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三路人马之中,第一数刘彦贞行军最快,他麾下有一支水军,顺水而上,令周军始料未及。大周军师王朴得知南唐水军突进,对郭荣奏道:“陛下,大周兵马北方将士虽然居多,但大多不识水性,如若跟刘彦贞水军交战,十战就十败,臣请陛下退避三舍,诱其陆战,那定能克敌制胜。”郭荣采用王朴之计,命大将李重进点齐马步军三万人陆上迎敌。
刘彦贞驱动水军连连得胜,如入无人之境,喜不自禁。又见周军纷纷退到岸上,刘彦贞对船上将士说道:“周军连连败退,你们随我杀上岸去,直抵寿州必得头功。”南唐船上的将士更是目中无人,骄兵气盛。
战船靠岸,刘彦贞率兵登陆,沿河扎下营寨,命令在各营之外密布骏马,上装利刃,并用铁索连接起来。又命用车将载到前线的怪兽推来,原来是用木头雕成,下装四个轮子,涂上五颜六色,张牙舞爪,十分凶恶,令人感到恐惧。刘彦贞笑着对部下说:“这叫‘撼马牌’。南人惯乘舟,北人惯骑马。周军兵马冲过来,我军推‘撼马牌’迎击,他们的战马受惊必乱,这就破敌必矣!”说罢,洋洋得意,好像这样就能够赢得战役的胜利似的,简直就是儿戏!刘彦贞又搬出铁蒺藜的皮囊,撒在营外的地上,想用来延缓周军行动。周军老兵一看就明白了,这刘彦贞压根就不想进攻。唐军奉命撒铁蒺藜布置拒马,也知道己方要采取守势,之前“追击敌人”的高昂士气一下子就没有了。
周军前阵士兵看到唐军阵前摆放木雕无不窃笑,和这样的对手打仗,士兵都感觉很有信心,士气高昂。刘彦贞一切安排完毕,探马来报:“周军渡过浮桥来了。”他立即命令整队列阵迎敌。其实刘彦贞用兵并没有什么能耐,他出身于军人世家,但却从小浸淫在荣华富贵之中,对于军事方面,堪称一窍不通。这个人有敛财之恶习。之前他在楚州、海州做刺史,听说当地有一个大湖叫做“安丰塘”灌溉农田,是州辖区的主要灌溉水源。他就命令士兵将安丰塘的水引入护城河中,让农民无水可用。于是,之前的膏腴之地纷纷干涸,农民种田种不得,就只能将田地卖掉。此时,刘彦贞就派人低价收购土地据为己有。等到土地都卖完了,再将安丰塘恢复原样。等到水又灌溉进了农田,土壤重新肥沃了起来,又将土地以高价卖掉。由此,就得了一笔巨财。刘彦贞为了升官,又贿赂当时南唐朝廷里的高官,让他们举荐自己上位。魏岑、陈觉等权臣争相称誉他,认为他治理百姓如同西汉的龚遂、黄霸,用兵打仗如同西汉的韩信、彭越,因而得到了一个左神武统军的官职。所以大周军队来到,南唐主李璟觉得有那么多人去举荐刘彦贞,就首先起用他,还真以为他有什么才能,这次又任用他为北面行营都部署,率兵应战,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刘彦贞的副将咸师朗等人都有勇无谋,听说李谷退兵,大喜,领兵直接抵达正阳关,各色旗帜、军需运输前后长达几百里。刘仁赡和池州刺史张全约都再三劝说刘彦贞不要疏忽大意。刘仁赡说:“你的军队没到而敌人先跑,这是畏惧你的声威吗?这里一定有名堂山,怎么能用速战速决的办法!万一失利的话,大事可就完了。”张全约也说不能中套,刘彦贞就是不听。已经出行,刘仁赡跺着脚说:“唉,他在路途上如若果真遇上敌人,必败无疑。”于是督促很多士兵登上城楼,作好战备。
前方一队大周兵马渡过淮水,见唐军阻路,便勒转马头,摆下阵势。周军士气高昂,而唐军长途跋涉,也正在疲累之时。周军持盾甲士先上,挡住了来自刘彦贞军的箭簇。工兵再上,将唐军布置的铁蒺藜全部取起收走。唐军对此竟然茫无所知。
刘彦贞部将武彦晖疑惑地说:“刘元帅,周军进进退退,一定是在用计赚我唐军。”刘彦贞张眼一看,却哈哈大笑道:“你哪看不出吗,周军分明是怯战,首鼠两端,犹豫不决。”
随军的池州刺史张全约建议道:“刘元帅,我看眼前这是天赐良机,赶紧派一支人马径自拆掉淮河浮桥,然后据淮水而守。随后将眼前这股孤军深入的周军围歼。周军不习水战,一定是奈何不了我们。”
刘彦贞连连摇手道:“孺子之见,孺子之见,周军没有水师,如我军拆掉浮桥,那两军就隔水对峙,还怎么能打败他们?”
