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让我们来看看李白这个有胡人血统的酒仙其酒胆酒量如何:
“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
“高谈满四座,一日倾千觞。”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哪里是在品酒品人生,简直是猪饮牛饮鬼饮!但即便如此烂醉,也难解心中哀愁。读着他的《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岂止李白,而后的苏东坡、辛弃疾、徐渭、曹雪芹……历朝历代的出色才子,均把自己的出色才华浸泡在酒中。连那个杀了孔融的才子奸雄曹操也在《短歌行》中铿锵地唱道:“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不过,中国式的喝酒,不管是皇帝,还是文臣武将,还是贩夫土匪,都以“大碗喝,一口干”为传统,整个出发点多是搞醉心智麻醉神经,以遁入自我意境为乐。
这种酒态,与西方的一杯红酒慢慢品的品酒人生和享受人生的过程似乎大不一样。
四、西方酒神的居高临下
酒也是西方人的最爱之一。
不管是古希腊的酒神狄俄尼索斯,还是罗马帝国时期的酒神巴克斯,其基本精神就与中国的麻醉精神不太一样:西方的古代酒神大多是豪放、狂欢与放浪、快乐三种,且多与性相连接。
一百多年前,西方世界横空杀出了一个晚年非常神经质的大思想家尼采(1844年-1900年),把西方的酒神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我们望洋兴叹的地步。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认为,古希腊人有太阳神阿波罗的梦境艺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迷醉音乐振奋艺术,这两者的结合拼成了悲剧的诞生。而现代世界由于悲剧精神的沦亡,现代人已远离人的根本,远离世界,贪得无厌、饥不择食的求知欲表明了现代人内心的空虚。他描写道:
大自然创造生命的同时又毁掉生命,创造生命的部分称之为日神(太阳神)冲动,毁掉生命的部分称之为酒神冲动。
这两种冲动的表现为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梦和醉。造型艺术,如雕塑和诗歌源于日神冲动,音乐艺术源于酒神冲动,还是这两种冲动的结合,拼成了悲剧的诞生。人生本来处于痛苦和悲惨的状态中,日神将这种状态遮掩起,使其呈现美的外观,使人能活得下去,酒神冲动则把人生悲惨的现实真实地揭示出来,揭示出日神的艺术的基本。悲剧根本上是一种酒神艺术,因为它通过毁灭个体生命的形而上精神抚慰来达到悲剧快感。
尼采在以后写的一本《偶像的黄昏》中对酒神精神作了进一步的定义:
一、一个如此解放了的精神,怀着喜悦和信赖的宿命论立于天地之间,深信仅有个体被遗弃,而整体中万物都被拯救和肯定―他不再否定……但这一个信念是一切可能信念中最高的,我名之为酒神精神。
二、甚至在生命中最异样最艰难的问题上肯定生命,生命意志在生命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的不可穷尽而欢欣鼓舞―我称之为酒神精神。
其实,尼采哲学的主要命题就是权力意志,超人及重估生命和生命的价值。
在尼采酒神的定义中,我们看到了与中国的酒鬼们完全不同质的真正的精神贵族!
在酒神的诏示下,我们看见了卢梭、伏尔泰、拜伦、雪莱、十二月党人、左拉等精神贵族,与西方酒神们酿成的思想汪洋相比,我们两千年封建皇权社会的酒鬼们形成的思想大概只像几条细小的溪流。
五、悲剧的酒鬼和贵族的酒神
中国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酒鬼群。也有最丰富多彩的饮酒歌、酒散文、酒诗歌,但我们历朝历代的优秀人物在女人、皇权、酒杯中长期浸泡的结果是想找到自我而失去自我,想肯定和宏扬生命而失去生命,大都演化成为无奈麻木的酒鬼!
而我们历朝历代的喝酒方式大都是一干二净的牛饮死喝!而不是像西方洋人一杯酒放在手中可以慢喝细品一晚上。是我们的传统生活不值得品味?还是我们的历史上就根本没有产生过真正的贵族?
寻找贵族中国,这是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