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则一 形象魅力_轻松掌握说话魅力的9大守则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守则一 形象魅力(2 / 2)

另一方面,如果速度太慢,则表明你领会迟钝、过于谨慎。努力保持恰当的说话速度,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并在说话时不断地调整。当你想和别人交谈时,选择合适的速度以引起他人的注意。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吞吞吐吐。如果这样,你除了被冠以“思维迟钝”之外,也许还会被认为是个傻瓜。偶尔的停顿无关紧要,但不要在停顿时加上“嗯”或紧张不安地清一下嗓子。

7.给人以充满自信的形象

自信是需要在每时每刻的生活中训练出来的,如果熟练的专业技能和得体的装扮,仍然无法带给你足够的自信,那就需要更多的自我表现。

以下有几个小技巧,可以多加练习,直到自信流露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为止。

(l)想像自己是完美的化身

这是许多名模、影星在表演之前惯用的技巧。同样适用于工作场合,面对大客户或提案,先静坐,从心中默想曾有的愉悦感觉,比如曾经聆听的悠扬乐章,愈具体效果愈好。

(2)以拥有者的态度走入每间屋子

走路的姿态常不自觉地泄露你的秘密,昂首阔步,抬头挺胸,仿佛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中。想像你拥有这个空间,当你举步时,回想过去曾有自信满足的感觉。

(3)仿偶像效

学习你所仰慕的人具有的美好特质,可以是影星张曼玉或钟楚红,也可以是政治家或外交家撒切尔夫人,只要她具备你所希望拥有的特质,均可模仿。

(4)练习大胆表现自我

把自信心视为肌肉,需要定时持之以恒地锻炼,如果稍有懈怠,它很快会松弛。和不期而遇的人进行一对一交谈,是很好的开始,从与水电工、超市收银员接触开始吧!

(5)放松自己

掌握害怕的根源。害怕时会有生理反应,是冒冷汗或呼吸急促?当你知道所有可能会有的征兆,就可以透过一些放松的小技巧克服它。

(6)说话时语气要坚定

大部分女人都有说话过于急促、细声细气的毛病。说话的诀窍在于音量适当,语调平稳,速度不缓不急,此举显示你对说话的内容信心十足,利用呼吸换气时断句,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嗯啊等语病,内容显得流畅有条理。切忌以疑问勾结束陈述事实的语句,以免影响语气的坚定。

(7)以恰当的态度接受恭维

大部分女性都有所谓女性自我贬抑倾向,总是习惯性地将别人的赞美向外推拒,如此一来,很容易将自己由主动参与转换成被动接受者,这是很不明智的。下次当有人恭维时,记得以谢谢来代替“你太客气了”或“那其实很简单”这类的客套语,太谦虚也会有损你的自信。

(8)另一项有益的建议是,处理“小事情”也要鼓足勇气

采取大胆的行动,不要等到出现重大危机时再去当大英雄。日常生活也需要勇气,在小事情上锻炼勇气,才能培养出在更重要场合勇敢力量和才能。

8.给人有理有据的说话形象

“事实胜于雄辩”,有时我们讲一大堆道理,难以达到目的,而一旦摆出生动具体的事例,马上就立竿见影。因此,我们的理还必须要以事实为依据才行得通。

某律师与一餐馆老板的辩论,就是以事实为依据为自己树立起“正确”的说话形象的。

某大学的两个女学生走进一家装饰华丽的个体餐馆,女学生甲翻开桌上的菜单,突然眼睛一亮:

“看!熊掌!每盘20元,来两盘怎么样?人们都说熊掌名责,价钱也不贵,ok!”

