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_苦难与期盼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五(1 / 2)

日本鬼子投降后,国民党还没有接管金县,钱老二没了依靠,不的不收敛点。不过,虽然表面上不敢胡作非为横行乡里了,可本性并没有改,只要有机会,就有意识无意识地原型毕露,趁机耍耍威风。

历来都是冤家路窄。这天,钱老二准备进城买点东西,当赶着老牛车路过李家大门口时,一看李家人来人往,知道李家在给孩子过“百天”,脸上立刻阴云密布,冲着李家的大门吐了一口吐沫并使劲抽了几鞭子,才觉着心里觉舒服点了。走到城门口,一看赵金玉赶着车过来了,眼珠子一转,把车当不当正不正地往路旁一停,下了车进了旁边的杂货铺,买了一包花生米和二两酒就不紧不慢地喝起来。

眨眼的功夫,赵金玉就赶着车到了跟前,一看牛车把路挡住了一大半,就大声喊起来:“这是谁的车啊,往旁边赶一赶好不好!”喊了好几遍也不见个人影,赵金玉走过去想把车往一边赶赶,刚走到牛跟前,钱老二不紧不慢地出来了。

“唉!唉!你要干啥?”

赵金玉回头一看是钱老二,就立刻明白是咋回事了。往事历历在目,心中的怒火一下子就窜了上来,把脸一沉反问道:“你说俺要干啥?”

“你想干啥俺管不着,不过,俺的车不是谁都可以动的。钱老二不以为然地说。

“俺压根就不想动你的车,废话少说,赶快把车赶一边去,把道让开!”

“让道,凭啥啊?别忘了这里是城关村不是赵家庄,你有章程就从旁边赶过去,没章程那就绕过去好了!”

“好狗不挡道,这句话你听说过没听说过?”

“你敢骂人!这是城关村,不是你们赵家庄!”

“告诉你,俺不仅知道这里是城关村,而且还知道日本鬼子已经垮台了,那些给日本鬼子当过汉奸和走狗的人有的屁滚尿流地跑了,没跑的也都不敢出门了。至于你吗,秋后的蚂蚱——也没几天蹦跶头了,最好把尾巴夹起来,不然的话,等到八路军来了,不枪毙了你也得蹲你十年八年的!”

“枪毙我?你就睁大眼睛等着吧,将来金县的天下还指不定是谁的呢!告诉你,别看日本人走了,俺钱老二还是俺钱老二,过去不是好惹的现在也不是谁都可以欺负的,甭拿八路军吓唬人!退一步说话,即使八路军来了,你也好不哪去!至于俺钱老二吗,照样有人叫俺钱二爷!”

“钱老二,你还知道啥叫廉耻吗!别人怕你,赵家庄的人不怕你!你就是老虎,俺今天也非要摸摸你的屁股不可!”

赵金玉怒不可遏,抡起鞭子冲着钱老二的牛就是两鞭子。牛的脊背上立刻起了两道檩子,疼得嗷嗷叫,撒腿就要跑。

钱老二赶紧跑上去拽住了牛缰绳,连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才把牛拽住。赵金玉二话没说又是两鞭子,牛挣脱缰绳和牛套跑了。钱老二一边喊一边在后面追。路边看热闹的人都乐得前仰后合,大笑不止。

“癞蛤蟆骑墙头——什么东西!”赵金玉又使劲甩了几下鞭子,那清脆的声音全村子都能听得见。

振岭媳妇听见鞭子声跑到大门口一看,赵家庄的人来了,回头就往回跑:“大爷爷、大奶奶,俺姥爷和姥娘来了!”

李老汉和李老太太、李文翰夫妇一听赵家的人来了赶快去迎接,到了大门口,赵老太太正好刚从车上下来,李老太太忙不迭地跑过去拉着赵老太太的手说:“亲家母,这些日子可好啊?”

“好!好!嫂子也好吧!”赵老太太满脸笑容地说。

“俺这把老骨头也硬实着呢!你说怪不怪,自打有了孙子啊,俺这精神头也上来了,啥毛病也都没有了!”

“老来没病就是福啊!”

赵金芳一看二姐抱着孩子,赶紧跑上去把长生接过来,满怀深情地亲了亲长生的脸:“俺外甥比先前又胖了不少,长得也越来越俊俏了!”说完又分别把侄子和侄女们都夸奖了一番。

李家和赵家互相问过好后,赵家的男人都跟着李老汉进了西上房,女人则跟着李老太太进了东上房。赵老太太一进屋就迫不及待地喊起来。

“俺外孙子呢,快抱过来让俺看看!”

