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_周世宗郭荣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二十)(1 / 2)

二十李璟慌张手无措

皇甫晖、姚凤投降归顺郭荣,清流关失守,噩耗接连传到南唐都城金陵府。南唐皇帝李璟万分焦虑,召来朝中文武重臣商议退敌之计。左仆射冯延巳举荐道:“陛下可命楚国降将陆孟俊,统帅十万原楚国人马讨伐淮北周军。”

大将军边镐出列奏道:“臣以为不可,自我大唐吞并楚国以来,楚人连生叛乱,待楚国百姓民心安定,忠心于唐,再征用楚兵方可万无一失。”冯延巳一听,心中嫉恨边镐,便说道:“将军既然以为楚人不可出战,那就将军你亲自领兵。”

边镐说道:“这有何难?若陛下恩准,末将粉身碎骨在所不惜。”李璟认为边镐所言有理,加封边镐为扫北大将军,点兵两万,救援淮北。边镐率领大军渡过长江北岸,接连攻克几座城,直奔寿州杀来。

郭荣得知边镐这一路势不可当,便在中军点将。高怀德奏道:“边镐来势汹汹,末将愿率人马去战边镐。”郭荣道:“将军前去,必须有副将跟随才是。”高怀亮道:“末将愿为副将。”皇甫晖、姚凤二人又说道:“边镐乃南唐大将,善用奇兵,我二人愿随高将军同往。”郭荣道:“既有四位将军同去,何愁边镐不败!”

四人领了令牌,出帐点兵。几日之后,两军列阵开战,只见南唐军中一将身高八尺,面色苍紫,剑眉圆目,颔下短须,头戴皂缨盔,身着逆鳞银甲,跨下战马名唤一丈雪,掌中一对短柄镔铁戟,立马阵前,煞是威风。皇甫晖对高怀德说道:“阵前这个人就是大将边镐,待末将试探说服一番。”

皇甫晖催马向前几步,抱拳说道:“边将军向来可好?”边镐一看是皇甫晖,顿时大怒道:“皇甫晖!你跟姚凤还有颜面来到两军阵前?背主降敌是何道理?说!”皇甫晖说道:“周帝郭荣是有道明君,英明神武,礼贤下士。而李璟听信冯延巳兄弟谗言,终不能成就大事,边将军何不改投明主。”

“宁为唐臣,绝不说降!你别要废话,看我双戟。”边镐摘下双戟,拍马来战,皇甫晖只得迎战,二人战了八九个回合,皇甫晖被边镐一戟打中后脑,只觉一懵,便坠马落地。边镐正要取皇甫晖性命,只听姚凤喊道:“将军留人!”姚凤催马来到近前劝道:“旧日同僚,你怎忍心杀他?”边镐厉声说道:“卖主贼子,你我各为其主,别来劝我!”边镐挥戟便打姚凤。姚凤举刀相迎,只战了五六回合,姚凤被边镐一戟捅死。

边镐连赢两阵,高怀亮看了不由怒发冲冠,对高怀德说道:“兄长为我压住阵脚,待怀亮取这家伙狗命!”高怀亮策马出枪来战边镐,二人不容分说,便交战起来,一连战了二十个回合,高怀亮才知自己并不是边镐对手,正欲退回,镔铁戟却已打下,戟上月牙嵌入后心,高怀亮吐血而死。

阵前的高怀德火冒三丈,七窍生烟,大吼道:“边镐贼子还我兄弟性命!”出马来战边镐。高怀德神枪大战边镐,二人打得难解难分。战到三十回合,高怀德才知自己也不是边镐对手,心中暗想若是拼死一战,自己性命不足惜,但高怀亮之仇何时能报?不如暂且退让,另谋良策。高怀德虚晃一枪,拨马退回阵中,边镐催马想追,周军阵中射手发了几支弓弩,使得边镐勒马作罢,两军才各自收兵。

高怀德垂头丧气回到中军大帐,一见郭荣便跪倒双膝,叩头请罪。郭荣问道:“将军起来说话,莫非今日出战失利?”高怀德话没出口,泪已双流,说道:“南唐大将边镐勇猛在我三军之上,一阵皇甫晖重伤,二阵姚凤阵亡,第三阵我兄弟高怀亮也被边镐斩杀。末将亲自出战,三十回合未能取胜,只得退兵请罪。”