于是她们叫来了招待员,报上熊掌两盘,还要了些其他食品。一会儿,菜上齐了。她们吃完之后,叫来招待员结账,招待员开出账单:

“一共4000元。

“什么?你没搞错吧?”学生甲几乎吓昏了。

“熊掌每盘2000元,你看菜单。”

学生已翻开菜单一看,果然是2000元,中间没小数点。这下她们急得几乎要哭了。这时,老板走出来,看了几眼付不起钱的女学生说:“没钱,就请将证件留下。”她们乖乖地交出了学生证。学生会出面跟老板交涉,看是不是能少收一点钱。老板斩钉截铁地说:“一分也不能少,如果3天之内不把钱付清,便立即向法院起诉。”

两位女学生只得忍气吞声,多方筹措,凑齐4000,第二天把钱送去,赎回了学生证。

一星期后,有个律师知道这件事,决定为她们挽回损失。他叫她俩到餐馆向老板索取了两盘熊掌价4000元的发票,律师拿着发票来到工商局。他们研究了有关的法律条款后,便来到该餐馆。工商局的同志对餐馆老板说:

“有人指控你出售熊掌,违犯了《野生动物保护法》须处以2万元罚款!”

老板想赖是赖不掉的,有刚开出的发票为证。老板耷拉着头,他的狼狈相不亚于一周前交不起钱的两个女大学生。他低声地说:“我拿不出这么多钱。”

“拿不出钱就停止营业,吊销营业执照。”

“同志,事情是这样,我们这里根本就没什么熊掌,所谓熊掌都是用牛蹄筋冒充的。”老板供认道。

“既然你用牛蹄筋冒充熊掌,敲诈顾客,根据情节,也应罚款2万元,同时将顾客的钱退回,另外还应赔偿顾客的精神损失费!”

在铁的事实面前,老板只得乖乖地认错。

有个国王自以为聪明,最喜欢出难题来捉弄人。有一天他找了1200个学者,要他们回答世界的中心在哪儿,谁也答不出。国王得意极了,马上出告示征求能回答这问题的人,而且宣布,答对了的有赏,答不对的要受罚。

阿凡提牵着他的毛驴进宫见了国王。国王问道:“怎么,你知道世界的中心在哪儿?”

“我知道,”阿凡提回答说,“世界的中心就在我驴子左前蹄踩的地方。”

“胡说,我不信!”

“你不信,请你自己把整个世界量一量吧,错了就罚我好了!”

“这……这……”国王想了半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在当时国王是不可能测量出大地的中心的,阿凡提随便指了个眼前的地方,国王无法证明其虚假,也就只能是哑口无言了。

我们必须注意的是,以实制虚只能用来制服无理取闹者,制服无故刁难者,而不能以此去代替严谨的科学研究,因为科学研究是不可能随便说个什么数据就大功告成的。

道理人人会讲,但因各人的讲法不同,效果就会截然不同。有时一句话使人跳起来,有时一句话却能使人笑起来。这就说明凡事不但要讲理,而且要会讲理,绝不能用强词夺理的方法压倒对方,更不能意气用事,用歪理、恶理去狡辩。把交流的地方变成吵架的地方,尽管你鼓动如簧之舌,情感如何撩人,语言又如何精美,又如何善于辞令,但如果你讲的道理不正确,你就不可能会成为受欢迎和受赏识的人。

9.说话给人以有分寸的形象

俗话说:“打蛇要打七寸”,为什么要打“七寸”,因为那是蛇的要害呀,同样,说话也要一针见血,击中要害,只有你的话说得有分寸,说到了点子上,你才能打动人们的心,从而达到你的辩理劝说目的。

墨子的学生子禽曾经问他:“多讲话好不好?”墨子以喻教导子禽:“池塘里的青蛙一天到晚呱呱呱粪坑里的苍蝇从朝到暮嗡嗡嗡,可又有谁去理他们呢?可是,那清晨报晓的金鸡,只要一声长鸣,天下人就都惊醒,赶快起身。”子禽点点头,明白了老师的教导,多说又有什么用?关键时,把话说到点子上,一两句就够了。

