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时差八小时(下)_我们只是士兵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 时差八小时(下)(1 / 2)

此时不知道为什么,阿拉维却突然想到了自己该怎么样对待琳达,这个美国女兵,他在心里黯然道:“真主啊,你告诉我们‘你当以善待人,象真主以善待你一样;你不要在地方上搬弄是非,真主确是不爱搬弄是非者。’(《古兰经》28章77节)可我该怎么善待这个敌人呢?”

阿拉维就一直趴靠在窗台前,怎么也理不出个头绪来。

在以后的几天中,阿拉维继续着他的工作,认真地救治新来的伤员,工作可以缓解他的压力和烦恼。看来一个人烦恼和痛苦的时候,繁忙的工作可以让人短暂地忽视苦恼。阿拉维现在只能采用这样的方式来暂时解脱自己。

新的问题又来了,现在整个医院只剩下他一个医生和两个护士,而且他们带来的药品很快就要消耗光了。

琳达的伤势倒是没什么恶化,在逐渐好转之中。

而随着交往的日益加深,经过那天那一番诚实而又激烈的对话,琳达反而更信任这个诚实的伊拉克医生,而阿拉维也欣赏琳达的诚实态度,虽然两人的政见还是不同,不过琳达和阿拉维开始成为了朋友。政治和战争不再是他们争论的话题,开始更多的聊起了各自的家事。

聊政治是绝对不能成为朋友的,绝对!

伊拉克像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一样,主要的食物是大米,最广泛的食谱是炒饭。当然,也喜欢吃白面包。伊拉克菜肴具有较浓烈的味道,因为在制备时,使用不少辣椒、葱、蒜,以及各种各样的辣根和香料。而司空见惯的大饼,无疑算得上当之无愧的阿拉伯主食了。包括伊拉克在内,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任何一个阿拉伯人,都与大饼有着不解之缘。作为基本主食的阿拉伯大饼均由烤制而成,刚烤好出炉的大饼分上下两层,外焦里嫩,热气腾腾,像小皮球一样鼓鼓囊囊的。

这些食物阿拉维当然是吃得惯,不过对于喝惯可乐,吃惯汉堡包和牛排的琳达就不适应了,除了阿拉伯大饼和白面包还吃得下一些,炒饭和其他菜她吃不下。

琳达吃得越来越少,人也开始显得消瘦了。

这天,阿拉维考虑到琳达这几天总是吃纳西里耶当地的主食大饼或者炒饭,胃肠有点不适应,有轻度的腹泻,他就叫护士到附近不远处的水果摊买了些苹果。除分发给病人外,阿拉维自己拿了几个送去给琳达,他想水果人人都爱吃的。

阿拉维进到琳达的病房时,琳达看到他拿着的盘子里洗得干干净净的鲜红的大苹果,眼睛一亮。阿拉维递了一个给琳达,她接过来马上就咬了一口,慢慢地嚼着。

阿拉维坐在琳达旁边,看着她开心地吃着苹果。

琳达嚼着嚼着,然后不知道她想到了什么事情,突然停了下来。她没再吃苹果,反而看着手中的苹果发愣。

“怎么了?琳达,苹果不好吃?不会连伊拉克的苹果你都吃不惯吧?”阿拉维奇怪地问道。

琳达摇了摇头,不知道在想着什么,眼睛开始红了起来。

“你想到什么了?嗯……你想家了?”阿拉维问。

琳达点了点头,没吱声,眼睛开始湿润了,看得出是在强忍着眼泪。

阿拉维想了想,恍然大悟道:“哦,‘大苹果’,你想到纽约了,想到家人了,是吧?纽约的绰号不是‘大苹果’么?”

琳达点了点头,还是没吱声。过了一会,情绪平稳些了,她才清了清嗓子,用有些沙哑的声音对阿拉维说道:“医生,看来你对纽约很了解啊,连这绰号都知道。”

阿拉维叹了口气,说道:“唉……你别忘了我曾经想去你们美国留学深造的啊,美国的科学技术包括医学技术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么。我……我那时还很崇拜你们的文化呢,自然对你们的文化背景什么的想多了解一些,学习英语的时候自然多留心这些内容了。”

琳达好奇地看着阿拉维问道:“哦?是么?那你对美国的城市还了解多少呢?”

阿拉维想了想答道:“我想想,知道比较多的是你们的几个大城市,纽约、华盛顿、洛杉矶和费城。纽约是你们的经济中心,人们都形容说世界财富几乎都集中在纽约了;华盛顿是首都,是政治中心;费城么,是以《独立宣言》而著名。这几个城市都在东海岸。”

他想了想,接着说:“位于西海岸的洛杉矶是你们影视业的梦之都,绰号‘大橘子’,好莱坞,迪斯尼,都在洛杉矶。嗯,说到好莱坞,其实好莱坞的大片我是很喜欢的。可惜啊,1991年后的好莱坞影片都看得少了,因为政府禁止播放美国电影。后面对美国电影的印象就停留在一些新闻报道上了,就基本没怎么看过了。”

琳达点点头,看来这个伊拉克医生是比较了解美国的,就顺着阿拉维的话问他:“讲到好莱坞的电影,那……阿拉维医生,你印象比较深的是哪部啊?”

