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实录S4 4 天裂三分_大成实录江南烟雨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成实录S4 4 天裂三分(1 / 2)

淳熙二十三年,九月,江陵。

谢家军攻合州,禽得天眼谍者数人。谢嵩细细审了三日,颇有所获。

谢嵩,字宅之。谢氏家主当朝尚书令谢岚之幼弟。眸光深邃,孱弱娇美,不良于行。假名高峙,求学于太原学舍五载。淳熙二十二年还江陵谢府。谢岚信之甚,计无不从,言无不听。

尝有谢家旁室争田十余年不决,岚属以嵩按之。嵩察知伪为质剂(买卖合同),其人不伏。嵩曰:“淳熙改元诏三月始至县,安得有淳熙元年正月文书耶?”遂决。

又,吕午屡忤谢岚,岚欲撼之去。嵩乃与言路密谋,以为午尝劾谢瓒姻家史洽,遂l以瓒为右正言,午即治装去。

日暮,小院里,一方池边,水流潺潺。谢嵩自熹微静坐沉思至此时,玉指轻敲木匣,匣带铁锁,锁上刻一字“叁”。

谍者不知密文解法,但知据木匣上所书之数,寻《千字文》,即可逐字解出。

谢嵩早遣匠人开了锁,其内十余张密文,皆不可读。而“宠己发”复现多次。嵩又取竹简千字文再读。光影渐疏,却另有天光乍破,“沈作宾!”

“宠”下三行所对之字“沈”

“己”对“作”,“发”对“宾”,此有理,则必彰其法。果然,“化军武宠己发”每个字往下数三行,取所对之字,即为“女主会沈作宾(滨)”。原来如此!勘破密文!整匣密文,昭若明文,皆表江南事。

谢嵩深赞千字密文之精巧,亦知:“女王私藏精练五千无为军”,“李客在京口,谋捣虚奇袭金陵。”

嵩隐去来源,遣人将李客无为军事告知蔡禀,而另求禀一事,纵蔡羽,听自便。初蔡羽因谢妃故数败蔡氏谋,蔡琮敏怒而囚之淮东。禀允之。

嵩为岚谋两策:绝李客履极之望;扶立太孙,取摄政之位。

十一月,壬辰,洛京。

谢岚献瑞石一方,得入福宁殿。

岚:“洛水出石,石曰:日正襄助。天意不可违,储极虚位,天下寒心。乞立太孙以安众心。我谢氏一族承圣恩日久,夙夜思报,乞碎骨粉身辅佐储君。襄王忠贞赫赫,有尹周之才,必可扶助社稷。”

帝知谢氏之谋,既取摄政监国之权,则进逼皇位不过一禅让耳。然己心有余力不能及,太孙富有春秋而势力单薄,不依仗谢氏,又有何所恃?比太孙,谢氏欲立襄王,然襄王若卒,谢氏必保太孙。如此,既得谢氏助力扶立昰儿,则长保皇位不过一刺客耳。

帝颔首赞之。

岚:“宋太宗有金匮之盟书,方正其位。囊昔李客得封河东王,众议纷然。今若有其时金匮誓书,表其曾发血誓:愿为周公,此身吐哺,誓不为帝,则可断其僭越之妄念。”

淳熙帝:“金匮誓书今易与,恐未得信于众人。”

岚:“若得谢茂昭告天下,若何?”

帝:“若非谢茂,李客无以立足河东,若非谢茂,河东无以周转台阁,谢茂一双金童更为河东爪牙,谢茂与河东一体,天下共知,若其草金匮誓书之诏,则无人不信。然其硬鲠,难以委屈逼迫之。”

岚:“臣能使其为之,谢茂若草诏,无论何求,陛下不妨先虚与委之。”

帝大悦。

居无何,谢茂得李熹密文长信,茂以韩力所造解密文机轮字板,得解文。言曰:今上疾革,客当弼佑宗庙,请立太孙,忠心昭昭,有旧时金匮誓书为证。请谢茂为客谋监国摄政之位。茂因密文故,不疑有它。淳熙帝因之命谢茂作《金匮誓书告天下之诏》,传驿全境。天下感泣。

晋城,吴宅。

杜胜与李熹以祥瑞图为赌牌,赌浅酒嬉戏。

熹:“谢茂此番必是受蒙蔽为人所欺。”

胜:“谢茂书诏,这新造伪誓竟也人人尽信。”

熹:“世事便如此,假作真时真亦假。”

胜:“天子之位正,失之,则名不正言不顺。”

熹:“确然如此。客儿虽实不曾立誓,周公之心昭昭。”

胜斜睨一眼熹,莞尔道:“皇位,客儿不要,硬塞?”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