要想把话说到点子上,必须要抓住对方的心理。

我们来看下面这则例子。

小吴大学毕业以后决心自谋职业。一次,他在一家报纸的广告里看到某公司征聘一位具有特殊才能和经验的专业人员。小吴没有育目地去应聘,而是花费很多精力,广泛收集该公司经理的有关信息,详细了解这位经理的奋斗史。那天见面之后,小吴这样开口:“我很愿意到贵公司工作,我觉得能在您手下做事,是最大的荣幸。因为您是一位依靠奋斗取得事业成功的人物。我知道您28年前创办公司时,只有一张桌子、一位职员和一部话机,经过您的艰苦奋斗,才有了今天的大业。您这种精神令我钦佩。我正是奔着这种精神才前来接受您的挑选的。”

所有事业有成的人,差不多都乐于回忆当年奋斗的经历,这位经理也不例外。小吴一下子就抓住了对方的心理,这番话引起了经理的共呜。因此,经理先生乘兴谈论起他自己的成功经历。小吴始终在旁洗耳恭听,以点头来表示钦佩。最后,经理对小吴很简单地问了一些情况,终于拍板:“你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人。”

要想做到说话有分寸,必须要找好切入点,然后一针见血地插人进去,达到你说话的目的。下面这两则例子,会对我们有所启示。

某列车上的乘务员在执行公务时与一乘客发生口角,在争吵中乘客口出恶语,该乘务员听后挥拳打了该乘客并拉该乘客去“餐车”处理。双方在推拉时,乘客被摔在两节车厢的连接处,致使其头颅出血,构咸重伤。检察机关以伤害罪提起公诉。在法庭上,辩护人以被告即该乘务员打人事出有因为由为被告做无罪辩护。在第三轮辩论时,辩护人在渐趋词穷的情况下,突然向公诉人发难:“试问公诉人,如果有人用语言在大庭广众之下侮辱你时,你会怎么办?你会不会无动于衷?”

辩护人的问题的确不好回答:如果回答像被告那样大打出手当然不行;回答无动于衷则又不合常理;如实指责辩护人的发问与本案无关而不予以答复,则会显得苍白无力,难以服人。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只见公诉人经过短暂的思考,找好切入点,然后从容地回答说: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遭到辱骂是常有的事,那么被骂的人该怎样对待呢?这与一个人的年龄、知识与修养有很大的关系。有些人可能胆小怕事,忍气吞声;有些人不甘受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有些人可能自认清高而不屑一顾。当然,也有人会像被告那样怒不可遏,大打出手。采取什么方法是因人而异的。请问辩护人,公诉人面临辱骂时采取何种方法的问题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并且,公诉人或者其他人采用什么方法对待辱骂又怎么能推断出被告人无罪。打人有理吗?当然,被告人确实事出有因,但这仅仅只是量刑时需要考虑的细节,并不能否认被告伤害者罪名的成立……”也许公诉人辩驳时的切入角度合情合理,从而使自己的说话形象更高,也更有威望了。

被告人终于以伤害罪被判了刑。

10.如何塑造你的演讲形象

演讲者的形象是演讲者的思想、道德、情操、学识及个性在外表的体现,是演讲者的仪表、举止、礼貌、表情、谈吐的综合反映。演讲者一上场,就会把自己的形象映人听众的视觉,直接影响听众的评价和审美。

演讲者的仪表美主要体现在身材容貌美和服装美两个方面。演讲者的举止和礼仪是演讲者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聪明的演讲者从上台到下台,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给人以完美的印象。下面循序介绍一下:

(l)走进会场

在一般的演讲场合,走进会场时要面带微笑不论听众是否在注意你;如果是重要的演讲者或被邀请的,往往由大会主持者陪同,则更要雍容大度,谦和诚挚,用眼神和微笑与听众交流,步履稳健地向安排的座位走去。

(2)坐下前后

你和大会主席或陪同人员一起走到座位前,演讲者应先以尊敬的态度主动请对方人坐,对方也会礼貌地恳请演讲者坐,这时方可坐下。坐下后不要前探后望,也不要和台上台下的熟人打招呼。