阿拉维想了想,答道:“嗯,我印象深的电影对你而言应该都算是旧片了,好像都是奥斯卡获奖影片哦。我想想看,嗯,《卡萨布兰卡》、《乱世佳人》、《星球大战》。

嗯,对了,琳达,你看过《公民凯恩》么?据说是你们评选奥斯卡影片百年最经典的一部影片哦。”

琳达有些吃惊地看着阿拉维说道:“连《公民凯恩》你也知道啊!我是知道它,但没看过,你算是个比较了解美国电影历史的人哦,没想到你能知道这部影片。医生,你是看翻译成阿拉伯语的影片么?”

“我是看英文原声版的电影,那是为了学习英语的需要么。其实《公民凯恩》我只是以前看英语阅读时了解过,没看过,听说很难看懂。”

琳达答道:“我也没看过,太古老的影片了,看不懂,我又不是影评家,但是我听说过。医生,你看的都是旧片了。那么,你印象最深的是哪部片啊?”

阿拉维想了想:“嗯,现在,我心里印象最深的影片啊,我想想,应该是你们1977年拍的《星球大战》吧。”

琳达听了笑道:“哦?怎么?阿拉维医生,你也是星战迷啊?呵呵,我也是。嗯,是啊,《星球大战》的影响力的确够大的了,有人甚至说它伴随甚至影响了我们美国两到三代人的成长呢。那星战系列的三部曲你都看了吧,1980年出的《星球大战2:帝国反击战》,1983年出的《星球大战2:杰迪骑士归来》。至于1999年上映的《星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和去年上映的《星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我想你应该就没看过了吧。不过,我也是1999年上映《星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的时候才一口气看完星战三部曲的呢。但是只要一看过,我就对这影片印象特别深刻。”

琳达看来也是星战迷,讲起片名和上映时间来清清楚楚。

阿拉维点了点头,答道:“是的,星战三部曲我都看过了,我不是说了么,1991年后就没再播放美国电影了。

《星战前传1和2》我肯定是没看过了。嗯,那现在星战前传要拍到几集才结束呢?”

琳达兴致勃勃地向阿拉维介绍起来:“听说准备拍到《星战前传3》就结束了,总共在一起就成为6集的电影系列。大家对这片的评价都很高呢,都说它是一部具有开拓性意义的科幻影片,开创了崭新的电影天地,号称20世纪最为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也是我们美国的百部奥斯卡经典名片之一埃票房记录也很高的,上映的时候都要占据电影票房排行榜的头名好几周呢。”

阿拉维听着琳达充满自豪地讲着,他沉默着,没吭声,在想着什么。

他若有所思地说道:“那……它就不仅仅是一部电影了,更是你们美国文化的象征吧?听说你们所谓的美国精神是这部电影立身的基础与灵魂吧。”

“嗯,对埃你真会评价哦。”琳达一愣。

“不是我说的,是评论家说的。我年轻的时候也很崇拜那部影片,很有想像力,所以也关注对它的影评,对《星球大战》的影评我多少了解一些。你们的电影工业很发达,的确向世界积极推销了你们的文化。”

琳达脸上露出自豪的表情,笑着继续说道:“是啊,好莱坞每年都有精彩大片推出,我是新片必看的。对了,医生,这几年有好多新拍的很精彩刺激的好莱坞大片呢,像《泰坦尼克号》、《魔戒》、《哈利波特》……”阿拉维却打断了她兴致勃勃的讲话,说道:“哦,这样的埃嗯,琳达,你先别说了,听我说,你知道么,我现在对《星球大战》有什么感想么?”

琳达摇摇头,好奇地问道:“我不知道啊,让我猜猜看。嗯……医生,你是不是惊叹于它的特技效果?还是它超前的科幻思维?还是它充满了强烈的英雄冒险主义色彩?”

阿拉维摇了摇头,目不转睛地看着琳达,缓缓说道:“都不是,我现在的感想就是《星球大战》这部电影里的那个拥有庞大武力的黑暗帝国就是……就是你们美国的缩影啊!不是么?你们都有着庞大的武力,只不过那帝国是拥有一颗‘死星’,拥有一次发射一束强力激光就可以摧毁一个星球的能力。你们呢,则是拥有不需正当理由就毁灭一个国家的能力。凭借一条情报就毁灭一个国家的能力。”

琳达听了,顿时没了笑容,气愤起来,瞪着阿拉维怒道:“去你的!怎么可能!你怎么能这么说,我们美国是民主的国家,绝不是像《星球大战》里面的黑暗独裁帝国那样。”

阿拉维冷笑了一下,反讥道:“民主国家,民主是万能的?纳粹德国的希特勒开始不也是被德国百姓民主投票推选上台的?他们德国人不也是……怎么说呢……在掌声中葬送了自由与和平么?”

琳达的脸涨得通红,怒道:“去你的!你……你怎么能拿我们自由民主的美国和独裁的纳粹相比呢?!”

阿拉维冷冷地答道:“我可没这么说哦,我只是打比喻,你可别自己往上套埃我只是想说,”他叹了口气,“民主,唉……民主。”

他苦笑了一下,看着琳达涨得通红的脸说道:“就是意味着,只要你们美国大众愿意,不用联合国批准,你们就可以……就可以在你们的掌声中发动对我们的战争。”

琳达愣住了,因为这话多少有些道理,国内大部分人的确是鼓掌支持这场战争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