“大柱,你看谁来了?”赵金芳赶紧把大柱从炕上抱起来递给了母亲。

“让姥娘看看是胖啦还是瘦啦,要是你娘不好好伺候你,把你饿瘦了,姥娘一定饶不了她!”赵老太太抱着大柱端详了半天,“比先前胖多了也俊多了,只是这脸咋还这么黑呢,等到长大了,可别跟包黑子似的,掉到煤堆里找都找不着!”

“瞧俺婶子说的,包公黑不黑?他不仅敢惩治赃官、贪官和横行霸道的狗官,连皇帝的姑爷都铡了!从古至今,那么多当官的,有几个像他那样的好官!人们不仅不嫌他黑,还都亲切的称呼他包黑子、包青天!脸黑的人都正直、铁面无私、敢作敢为,都是能干大事的人,说不定俺外甥也是个当官的料呐!”大嫂又对大柱说道:“大柱,长点志气,将来一定要当官,让你姥娘看看,是黑小子有出息呢还是白面书生有出息!”说着亲了大柱一口。大柱咧着小嘴笑了。大嫂又得意洋洋地说:“怎么样?俺外甥都高兴的笑了,俺说对了吧!”

“你们都瞧瞧,让她这么一说,俺这当姥娘的反倒不如她这个当妗子的了!你看她那个样,比说他亲儿子还让她心疼哪!”

“俺就是喜欢大柱!告诉你们,以后谁也不准说大柱一个不字,不然的话,可别怪俺不乐意!”

大千世界也不知道有多少说不清道不明的事,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缘分吧,大嫂自打第一次看见大柱就打心眼里喜欢他。

李老太太听了大嫂的话不由得暗自欢喜,心想:大柱认干娘的事十有八九成了,真是天意啊!

“好了,让俺看看大柱长得象谁。”二嫂看了看说:“这对双眼皮的大眼睛和妹妹的眼睛一模一样。瓜子脸有几分象妹妹也有几分像妹夫,越看越受看。”

“大娘,人人都说耳大有福,你看大柱的耳朵多大,脸也胖乎乎的,满脸的福相,长大了肯定有出息!您和俺大爷有这么个好孙子,都是有福之人啊!”大嫂对李老太太说。

“大娘之所以这么有福,还不多亏了俺亲家母给俺生了个好儿媳妇啊!”大嫂的话让李老太太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瞧亲家母说的,凭她哪有这么大的本事啊,这都是李家祖上有德,都亲家行善积德积来的!”一句话说得赵老太太也喜上眉梢。

“婶子,这老天爷也太偏心眼了。您看大柱长得多俊,您再看看志成他哥俩,都跟歪瓜裂枣似的没个样!”大嫂也开心地说。

“你们都瞧瞧,她把俺老赵家的人都说成啥了!俺志成和志远咋了,哪个不都象铁塔一样,又壮又精神!如果说他们那个地方长得不好,那都是因为你这个当娘的拐带的!”赵老太太的话逗得大伙笑的前仰后合。

“您说啥都晚了,改是改不过来了,只能将就了!”大嫂也风趣地说。

“瞧你说的,自古以来都是地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家的好。你倒好,把事情全都给颠倒过来了。要俺说啊,俺侄子和俺侄女都要长相有长相、要模样有模样不说,还都十分懂事,从小到大从来没让大人操过心。大柱要是能赶上他表哥、表姐一半俺也心满意足了!”赵金芳说道。

“既然你相中他们了,那就换换吧,你愿意要哪个就要哪个,尽着你挑,吃完饭俺就把大柱抱走,到时候你可别心疼啊!”

“俺就喜欢他大妗子,说出话来特别招人听!他妗子,既然你喜欢你外甥,一会儿无论如何也得多喝几杯!”李老太太兴奋地说。

小孩“百岁”的时候总是少不了大人们的各种各样的祝福。赵老太太打开包袱取出刻有长命百岁的小银锁,戴在了大主的脖子上:“大柱,姥娘年岁大了眼神不行了,做不了针线活了,只能送给你一个长命锁了,希望你长命百岁!”

“大柱,快谢谢姥娘!”赵金芳说。

大柱傻头傻脑地瞅着赵老太太笑了。

“你们都快看看,刚一百天的孩子就知道个好赖,这可真是天生的!老人们常说,三个月看大七岁看老,将来大柱肯定是个又懂事又孝顺的孩子!”又对李老太太高兴地说:“亲家,你就等着享福吧!”