“啊?”郭荣惊叹,“南唐蛮儿竟有如此大将,朕要亲自出阵,跟他比个高低。”军师王朴起身劝道:“陛下万万不要出阵,你身边良将有的是,何必要你亲自上阵呢?”李重进也奏道:“陛下可阵前督战,末将与那边镐决一死战,愿立军令状!”王朴说道:“李将军也不必出战,边镐当年斗兽破铁骑,岂是等闲之辈?依我之见,要破唐军必须先调走边镐。望陛下休战几天,等待破敌时机。”

郭荣就依照王朴之说,闭营休战。一连等了十天,左等无妙计,右等无良策,郭荣召来王朴说道:“已经等了十天,却不见破敌良机,不如与边镐决一死战。”王朴说道:“边镐有勇有谋,取胜唐军绝非易事。”郭荣急得干瞪眼。

这时中军官李捷来报:“启禀陛下,南唐派使者来议和。”王朴问道:“使者是哪一个?”李捷回答道:“是南唐兵部尚书冯延鲁。”王朴大喜,对郭荣说道:“要破唐军,全在这个人身上。”

郭荣问道:“请问王军师有何妙计?”王朴说道:“昔日燕国乐毅会六国兵马,连攻齐国七十多个城,乐毅却遭流言反间,被燕王用大将骑劫代替,齐国趁骑劫无能反败为胜。冯延鲁徒有虚名,蒙蔽君主妙绝时人。若是冯延鲁提及议和之事,陛下尽管逢迎,臣自有妙计。”

冯延鲁为什么这个时候到来?只因冯氏兄弟跟边镐不和,闻听边镐连战连捷,心里十分嫉妒,此行既是来刺探周兵军情,也顺便监视边镐举动。冯延鲁来到郭荣寝帐,帐内只有郭荣、王朴两个人。互见礼毕,冯延鲁说道:“陛下,我大唐兵马连战连捷,想必已有耳闻?”郭荣道:“朕发兵数月,深感三军疲惫,亦有议和之意。只要唐主李璟不计此恨,朕愿各据原本州郡,互不相犯。”冯延鲁闻听此言,心中是暗暗窃喜,没想到这大周皇帝三言两语便被说服,倘若议和签订下来,无疑是一件大功。冯延鲁张口夸夸其谈,在郭荣、王朴面前谈笑风生。

晚上,王朴向郭荣奏道:“今日陛下跟冯延鲁议和,明日冯延鲁返回南唐,陛下务必留他喝酒壮行,陛下你装醉,但别要叫冯延鲁醉酒。”郭荣问道:“为什么偏要让朕喝醉?”王朴道:“陛下到时会宴众将官,席间装醉大骂冯延鲁,所骂之言……”王朴对郭荣一番耳语,谁也不知道他们设下的什么计策。

到了次日,冯延鲁心满意足要返回禀报唐主,郭荣设下盛宴款待冯延鲁,并招来文武众将左右陪酒。众人推杯敬酒,各是自在。郭荣喝下几杯酒后,假意装醉,扫了冯延鲁一眼,怒道:“冯延鲁!你以为朕会跟你真心议和吗?”

冯延鲁心中一惊,暗想莫不是今日郭荣要酒后吐真言,我当耐住性子让他说个原委。又听郭荣道:“如若不是朕让着边镐,只恐今日已打过长江!”冯延鲁听着话中有话,也装作胆颤问道:“陛下为何要让着边镐?”郭荣打了一个酒咯,哼哈道:“朕如若胜了边镐,你们一定会用陆孟俊的楚兵,那才是心头大患。当年你冯延鲁就是楚骑手下败将。只要边镐一日为帅,朕就敢一日不退兵。”

军师王朴赶忙劝住郭荣,说道:“陛下醉矣,快扶陛下到后帐歇息。”郭荣被侍卫扶下,却不住口中大骂:“将冯延鲁乱棍打出!”几个军卒举起杀威棍便冲冯延鲁打来,冯延鲁酒没喝好,又挨了一顿乱棍,只得匆匆离开大营。