(3)介绍之后

主席介绍之后,演讲者应自然起立,并向主席点头致意,并要由衷地从面部、眼神表示出“不敢当”之意和感激之情。

(4)登上讲台

向主席点头致谢后,稳健地走到台前,自然地面对听众站好。此时应端庄大方,举止从容,精神饱满,也可面露微笑,尤其是女性演讲者。

(5)演讲开始

站好之后,先以友好、诚恳、恭敬的态度向听众敬个礼,以表示对听众的致意。然后不要急于开口,暂停几秒钟,以亲切、尊敬的眼光追视一下听众,表示光顾和招呼的意思,能起到组织听众,安定听众情绪的作用。同时深吸一口气,平静一下自己的心情,以免心率过速。

(6)站姿

演讲者一般以站在前台中间为合适,这可以统观全场,最大限度地注意到周围听众的情绪,使处在不同的位置的听众都能从各自的角度看到演讲者的表演。另外,站位也要考虑光线,要让光线照在脸上,使听众看到演讲者的真实表情,但必须合适,不能刺激演讲者,使他看不到听众。

(7)走下讲台

讲完之后,应说句“谢谢大家,再见”,接着向听众敬礼致意,向大会主席致意,然后走回原座。坐下后,如大会主席和听众以掌声向演讲者表示感谢时应立即起立,面向听众致礼,以表示回谢。

(8)走出会场

大会主席陪同演讲者往外走的时候,听众常出于礼节鼓掌欢送。这时演讲者更应谦虚,用鼓掌或招手表示答谢,直到走出会场为止。

11.辩论时给人有风度的形象

在论辩场上,辩手风度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论辩水准。虽然辩手的风度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可以遵循,但一般说来,辩手与评委、观众心里却都有一个衡量辩手是否有风度的尺度。下面,我们要说的是在辩论场上有关辩手风度的几种表现,以此来作借鉴,使辩手可以在今后的论辩中注意这个问题。

(1)外形得体

外形包装恰到好处,给人一种稳重、干净、利落的感觉,风度感自然会体现出来。

辩论是在一个比较正式的场合进行的,着装也应正式,即使不是西装革履,也是要衬衫领带的。对于女辩手,套装便是很好的选择。一支外形包装妥帖的队伍,看上去就有气势,而且辩手自我感觉也好。

(2)表现自己要适度

在辩论场上常见一些辩手为了展示自己的形象风度,急于自我表现,不仅动作幅度大,语言也被运用得极富有“特色”。这种过分的自我表现从整体上来说破坏了整个队伍的配合,从局部来看,他其实是损害了自己的风度。

辩论场上的辩手应该是文与武最佳的结合。对于己方的观点要据理力争,对于己方的队友也要互相配合,表现出来的就是给对手以有力的反驳,给自己以有力的协助。

但是有的辩手为了表现自己,情愿打破已经设定的格局,自视为主力,把队友也当作了对手,不给予队友表现机会,这种自我表现法真是害人害己。而动作言语的夸张又超出了一定的度,不仅显不出自身的特色,反而有损自身的形象。正确的做法是适当地表现自己,与队友密切配合,这样的表现才是有风度的表现。

(3)不用带“刺”的话攻击对方

论辩是对一个话题进行理性的讨论。最佳的辩论状态是双方都已将己方观点当作真理,但由此往往引发的问题是:在激烈的辩论中,不少辩手会不经意地流露出带“刺”的话来攻击对方,一旦有此情况,辩手的风度就大打折扣了。

说话带“刺”其实是一种不尊重对方辩手的表现,如此一来,风度从何谈起呢?

(4)不要对对方辩手指名”追击”’

有这样一场辩论:一个队的主攻手向对方一女辩手连连发问:“请问对方一辩,这个问题如何解释?”“请问对方一辩……一辩答不上来,被问得很尴尬。这种场面,看似己方掌握了主动权,其实是很失风度的。

(5)辩论中不能无视对方

无视观众现在的辩手在发言前都习惯于说几句话:“谢谢主席!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可是他的语气往往是生硬的,眼神也没有扫视,仿佛是言不由衷。

发言时不是直视观众就是直视对方辩手,而是忽略了辩论中某方面的做法,亦是有损于风度的表现。

风度是无法模仿和刻意追求的,风度问题关键在于把握好这个度,风度也自然而然来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