“俺都这个岁数了享不享福的都不打紧,只要孩子有福就行了!”着老太太说。

“其实人这一生,最大的期盼就是一辈比一辈强。细寻思寻思,当爹娘的也好当爷爷奶奶、姥爷姥娘的也好,都只能尽心尽力的扶养他们,争气不争气、有没有出息,最终还得看他们自己有没有志气。”赵金芳说。

大姐和大嫂合伙买了一副银手镯、二嫂做了一顶虎头帽和一双虎头鞋、二姐绣了一个梅花兜兜,把大柱打扮起来后又都说了些祝福的话。

李老太太忽然想起了西上房的人,对儿媳妇说:“快把大柱抱到那屋去,让他姥爷、舅舅和姨夫看看!”

西上房里,赵老汉和大伙唠了一会儿嗑就催着李文翰去抱大柱。李文翰刚要起身,赵金芳进了屋,走到赵老汉面前说道:“大柱,这是你姥爷,先让姥爷看看。”

赵老汉接过大柱,掂了掂惊喜地说:“咳哟,可真够沉的!看来,你爷爷把钱都花到你身上了!要不,哪能这么胖!”

大柱愣愣怔怔地瞅着赵老汉举了举小手,好像在说谢谢老爷,又把人们都逗笑了。

接着,赵金玉哥俩和董世忠也都说了一些吉祥喜庆和祝福的话。只有田家兴不屑一顾地扫了大柱一眼,心想:“还不到一岁呢能看出啥来,现在说啥都没用,将来有没有出息那得看他命里有没有那个造化!”别人越夸奖大柱田家兴越心烦,后来干脆独自—人上院子里去了。

“金义,田家兴又咋地了?”赵老汉小声问赵金义。

“他本来不愿意来,虽然来了,可肚子里憋着一股火,肯定看啥啥不顺眼,不管大伙说啥话也都不对他的心思,所以抬屁股出去了。不用管他,看他还能闹出啥花样来,没见过这么不通情达理的人。”赵金义说。

李老汉一看田家兴不太高兴,心想:也没有人惹他啊,又咋地了?还是个有文化的人呢,整天价不是这事就是那事。赵老汉一看李老汉的神态就啥都明白了,赶紧用话岔开了。

“亲家,大柱‘百岁’了,该给孩子剃头了吧?”

为了“百岁”这天给孙子剃头,李老汉光磨刀子就用了小半天的功夫。磨磨试试,试试再磨磨,只到满意了为止。经赵老汉一提醒,李老汉这才想起给孙子剃头的事,忙说:“这一高兴啊,光顾了唠嗑了,把剃头的事给忘到脑后去了!”李老汉从盒子里把剃头刀拿出来对赵老汉说:“剃头刀子早就磨好了,就等着你这当姥爷的给你外孙子剃头了!”

“你还不知道俺这两下子啊,给大人剃头还可以,给小孩子剃头,还没等刀子挨着头皮呢手就开始打哆嗦了,让俺剃,还不把孩子的头拉得左一道豁子右一道豁子的,你和亲家母看着该心了,算了,还是你来吧。”赵老汉的话把大伙都逗笑了。

过去,大多数小孩子都在后脑勺上留一绺长发,俗称叫“八十毛”,其寓意是希望孩子能活到八十岁。一说剃头,李老太太赶忙提醒老伴别忘了给孙子留“八十毛”。

剃头本来是李老汉最拿手的活,不知为什么,给孙子剃头却怯手了,左瞅瞅右瞅瞅,瞅了好半天才下手。不过剃得很经心,特别是那绺“八十毛”齐刷刷的,不大不小正好。看着孙子那圆圆的头和黑黝黝的“八十毛”,李老汉、赵老汉都开心地笑了。

客人们都来齐了,酒席也摆好了,王振岭把众亲友安排好后进了屋,对李老汉说:“大爷爷,酒席都摆好了,让俺姥爷、舅舅、姨夫入席吧!”

“亲家,走,喝酒去!”李老汉高兴地说。

“走,喝酒去!”赵老汉更是兴致勃勃。

赵老汉和李老汉等人一出屋,院子里的人就都站了起来,都一个接一个地和李老汉、赵老汉打招呼贺喜。李老汉和赵老汉也一一向众人抱拳致意。

等大伙都坐好了以后,李老汉讲了一番热情洋溢的感谢的的话,然后敬了大伙一杯酒。接下来,赵家也说了很多祝福的话,也敬了众人一杯。

“亲家,今天是孩子的百岁,是咱两家期盼已久的日子,咱老哥俩共同干一杯!”李老汉对赵老汉说。

“好!人这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孙满堂!为了俺外孙子,为了咱两家从今以后一天比一天好,今个儿咱也来个不醉不归!”赵老汉又兴致勃勃对赵金义等人说:“今天不同往常,又难得这么多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为了让大家都尽兴而归,你们哥几个一定要陪好大伙!”