冯延鲁刚出辕门不远,只见王朴骑马追了上来。冯延鲁问道:“先生追来是为何事?”王朴答道:“刚才我主醉酒乱语,还望尚书大人切莫记在心上。”冯延鲁心中暗想,乱棍之仇怎能忘掉,但他还需装作镇定迷惑郭荣,马上哈哈大笑道:“周天子也是酒醉所致,本官也没听清说些什么,议和之事,我如实告知我主便是。至于一顿乱棍,大丈夫怎能记在心上?”冯延鲁一阵装腔作势,告辞离去。

王朴心中暗喜,此去边镐必被调虎离山。冯延鲁挨了一顿打骂,回到唐都金陵。一见皇帝李璟就伏地失声痛哭,李璟问道:“爱卿此行,莫非未能议和。”“岂止未能议和,险些中了郭荣诡计。”冯延鲁眼珠一转,奏道:“陛下有所不知那郭荣相持数月不肯退兵,都是因为陛下用边镐为将。”

李璟问道:“边镐在淮北连战连捷,让他为大将有何不妥?”冯延鲁说道:“边镐之胜原是靠郭荣诈败,只为拖住边镐寻求战机,郭荣心中畏惧的人却是楚将陆孟俊。臣请陛下命陆孟俊率领楚军北上顶替边镐,必能大获全胜。”兄长冯延巳在一旁也帮助冯延鲁连本保奏,请求令陆孟俊率楚军北伐。

李璟轻信冯氏兄弟谗言,马上降旨加封陆孟俊为扫北大将军,统领五万楚地将士,北伐郭荣。至于边镐则诏令回京,另有他用。自从冯延鲁被逐出周军大营,郭荣依旧整日闭门免战。

一日,军师王朴来到中军营帐,郭荣见王朴喜笑颜开,便问道:“军师前来,莫非有了喜事?”王朴说道:“冯延鲁已中计了,南唐李璟命陆孟俊取代边镐为扫北大将军,今率领楚兵五万而来,已下战书到营。”郭荣起身问道:“战书在哪里?”王朴从袖子里取出,郭荣展开观看一番,乐道:“立刻传召众将到中军大帐,朕要点将发兵。”

王朴就跑出帐外传旨。中军帐内众将官点卯到齐,郭荣说道:“南唐李璟自不量力,命陆孟俊率五万楚兵来救寿州,朕决意亲征与他决战。”大将石守信道:“当初楚国铁骑曾大败南唐,只恐此番楚兵比那边镐有过之而不及。”

军师王朴说道:“诸位将军,唐主李璟任用陆孟俊有三弊。哪三弊呢?楚国自从被南唐吞并,楚人连生叛乱,有好多无诚心归服的人,楚兵虽屈身在南唐,却是离心离德,此其一弊;边镐数番交战,可谓知己知彼,而南唐临阵易帅犯了兵家大忌,此其二弊;楚将陆孟俊勇猛有余,而智谋不足,不能跟边镐同日而语,此其三弊。有此三弊,还愁什么唐军不败?”

郭荣一听,胸有成竹地说道:“朕令郭从义、石守信、李重进、高怀德各领各点本部人马随朕迎战,王朴留守大营,坚决不让楚兵解寿州之围。”众将领得诏令,各去准备。

次日,郭荣亲率六万大军在寿州南面摆下战阵,南唐大将陆孟俊列队阵前,气焰嚣张地喊道:“郭荣小子,我是唐主麾下镇国将军楚襄侯陆孟俊是也,今日奉旨来讨伐周军。你们若是明白,快快滚回汴梁,如若不然,寿州便是你们的葬身之地。”

郭荣对左右将官道:“这人狂言滥词,目中无人。哪个出战将他拿下?”“小将愿往!”只见一员战将,年纪二十五六,面似白玉,眉目分明,头戴如意盔,身穿亮银云片甲。他跨上玉顶乌骓马,手中凿金枪,与那陆孟俊战成一团,不分高下。

郭荣见这小将骁勇善战,问道:“这个将军是什么人?”郭从义答道:“他是我麾下的偏将,名叫韩令坤。”“啊呀,朕花了眼,一时没看出来。嗯,好一员虎将,擂鼓助战!”郭荣说道。