武彦晖说:“唉,这么一说,我们要争取全歼眼前这股敌人。”刘彦贞得意地说:“对了,周军从浮桥过来,我可催动战船,从水上绕入敌后,占领浮桥,关门打狗。倘若他们战败,就必然夺路而走,我大军可跨过浮桥,乘胜追击。浮桥,浮桥,是套在敌人脖子上的绞索,却也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坦途啊。”
此时,周军阵中纵马上来一员上将,双眉紧锁,二目生光,高鼻梁,大海口,短髯如针,高有八尺。头戴银练盔,身着雁翎连环甲,跨下铁青马,手提一口青锋合扇板门刀,此人便是周军大将李重进。刘彦贞把枪尖一指,问道:“来将何人,快快报上姓名!”李重进道:“我乃大周伐唐先锋大将李重进是也!天兵到此,你个刘彦贞还不赶快下马受缚!”刘彦贞嘲讽道:“啊哟哟,原来你就是郭威那个外甥狗李重进,老实告诉你,你已经中了本帅的缓兵之计,过了淮河到达这里,这里就是你的葬身之地!”说罢,哈哈大笑。说罢,刀梢一指,喝道:“哪位将军上去给我拿下此人!”
部将咸师朗叫道:“末将愿往!”挥动大斧,跃马出阵,直奔李重进,一来一往,大战五十多回合不分胜负。李重进见不能力取,拨马便走,咸师朗急于立功,纵马赶上,只见李重进猛地转身,弓弦响处,“嗖”的一箭,正中他的肩窝,只听“啊呀”一声,咸师朗翻身落马,早有周兵呐喊,上来将咸师朗生擒活捉。
刘彦贞见折了一将,心中大怒,拍马上来跟李重进交战。“好个刘彦贞贼子,你个草包将军先吃我一刀!”李重进催马举刀直取刘彦贞,二人拍马交锋,大战百十回合,不分胜负。
正在酣战之时,听得一声炮响,一彪人马从淮河上游冲出,如疾风过野,呼声震天,直突入唐军阵中,将唐军拦腰截为两断。来将正是周军左翼指挥使曹英,已经领兵及时赶来。
江南士兵连年过着安逸生活,很少征战,怎对付得住久经沙场的周军,顿时阵势大乱。更可笑的是那些木雕怪兽,刘彦贞原想用来惊吓周军马匹,岂知这些木雕怪兽丝毫不起作用,战马从它跟前疾驰而过,依旧所向披靡。
刘彦贞见自家兵马大乱,不由得心中一慌,身子一扭,手脚迟缓,被李重进一刀砍下他的头,在地上滚动了好远。大周将士军心大振,李重进一声号令,三军涌出杀向敌阵。南唐将士见主将被斩状况,感觉恐怖,军心大乱,纷纷掉头逃窜。周军右翼指挥使郭崇也挥兵来到,截住南唐溃兵大杀一阵。李重进率兵杀到岸边,南唐士兵争相登船,相互践踏,后面被杀得血肉横飞,片甲不留。这一仗斩杀南唐一万多人,躺倒在地上的尸体长达三十里,收缴军用物资器材三十多万件。那个自比韩信的刘彦贞掉落马下,尸体竟然被战马踩踏个稀烂,真个体无完肤。
此时长江、淮河一带长久平安无事,百姓不懂打仗,刘彦贞既已战败,南唐人大为恐慌。只有池州刺史张全约率了一支残兵,逃到寿州城下,刘仁赡将他他接入城里,上表荐举他为马步左厢都指挥使,协助守城。
屯兵定远的南唐大将皇甫晖和姚凤,因失去依靠,也只好放弃定远,退保清流关去了。滁州刺史王绍颜干脆弃城逃跑。
