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氏只待了半个多月就离开了蜀中。
除了胡号,谁也没带走,不是她不想带,是这帮熊孩子不想走。
她可没打算将安安和于果留下来的,可人程老太太发了话,让安安于果两个陪着熙熙和瀛瀛玩,几个孩子在家时就在一起,自然熟识。
正好她们的字也没学完,岳氏想了想便也答应了下来。
“你留在这边,可不能只顾着玩,帮着你姑看好小表弟,有事就和你二婶说,你姑姑忙,也不能麻烦程家二老,知道不?”
“知道了,奶。”
七岁的安安早就懂了事。
胡勤岳氏离开后,青青将全副心力都投入到了作坊里,除了该有的制糖工具,她还在包装上下了不少心思。
整个包装的油纸和瓷罐全是她自己设计的。
“你这图案…我瞧着有些熟悉。”
“你该是见过的。”
“哪里出现过?”
青青一边整理手稿一边回道,“是夷族人的部落图腾。”
“我就说眼熟呢,你怎么想到要用夷族人的图案?”
青青接过程旭元倒给她的热水,“相公,你不觉得他们部落的图腾很漂亮吗?”
“漂亮是挺漂亮的,就是太过繁琐。”
“其实看的多了便不会觉得繁琐,你看他们的服饰和房子,皆不同于我们汉民,这些也是他们部落发展至今留下来的智慧。”
程旭元想起苗族人的穿戴,“反正是挺壕气的。”
例如三苗族女子一身银饰,偌大的头饰,走起路来叮咚作响。
“这便是他们的传统啊,女子出生时,她们的爹娘就在给她们攒首饰,我们汉人有多少做不到这样的?”
如今还是重男轻女的风气占上风。
“别人说起夷人多是缺少教化野蛮的印象,其实他们和咱们一样呢。说起夷人,你那计划进行的怎么样了?”
程旭元在找先生,不单单是为了家里的几个孩子,他想建一个大点的塾学,他想让大多数的孩子有书可读,若是可以,以后也可以收一些彝族的孩子过来读书。M..
他们骊山县有一老者,是从翰林院退下来的,老爷子脾气古怪,在翰林院做了一辈子编修,愣是一辈子没挪窝。
要不是有陛下的推荐信,他还真挨不到这老爷子的边。
那脾气又臭又硬的,倚仗着程旭元的耐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