韩令坤与陆孟俊大战二十回合未分胜负,郭荣传令郭从义、石守信率左军,李重进、高怀德领右军杀向敌阵,南唐兵马也出阵迎战,两军好一场撕杀。

一场大战之后,大周兵多将广,自然占了上风,陆孟俊败退二十里安营扎寨。首战失利,陆孟俊心里大为烦闷,恰巧有探马来报,周军大将赵晖率军押粮正赶往寿州大营。陆孟俊大喜,当即点齐三千轻骑兵,沿小路接近劫粮。

此时夜幕已降,天色昏暗。赵晖押运粮车正往前行,忽然迎面又火光闪亮,随之喊杀声起,陆孟俊率轻骑兵纵火杀来。赵晖惊喝道:“不好,有人劫粮!”话音未落,陆孟俊率兵杀到。周军纷纷拔刀迎战,各有死伤,但军粮多被付之一炬。劫粮之地离寿州大营不远,有人奔大营求救。郭荣得知此事,急令大将石守信率一支骑兵前去救应。

不一会儿,石守信率兵来到,不容分说便杀向唐军。陆孟俊见大周来了援兵,而且军粮已烧,不敢恋战,率兵沿原路逃走。石守信与赵晖收拾了没有被毁的两辆车子,一同前往寿州大营。赵晖到了中军营帐,一见郭荣,跪倒双膝请罪:“末将罪该万死,粮草被劫,请陛下治罪。”郭荣道:“老将军请起,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必自责。”“多谢陛下!”赵晖道:“请陛下赐臣一支兵马,明日我到南唐营前叫阵决战,以求将功补过。”

郭荣道:“朕令韩令坤为副将与老将军同去,也好作个照应。”赵晖赶忙谢恩与韩令坤领了军令出帐。

到了次日,赵晖、韩令坤二将领兵来到南唐大营,百般叫骂诱敌出战。陆孟俊高挂免战牌闭门不出。一连三天皆是如此,赵晖、韩令坤只得无功而返。

南唐坚不出战,军师王朴对郭荣说道:“陆孟俊用兵意在奇袭,可令人扮作粮队再诱敌出战,臣已有良策管教陆孟俊有去无回。”郭荣召来众将,王朴说道:“我看西面有一座小山,今晚石守信率粮队绕山而行,郭从义、高怀德、李重进、韩令坤各领一支人马沿山南小路设伏。我与赵晖在山顶督战,以火弩为号,众将见了火弩射下,便按弩落方向率兵杀去。”众人都说晓得。

晚上,陆孟俊在营帐里正准备歇息,探马来报周军又有粮队往西山而来。陆孟俊大喜,即刻带兵去劫粮草。来到西山脚下,正遇上周朝大将石守信的粮队。石守信一声令下,只见辆车上的蒲草掀开,周军挥刀举枪掏出粮车,陆孟俊惊呼:“不好,中计了,快撤!”在山顶的李谷看得清清楚楚,命赵晖射出一支火弩。埋伏在路边的郭从义第一镇兵马向火弩所射方向杀来,陆孟俊掉头又撤。山顶设下第二箭,高怀德率第二镇兵马杀出。

陆孟俊正进退两难,副将陈觉献计道:“周军都是按火弩所指杀来,将军立即叫我部人马举火把摇动,定能破了此计。”陆孟俊命令士兵摇动手中火把。等第三支、第四支火弩射出,李重进、韩令坤所率兵马被唐军摇动的火把晃得看不清落箭之处,陆孟俊乘机逃走,躲过一劫。

周军虽是胜了一阵,却逃走了主将陆孟俊。郭荣说道:“陆孟俊能识破军师妙计,看来必有能人相助,我们还需从长计议。”

王朴说道:“虽是一计不成,但臣已经有了第二个计策。”郭荣催道:“既然军师有妙计,可快点说出来。”王朴说道:“可用响镝为号,再诱陆孟俊出战。”老将赵晖问道:“军师所说响镝,不知是什么宝贝?”