正月二十,郭荣驾车到达正阳关,首先犒赏了获得正阳关大捷的李重进、曹英、郭崇等人率领的全体将士。
李谷接到诏书,如梦初醒,知道自己犯了极大的错误,但已无法挽回,只好在正阳关等待郭荣的到来,接受处分。这会儿,他跪在郭荣面前,说道:“陛下,微臣用兵只知谨慎,一切求稳,却不知违背了陛下的战略举措。眼下退出寿州,来到正阳关,实属保守之举。微臣愿意接受陛下重责。”
郭荣站起身,气冲冲地说道:“你打寿州,久攻不下,为什么不变动一下,考虑采用其他办法呢?比如诱敌出城进攻,或者找准其他突破口。朕已经亲征,你作为主将,就应该死死包围寿州,等待援兵上来徐图攻下,可你却撤掉人马。眼下又退兵到正阳关,你有没有考虑到敌人要毁掉淮河浮桥,那我们的人马还能开辟淮南战场吗?好在南唐刘彦贞是个草包蛋,加上李重进果断进兵,更兼曹英、郭崇二人配合默契,这才赢得正阳关大捷。”
李谷叩头说道:“微臣短视,不能纵观全局,险似铸成大错。”郭荣摆了手,说道:“你起来吧。”当即下令让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归德节度使李重进代替李谷出任淮南行营都招讨使,李谷改为兼任判寿州行府事,负责新占有领区的行政事务,将功赎过。任命武宁节度使武行德为濠州城下都部署。
正阳关大捷,更坚定了郭荣席卷淮南的决心,他让部队在正阳关休整几天。郭荣在之后几天抵达了在寿州正对岸的下蔡,并且命令军队将之前在正阳的浮桥移到了离寿州更近的下蔡,这就消除了浮桥被唐军水师切断的风险。周军扎营在淝水的北面,李璟派健将林仁肇等来争夺,但没得逞,而周军前锋攻打滁州。
李璟害怕,派泗州牙将王知朗携带书信到达徐州,称:“唐皇帝奉上书信致达大周皇帝,请求休战讲和,情愿把皇帝当作兄长来事奉,每年贡献货物财宝来襄助军费。”郭荣看罢徐州送过来的南唐书信,对旗牌官说:“不理睬他。”随即下令武胜节度使侯章等人进攻寿州水寨,在护城河的西北角打开决口,将护城河水引入淝水。
接下来的几天里,郭荣来往于淮水两岸督军进攻寿州城,可寿州城还是攻不下来。但此时寿州城已经不是重点了。十几天的肃清之下,寿州辖区已经基本归周军所有,寿州城的战略意义已经不大。郭荣开始把战略眼光投向了正东方向的滁州。
趁着休整时间,郭荣到达永宁镇把判寿州行府事李谷召来吩咐道:“前一段我军攻打寿州,周围农民因躲避战乱,纷纷逃进寿州。前几天寿州解围,农民们都回归村落,如果听到我军又到,必将重新进城,城里粮少,难免有饥饿而死的人,朕心中实为不忍。卿可分派专人,到乡村抚慰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不必惊慌,并重申我军纪律,无论将士,凡进村抢掠骚扰百姓的人,一律斩立决。”李谷领命而去。
虎捷左厢都指挥史张光翰笑着说:“这个李谷打仗学诸葛,一切保险行事,丝毫不敢冒进,所以他就不能挂帅上阵,往往会误过良机。打仗丝毫不能坐失良机,战场上瞬息万变,良将之所以良将,完全在于他善于捕捉良机啊!”