几乎所有的人都一饮而尽,唯独田家兴浮皮潦草地沾了沾嘴皮。李文翰向诸位来宾敬了一杯酒后又敬了父母和岳父岳母一杯。最后对兄嫂和姐姐、姐夫说:“这些年,俺摊上了那么多事,在俺走投无路借取无门的时候,你们都把俺当亲弟弟一样看待,关心俺照顾俺,让俺一家渡过了一个个难关,俺眼下还没有报答哥哥和嫂子、姐姐和姐夫的能力,就用这杯酒略表心意吧。!”

别人又都高高兴兴地喝了,田家兴连头都没抬,又似喝非喝地抿了一小口。李文翰知道田家兴是什么样的人,虽然觉着有点尴尬,但也并没有往心里去,装作没看见没说什么。赵金义和赵金玉觉着田家兴太过分了,自己不要脸面也就算了,连赵家的脸也不顾了,气得脸通红,斜着眼瞅了瞅田家兴欲言又止。

“家兴,文翰可是诚心诚意地敬咱们酒,这杯酒你无论如何也得干了。”董世忠担心李家人下不来台,也担心赵金义和赵金玉发火,赶紧劝田家兴。

“大姐夫,我的酒量你又不是不知道,就别难为我了。”田家兴心想:你喝你的我喝我的,碍你啥事了!也不怕操心过度,操白了头。

“别人多大的酒量俺不知道,你的酒量多大俺能不知道吗。就这酒杯,你喝他个七杯八杯的醉不了。再说了,今儿不仅是大柱的‘百岁’,而且,平日里大伙难得凑在一起,即使凑在一起也没这么全,人逢喜事精神爽,多喝个三杯两杯的没啥事。”

董世忠虽然从田家兴的表情上已经看出来对自己不满意,但是,为了缓和气氛,依然好言相劝。

田家兴一看众人都瞅着自己只好把酒喝了。喝完后,还装模作样地咳嗽了两声,意思是自己喝不了酒。他本想掩饰一下自己的失礼,结果反而让人觉得太虚伪了。

“亲家,自从有了大柱,你的精神可比以前好多了,显得年轻了许多!”赵老汉对李老汉说。

“唉,前几年虽说不缺吃的也不缺喝的,可日子过得冷冷清清。自从有了大柱就大不一样了,不仅了了俺一桩心事,日子也一天比一天红火,这精神头自然也就跟着来了!唉,细说起来,咱们庄户人家一辈子哪有多少顺心的事啊,想什么光宗耀祖、荣华富贵,没有大灾大难就算万幸了。可是,明知道光宗耀祖、荣华富贵不是咱们想要就能要来的,可是,就是不死心啊。总想,即使不能光宗耀祖,过不上荣华富贵的日子,起码也得让儿女们不再过自己这样的日子吧?结果呢,就好像瞎子走夜道一样,根本就不知道哪里是水哪里是坑,掉进坑里了爬出来,再掉进去再爬出来。人生就那么几年,谁能折腾的起啊,折腾来折腾去,一眨眼的功夫就老了,折腾不动了。偏偏这时候日子又还阳了,看来还得干几年,等把俺孙子养大成人再歇着了!”

“大爷,普天下,一生都顺顺当当的能有几个?哪一个不是沟沟坎坎地过了一辈子。人们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灾之后必有大福,这不,转眼大柱就‘百岁’了,从今往后,您就时来运转,有河西到河东来了!”董世忠说道。

“俺就喜欢他大姐夫,为人厚道实在!借你的吉言,但愿李家从今以后一天比一天好!也祝愿你们一家平平安安事事遂心如愿!来,大爷敬你一杯!”

“大爷,您敬俺俺可不敢当,还是俺敬您吧!”董世忠和李老汉喝了一杯。

田家兴对李老汉和董世忠的对话很反感,尤其是董世忠的话,觉得他是在显示自己,是故意贬低自己,斜眼瞅了瞅董世忠,心想:“顺水人情的话谁不会说,要说,我田家兴不比你次,真是庸俗透顶到极点了!”

