三思而后行,万一她像魏小姐一样忠烈,无端背上罪孽。”

“上官?他与京都的上官为同族吧?”

“对,我忽然想起很多年前京都的上官斐也曾退过婚,退婚的对象好像是当时的京都第一美人盛宣和。”

“盛宣和?是那个被满门抄斩的盛家?”

“红颜薄命,古往今来无一例外。”

……

谢辛夷默然听着他们由永安城上官家的婚事说到京都上官斐与盛宣和。

天权开国以来萧氏一族、薛氏一族、盛氏一族、上官氏一族为京都四大世族,四大门阀中.出了不少权倾朝野者、文采风流者、功业显著者。在萧衍将军一统七国之后,四大世族的权势到达七国顶峰,掌控着天权乃至七国命脉。

四大显赫世族参与的朝堂纷争,终以盛世一族黯然退场,后来帝王下令,禁止百姓议论盛府之事。不过梵音山因一些鬼狐怪闻导致今年人烟寂寥,无外人在,大伙也都畅所欲言。谢辛夷渐觉手中的伞碍事,在他们说话的间隙将伞放在树丛里。他快步跟上他们,他们正在议论朝堂之事。

退婚?谢辛夷想起方才谈论之事。他从未想过悔婚,赵小姐样样都好,他没有不喜欢她的理由。

梵音山是上乘的游玩之地,春光灿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激湍清流引为流觞曲水,萧散襟怀任逍遥的物外之趣比起城中风花雪月更令人心驰神往,更有读书人的深趣。众人兴致勃勃,吟诗作歌,畅谈理想信念,胸罗宇宙,放浪形骸,风流自在。

等天色渐暗,夕阳西下,才惊觉一天即将落下帷幕。

淅淅沥沥的小雨穿林打叶,同行的人纷纷往山下赶去,淋雨过后一身狼狈。谢辛夷不急不慢地走在最后,在雨中悠然徐行。友人的身影渐远,谢辛夷无意中瞥见自己上山时扔在树后的伞,心想他们急匆匆下山竟无一人发现。

谢辛夷俯身拾起伞,雨势变大,下山时友人及全部的马车都不见了。他彼时不知当时一群世家公子下山,有一人身形与他相仿、今日穿的衣服颜色也与他一样,人来人往的雨中之平看走了眼,误以为自家少爷乘了别家公子的马车。

谢辛夷缓步朝城内走去,雨伞微抬,一青衣女子站在石桥上。她一身湿衣,身姿单薄。谢辛夷快步上前,道:“姑娘住何处?我送你回去。”

女子侧身回眸看他,容颜极美,模样清冷,看上去不爱与人说话,不过冷冰冰的眼睛里有一种天生的妩媚,非大家闺秀的端庄矜持,又不似风尘女子的轻佻世俗。

不知何故,谢辛夷觉得心里一阵慌乱。他定了定神,见女子始终不曾回答,又道:“姑娘你住何处,这样淋下去会生病的。”

女子仍旧不说话,眼睛盯着他看。

谢辛夷暗自思量:雨中这姑娘只身一人,心中肯定有所戒备。他道:“我就住附近,你撑这把伞回去吧。”

他把伞递过去时女子明显怔住,似乎想不到他会出此一举。她轻声道:“你送我,这样你也不用淋雨回去。”

路上无行人,一个弱女子独自回去确实不妥。谢辛夷道:“这样也行。”

他撑着伞与女子往她指引的方向走去,途中雨势渐大,她不由往里靠,柔软的身体时不时贴着谢辛夷。谢辛夷只觉耳根子发热,不露声色将伞移过去,自己一半身子淋在雨中。一路无言,他的目光总会在不经意间落在她淡淡胭脂色的唇上,慌乱中收回视线时她雪白秀丽的脖子、蜿蜒而下.流入她衣内雨水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谢辛夷身上燥热,他不由将伞再移过去,整个身子全在伞外,感受着山中的寒雨。女子侧目看他,眼神由最先的疑惑转变成莫名的情绪,唇边不由抿着一抹浅浅的笑容。谢辛夷撞见她露出笑容,姿容动人,赶紧别过脸。她不做声,暗里偷看他的清秀白.皙的侧脸及红透了的耳根。

“到了。”

女子站在农舍前,轻薄衣物裹着的曼妙身姿因淋雨的缘故更加突显。她抬起纤细的手指将垂落在额前的湿发轻轻一拨,撩人心弦。她的眼眸温柔,低低的声音惑人至极:“我家中无人。”

她的眸中波光流转,顾盼生辉。湿衣湿发没给她带来狼狈,平添了几分乱人心曲的旖旎风情,柔弱惹人怜的样子令谢辛夷脑子里一时闪过一些不该发生的画面。他心中大乱,面上镇定道:“既然姑娘已经到了,那我先走了。”他说完转身,看似端正自持,直到走至半路才想到伞忘记拿了,淋了一场大雨回府。

细枝末节的事情谢辛夷皆没有提到,从雨中下山遇青衣女子后的事情皆是轻描淡写带过几句。听谢辛夷道出自己与女子的相遇,济慈已确定那女子是害他的人。

“我只是将你从梦魇中唤醒,你并未痊愈。倘若没找到向你施术的人,几日后你就会死。”

“如若找到向我施术的人,她会如何?”

“她死你活。”

“没有别的办法了?”

“别无他法。”

济慈想起之前的对话,他隐约觉得谢辛夷有所隐瞒。他是三日后开始生病的,那从遇见女子的后面三日发生了什么事情?济慈没有追问,他离开谢府,独自去往梵音山。

石桥下潺.潺流水,济慈道:“谢辛夷撑不过三日,普通人难以抵挡这么重的湿气。”

桥上无人,仿佛是他在自言自语。少顷,梵音山下氤氲着雾气,济慈侧目望去,女子撑着伞出现在桥上。

疏雨知他是昆仑弟子,想他来此,为的是谢辛夷。她道:“小道长匡扶正义,除魔卫道,为何迟迟不动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