王朴说道:“古时匈奴冒顿单于,将木硝绑在弓箭的上面,称为响镝。响镝射出木硝随风而响,匈奴士卒听着硝声杀出。一旦陆孟俊出战,众将可闻声而出。”

郭荣说:“只恐再用粮草引诱,那陆孟俊必不会中计。”王朴说:“此番需陛下独自往唐营诱敌。唐营之东,有一座东山,我和赵晖将军在东山督战,可令高怀德保护陛下左右。其余众将依旧埋伏在东山的脚下。”郭荣以为妙计,令李重进、郭从义、石守信、韩令坤分作四队埋伏东山的脚下。

高怀德扮作侍卫跟着郭荣来到唐营大寨之外,指指画画,说说笑笑。守营的唐兵看见,急忙禀报陆孟俊,陆孟俊登上箭楼观看,大喜道:“郭荣只带一个人来探我大营,此时出营将他生擒,大功可成。”

副将陈觉劝道:“郭荣如此冒险,就怕有诈,将军你不可轻易出战。”陆孟俊道:“这倒无妨,我多带些兵马就是。”当即点起三千精兵,推开辕门,气势汹汹地杀了上来。

高怀德急忙说道:“陛下快走,唐军已经中计了。”郭荣和高怀德君臣二人调转马头,向东山跑去。陆孟俊见二人手上没有人马,率兵拼命追杀了上去,郭荣在前,高怀德在后,追上来一个军校被高怀德刺死。等追到东山,在山顶督战的军师王朴,命箭手将响镝射向陆孟俊,响镝掠过长空,拉出一道长音。郭从义率第一路兵马随硝音杀了过来,陆孟俊见周军不顾一切直奔自己杀了来,慌忙抛弃左右,只率三百骑兵往回逃。又听到第二支响镝射出,李重进率第二路兵马直冲陆孟俊杀来,陆孟俊抛弃身后骑兵,向山谷里逃去。第三支响镝射向谷口,石守信率兵冲向山谷,众将士高呼:“生擒陆孟俊!”陆孟俊再无退路,只得卖命地往山谷里逃窜。

第四支响镝是一支雕翎箭,雕翎射远不射近。猛听到一阵长空呼啸,箭落山谷之中,响起阵阵回音。陆孟俊听得此音吓得魂不附体,竟跌下战马。凑巧周将韩令坤率第四队杀到,大喊道:“陆孟俊拿命来!”陆孟俊早无战心,翻过身来跪地求道:“我愿归降,将军饶命。”韩令坤马到近前,勒住缰绳,命手下士卒将陆孟俊五花大绑。

郭荣、军师王朴和众将领在谷口会合,韩令坤擒了陆孟俊,其余将领也擒获不少唐卒,众人都是大喜不已。王朴说道:“主将已擒,诸位将军可扮作唐军,骗开营门,一齐杀进去。”遂命赵晖押解降卒回营。郭荣亲自率领一支人马穿上了唐军服装,押解陆孟俊前去骗开营门。其余众将各率本部人马尾随在后面。

郭荣让孔武有力的士兵押着陆孟俊来到唐营面前,命陆孟俊喊开辕门。陆孟俊对守卒喊道:“我是大将军陆孟俊,你们赶快打开辕门!”守营的士卒一看陆孟俊,二话不说随即打开辕门。

郭荣一声令下,后队的周军喊杀而上,前呼后拥杀进唐营。唐营里一片大乱,有人报告副将陈觉,陈觉提刀上马,没走出中军,高怀德、李重进等人已迎面杀了过来。陈觉大乱分寸,调转马头竟弃营逃走。营中士卒大多是楚国人,本不愿以投唐,如今主将被俘,更是无心再战,索性纷纷投降。

陆孟俊趁周军忙于战斗,瞅了个机会,逃出营帐,正要往马厩里牵马。他万万没想到来了七八个人跑到马厩里,慌忙牵上一头马的缰绳,跃身上去,就打马奔跑。“吁——”的一声忽哨,那马身子一掀,陆孟俊便像口袋一样掉在地上,当即上去两三个人将他手脚上了镣铐。打忽哨的正是韩令坤,他命人把陆孟俊押送到郭荣所在之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