田家兴的话虽然没有说出口,可他的眼神告诉董世忠他是怎么想的、想说啥。董世忠的心里也在想:对李家这几年的灾难,亲戚朋友也好乡里乡亲的也好,有几个不同情的!再说了,李家是咋对待你的,无论你咋对待人家,文翰把你当成姐夫敬着你,李老汉也都高看你一眼,可是,你是咋做的?如今,李老汉都这么大岁数了,你难道连一点怜悯之心都没有!不仅连一句安慰人的话都不说,还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臭架子横挑鼻子竖挑眼,难道一点都不难为情吗!一点愧疚感都没有吗!亏你还是个读过书的人,咋连为人处事最起码的道理和礼节都不懂!

王振岭端着一个盛着汤的大瓷碗小心翼翼地放在了赵老汉面前恭恭敬敬地说:“姥爷、姥娘,这是俺做的山东丸子汤,您尝尝怎么样?”

赵老汉尝了尝连声夸奖:“没想到振岭还有这手艺!汤很鲜,丸子也是又滑又嫩!不错!真的不错!”

“姥爷在笑话俺呢。俺这叫啥手艺,不过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罢了,也就是俺大爷爷不嫌弃俺让俺掌勺,俺这才壮着胆子照着葫芦画瓢做了这碗汤。俺也知道,不管俺做的好坏,姥爷、姥娘只会夸奖绝不会挑剔。姥爷、姥娘,您们要是觉着好就多喝点,不够俺再去做!”王振岭满面笑容。

“不是姥爷经意夸你,姥爷虽然没上过太大的席面,济南饭庄里的菜也吃过不是一回两回了,也不过如此。人啊吃的是一份心情和心意,俺觉得你做得比他们做得还好!”

“振岭,别忙了,快坐下来喝杯酒!”李老汉说。

“赶趟,大爷爷您先陪着俺姥爷吃着,一会儿做完菜俺就来!”王振岭说完就要走。

“振岭,先别走,大爷爷有话要说。”李老汉又对赵老汉说:“别看振岭是晚辈,他和他大叔好得就象亲兄弟俩一样。这些年,不管这面有啥事情,夫妻俩跑前跑后的忙活,比自家的事还上心。”

“老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嘛,有个好邻居比有门好亲戚还要好!”

李老汉又冲着大成、冬子喊道:“大成、冬子,你俩过来!”大成和冬子赶忙跑了过来。李老汉倒了四杯酒:“这些年你们都没少帮大爷爷和你大叔的忙,虽说你们都是小辈,大爷爷也得谢谢你们,你们仨,还有忠良,都把杯中酒喝了。”

三个人说了声谢谢大爷爷,端起杯来高高兴兴地喝了。张忠良也说了一声谢谢把酒喝了。

“唉,要说别人俺不知道,要说这三个孩子,俺心里可是清清楚楚的。真是又实在又厚道,勤快劲儿更是没说的,将来都错不了!今天姥爷就不敬你们酒了,等有功夫了都到赵家庄去,咱爷几个好好喝一顿!”赵老汉感慨地说。

“谢谢姥爷,俺们一定去!”

李老太太虽然也很高兴,但是,大柱的干娘不定下来她一点喝酒的心思也没有。一看已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可儿媳妇只顾劝嫂子和姐姐吃菜,似乎把大柱认干娘的事忘到脑后去了,急得一个劲地向儿媳妇使眼神。

赵金芳明白婆婆的意思,笑了笑对大嫂说:“大嫂,俺有件事非得你帮忙不可。”

“俺妹妹很少求人,说话办事向来都干脆利索,今天是怎么啦,这么郑重其事的不说,还含含糊糊地说一半含着一半。妹妹,有啥为难的事尽管说,只要是嫂子能办到的决不含糊!”

“大哥,你呢?”赵金芳又问赵金义。

“你今天是咋了?大哥就更没说的了,如果你嫂子能办了更好,如果你嫂子办不了大哥就是头拱地也得办!”赵金义是个十分随和的人,别说自家人有事求他,就是外人有事找到他,只要是能帮上忙的也从来不卷人家的面子。

“大哥,大嫂,这些日子俺和俺娘合计着想给大柱认个干娘……”

“好啦好啦,你不用再说了,不就是想让俺给大柱当干娘吗!这事还用得着商量吗,俺答应了!大柱这孩子,自打俺第一眼看见他,俺就觉着有点啥缘分,你看看,这缘分说来不就来了吗!”说完高兴地笑了起来。

“她妗子,大娘先谢谢你了!有你给大柱当干娘,俺心里就踏实多了!以后让你少操不了心,眼下大柱还小不会磕头,等他懂事了一定正经八百地给您磕三个响头!”李老太太高兴的不得了。

“都是自家人,咱不讲究那些老俗套子!再说了,是真是假、亲不亲也不在磕不磕头上,这干儿子俺认定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