参军苗训抚掌说道:“张将军你这个论述非常精辟,说的很有道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左翼指挥使曹英说:“苗参军,眼下你最推崇哪位将军?”“殿前都虞候赵匡胤将军,他不光武功好,而且善于运筹谋划。哪像李谷打仗默守陈规,不知变动。”
曹英说:“听说赵匡胤曾跟人结拜兄弟,人称义社十兄弟。你晓得是哪十个人?”苗训说:“是这么十个人,赵匡胤是老大,依次是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其实,这十个人只有赵匡胤、李继勋、石守信和王审琦四个人任职高,其他六个人都是低档官职。赵匡胤这个将军不简单,有文有武,眼界高远。”
张光翰微笑着说:“苗参军,你看人不会走样。听人说你曾平了一桩冤案,你是怎么看得出来的?”苗训说道:“唉呀,是这么一回事。柳叶镇有一个姓郭的人家,郭老伯年刚六十,儿子常年在外经商,儿媳张民英在家操持家务,家里几亩薄田靠郭老伯勤劳耕作。这年四月的一天早上,儿媳送饭来到地头,见家翁还在锄地,因惦记家中,便把饭罐挂在古树杈上,招呼一声便回去了。家翁用饭后中毒身亡。路人发现后,上报县里,县老爷派人来查,追究原因。县老爷以毒死家翁罪被判张民英死刑,押进死牢等到秋后处斩。事情发生后,当地连续大旱七十多天,滴雨未下,人们焦虑万分。县老爷亲自拜神祈雨,没有结果,束手无策,经人举荐,他派人求教于我。我当即算到此事跟张氏毒翁一案一定有关,通过明查暗访,获知张民英是一位有德孝顺之妇,行事端正,毒翁一事很可能是一桩冤案,怕另有蹊跷。我来到到案发现场仔细观察,心中更加有数,让人做同样的饭菜挂到古树杈上,两个时辰摘下来喂狗,狗吃了之后,嘴鼻出血而死。我随即指挥众人在古树根部周围点燃蒿草松香,伐倒古树,原来树中央枯洞里蜷伏着一条毒蛇,人们将它打死,到此,民妇张民英冤屈得到了伸张。也就奇怪得很,当天这个地方就普降大雨,整个上党地区一下子都轰动了起来。”
郭荣跑了过来,说道:“苗参军,你师从陈抟老祖,善于天文占候术,最擅长谋略。你出师后,又周游天下寻师访友,虚心求教,使自己的学识更加渊博,胸怀更加宽阔,看问题的眼光更敏锐独到。眼前天下分裂,人民遭受战乱,饥寒交迫,哀鸿遍野,你可要为江山社稷建功立业,造福于黎民百姓啊。”
苗训马上叩头道:“陛下,蒙你厚爱,微臣敢不效命?奔赴战场尽献平庸的才智,即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郭荣说:“苗参军,你的忠心朕是知道的。要想打江山,须得众多的能人志士齐心协力,这还只是一个方面。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具备,这才得以成功。三国时期,曹操得天时,刘备得人和,孙权得地利,尽管他们都很有能耐,毕竟三者都不具备,只能各占天下三分之一。目下山河分裂,群雄逐鹿,你认为怎样才能平定天下?”
苗训神秘地竖起一个大拇指头,说道:“一个字:仁。具体地说就是这么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要想得民心就得仁义为怀,百姓感恩定然助人得天下。”
郭荣听了,却是笑容满面地说:“先生说的确实很有道理,仁义礼智信五者都要具备,为君者一定要仁义待人,海纳百川,诚信待人,智慧也必不可欠缺。先生智慧超人却不炫耀,稳重得很,可以说是高山仰止。”
苗训两手抱住头说:“君王这番话说得苗某实在惭愧,比我强的谋士多得很,远的不说,就谈陛下您跟前,学识、谋略胜过苗某的就有李谷、王朴、赵普、楚昭辅、李谦昇这么一些人,尽管如此,微臣也尽力所为,绝对不会尸位素餐,作壁上观。”
郭荣坦然地说道:“朕相信你,要想平定天下,不靠你们这些能人志士,还靠谁呢?”
这真是:推心置腹论高志,敞亮胸怀何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