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祝福某人,就让他去当报纸的主编,不期而遇的美酒,庆典,友谊会充盈他的内心;如果你诅咒某人,也让他去当报纸的主编,痛苦,压力,挫折会挖空他的心志,折磨他的灵魂,让他永远不得安宁。
辗转数月,潘如君投奔到了刚创刊的《都市报》旗下,当时收留他的就是怀之林。尽管不懂体育,怀之林和潘如君却颇为投缘。两人经常秉烛夜谈,华山论剑,漫谈人生,畅想未来。
与排资论辈的《体育金报》不同,树立大旗不久的《都市报》是个英雄莫问出处的地方。在这里,潘如君有如鱼得水之感。他以前未曾施展的武艺,都在这儿找到了发挥空间。
很快,他又遇到了几个经历相同的文学青年。爱才如命的怀之林就在报纸上开了一个专版,专门刊登他们的专栏。
久而久之,从金庸的武侠小说里得到灵感,潘如君就把这个六人团队命名为“桃谷六仙。”怀之林还力排众议,提拔学历已低的不能再低的潘如君担任体育部副主任。而赵子友在潘如君到来之前就当上了主任,毕竟他是《都市报》的创始级人物。
高升一直关注着潘如君的动向,每次在《都市报》上看到他妙笔生花的文章,高升都会替这个前同事高兴,他替潘如君庆幸,总算没把一身武功废掉。高升也觉得自己识人的眼光确实不俗,并不是每个领导都具备他这种“识荆棘于草莽”的大能耐。
当上《体育金报》的老大后,高升还特意找过潘如君,想让他卷土重来,和自己联手为《体育金报》重整旗鼓,高升知道,要想让《体育金报》这个老字号焕发青春,仅仅维持现状是不行的,必须进行革新和改造。经过这一番的人生历练,想必潘如君的为人处世和业务水平都会成熟许多。
高升许给潘如君高官厚禄,还劝他“好汉也吃回头草,”但潘如君终究忘不了当初被一脚踢出门的疼痛,遂婉拒高升好意:“我已对未来有了更好的打算。”
“走吧,兄弟们,”开完编前会后,潘如君号召大家出去吃饭:“晚上我请客,都大吃一顿,最近辛苦了,好好补一下。”
随着报纸创刊,最近不断有全国各地的精英前来投奔,潘如君还特意从《体育金报》和《竞赛》挖了几个人。其中,他最看重的是《竞赛》驻洋城记者站的赵连英,此人在南粤一带行走十余年,号称“从不收红包,从不招妓。”
虽然赵连英还没从《竞赛》辞职,但却一直为《队报》写稿。是否加盟,他还在犹豫观望。
豪华大包厢内,潘如君连摆三桌宴席。刚一落座,他就询问赵连英:“你们总部有什么反应吗?他们看到《队报》的创刊号了吗?”
在潘如君眼里,赵连英简直就是块贞洁牌坊。这也源于对方吹牛皮的功夫。
不分各种场合地点,赵连英都会把他的道德水准吹嘘的一望无涯,唬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桃谷六仙们一愣一愣的:行走江湖十余年,他能力非凡,交往的不是明星大腕,就是巨商大贾,除了联合国的事他不爱管,剩下的事尽在掌握;他清正廉洁,秉持正义,拒腐蚀永不沾,从不编假新闻,从不收受红包,从不卖淫嫖娼。
赵连英摇了摇头:“《队报》在京都有卖的吗?我听说他们一大早就出去寻觅了,可问了好几个报摊,人家都没听说。他们可能又在网上找了找,但你们也没有电子版。”
潘如君身边的赵子友插话说:“京都不会这么快看到,大概要迟两三天,我们本来打算把发行网点在全国铺开,但费用太高,上面一直不批。”
潘如君又问赵连英:“都说国内假球盛行,到底有多猖狂?如果抓到证据,我一定朝死里整,你有什么猛料尽管拿来,这样才能快速提升知名度,打开销路。”
赵连英笑了笑:“其实没这必要,什么是假球?本身就很难界定,就是有人打假球,要想抓到证据也很难。人在江湖,大家都有碗饭吃不好吗?何必这么当真?现在报纸上喜欢报这种黑幕,但都是隔靴搔痒,不可能有实质东西。就算有,也未必报得出来。”
潘如君并不认同这一点,说国内这么多足球记者,难道就一点儿假球的破绽都抓不到?赵连英嘿嘿冷笑:“你还是主编呢,记者怎么了?记者就没有领导?你上面也有人给你念紧箍咒吧?”
赵连英开始唾沫星子乱溅的忽悠起来。那意思就是,世上人有贵贱,都要污水中过活。搞足球的哪有不玩猫腻的?大多数人都得靠这个吃饭,明知寻不到净土,干脆就在污水中安身,饮脏食秽,乐此不疲。异类很难生存,在这艰于呼吸的城市,不要总想妄图清洁整个世界。
潘如君本来兴致勃勃,却被浇了一头凉水,他望着满桌美味佳肴,食欲锐减。
萧正峰对假球不敢兴趣,主动换了话题:“现在的报纸都太装大尾巴狼,以哐扶正义除暴安良为己任,累不累啊?先不说这是不是媒体的责任,你的屁股就真这么干净?体育其实就是娱乐,能还原这个本质就不错了。我们一定要高举默多克办报时的三板斧。”
赵连英好奇的问:“哪三板斧啊?”
潘如君接过话题,回答说:“就是三s:sex,scandal,sports。”
萧正峰解释道:“把这个鸟语翻译过来,就是性,丑闻和体育。我觉得默多克这三板斧算是说到家了。全世界都喜欢看别人怎么生活。尤其是体面的有钱人。不仅因为好奇和窥探欲,还因为他们的空虚和寂寞。”
潘如君点了点头:“所以我就要把《队报》照着《太阳报》的模子复制过来。在英国,虽然绅士们表面对《太阳报》不屑一顾,其实他们的文件包里每天都装着这份报纸。要不,《太阳报》怎么会保持这么高发行量?这说明八卦和情色还是有市场的。”
“《太阳报》?那不是英国著名的小报吗?为什么要把它当成榜样?”赵连英一脸迷惘。
潘如君满脸都是对《太阳报》的崇敬之情:“你不要小看这份报纸,它对于传媒大王默多克的意义可是非同小可啊。1969年,默多克出手收购濒临破产的英国《太阳报》,并将这张严肃的大报改为小报,以挖掘名人、政要和明星的丑闻而声名鹊起。现在《太阳报》是全球发行量最大的八卦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