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门派的招式不难辨认,但类似于这种只打套路的武人,只能归为勤奋一类,按照酒鬼师傅的话就是把功夫学死了。
这种武人如果不在意识上做出突破,终其一生也不过是个厉害点的武把式罢了。
北镇抚司从来不交这种整套的功夫,毕竟锦衣卫号称天子禁军,是从军队衍生而来的衙门,摒弃了很多虚招。
一招一式都力求稳准狠,其中包含颇多军伍彪悍之气。随着时间的演变,锦衣卫的招式偏向江湖,又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了不少‘散手’但这也导致了,整座北镇抚司都没有配套的内功心法。
所以大多锦衣卫修习内功者,都是修行军伍通行的内功心法,仅有的几种高阶心法,也是为了战场创造的,不是很适合江湖厮杀。
当然,也有一些锦衣卫会加入门派,学习门派武学,来弥补劣势,锦衣卫并不禁止下属加入江湖门派,毕竟在江湖中办事。
若是只有官府身份怕是寸步难行,俗话说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毕竟江湖与朝堂本就井水不犯河水,何况双方自古以来就互相仇视。
当今圣上虽未对整座武林做出过多限制,但是对于这群不服管的高手们,是打心底里深恶痛绝的。
陈楚生就不曾修行任何武学心法,酒鬼师傅说过内功心法一但修行,很难更改,所以要么不学,要么就学顶尖的,这样才不算浪费了他的修行天赋。
陈楚生甚至
(本章未完,请翻页)
怀疑师傅是暗示他加入名剑山庄,好想办法获得顶尖心法。毕竟以师傅的身份,不好直接推荐自己加入江湖门派,连自己父亲那里很难交代,就连当年收自己入锦衣卫,北镇抚司都是冒了大风险的。
正当陈楚生思索是否该出手时,擂台上已经分出了胜负。毕竟对于这些古板的套路招式而言,双方都不算精妙,只看使用的时机罢了。
只见手提大环刀的壮汉抡圆了大刀。自上往下猛砸下来。这正是五虎断门刀中的著名招式——力劈华山。
相较于普通的劈刀,这招最讲究爆发力,瞬间集中全身力量落于一点,可以造成大量伤害,传闻练之大成者具有开山斩石的威力。
手提红缨枪的武者自然也识得此招,一直提防着对手的这一式成名绝学。双手高举铁枪向上一挡,这是使枪者最常用的防御招式——铁索横江,此时用出却起到了奇效。
只听咣的一声,大环刀落于铁枪枪杆之上。整杆枪上下猛的震动起来,很明显此人的力劈华山至少已有小成。只见使用红缨枪的武者大喝一声,使出浑身的力气将大环刀磕开。
随后双手陡然握住颤抖的枪杆,左手前伸右手后摇使了一招毒蛇出洞。在大环刀尚在空中之际,直奔壮汉眉心。
此人攻守之间的转换不可谓不快。壮汉惊出一身冷汗,在千钧一发之际偏过头,用回援不及的大环刀刀柄磕了一下枪头,使枪路发生改变。
只是这个动作虽然保住了自己性命,却着无法完全避免这凌厉的一击,只见红缨枪点在壮汉左肩之上,扑的一声便扎了进去。
使红缨枪的武者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右手向后一拉枪杆退后了几步,没有处理自己崩裂的虎口,而是抱拳致意。道了一声承让。这番做派引得台下观众不住的叫好。
毕竟四方擂争斗激烈,可却不是一个分生死的场所,江湖人所求的也不过是扬名立万,着实没有必要四处树敌,持大环刀的武人忿忿不平。
若不是自己千钧一发之际挡了一下,恐怕早已丢掉性命,此时又装模做样的收手,实在是可恶。不过胜负已分,只好冷冷的哼了一声,跳下擂台。
看完这场战斗,陈楚生对于西擂整体的实力有了大致的了解,不再犹豫,提起一口气。噔噔蹬,踩着木桩跃到了擂台之上。
手提红缨枪的武者抱拳道:“岳林帮、胡臣。”陈楚生也同样抱拳致意:“江湖散人,陈楚生。兄台可要处理一下伤势吗?”
胡臣瞥了一眼陈楚生,看他不似作伪,只好开口道:
“兄台莫要开玩笑了,连战十场本就不得下台休息,下了擂台便算认输。若是兄台无意为难在下,还请快快下擂台去吧,拳脚无眼,伤了可不值当。”
陈楚生此时才知道原来所谓胜十场,是要连战连胜,怪不得即使西擂排名最后,名剑山庄也乐意收擂主为门下弟子。
能连战十人并且获胜的,再弱也弱不到哪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