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7、爱情从童年时开始(1)_通向天堂之恋的路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7、爱情从童年时开始(1)(1 / 1)

冷铎的家与赵丹丹的家是邻居,隔着一条马路,彼此站在各自的家门口可以斜着相互对望。在那一段马路两侧,冷铎的家住马路北侧,赵丹丹的家住马路南面。冷铎的家朝南开门,而赵丹丹的家是朝北开门。冷铎刚上小学时,就与赵丹丹成了同班同学,并且同桌,而且这种情况一直保持到他的小学读到六年级,及至文化大革命运动轰轰烈烈地发动起来,学校停课为止。冷铎童年时与赵丹丹的友情就是从成为同桌开始。也可以说,后来的爱情就是从童年时的友情开始。冷铎的父亲是本市内一家最大的被服厂中一位高级服装师,也称八级工匠。赵丹丹的母亲则是他就读的慧新小学校长。

冷铎经常和赵丹丹在她家或他家门口前的马路上跳格跳皮筋,有时也踢键子。冷铎爱踢足球,常常约了一些男小伙伴到学校的操场上去踢足球。赵丹丹就站在一旁观看。刚上小学不久,音乐老师教全校的学生学唱一首歌,月亮在白云间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土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因此,他们小时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听一位革命老前辈讲一段他们年轻时干革命的英雄故事。

冷铎的父母在万恶的旧社会,只是普通的工人和工人家属,没有什么辉煌的业绩值得称颂,唯一令他们津津乐道的是父亲不断地讲述起冷铎的爷爷,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参加了东北抗日义勇军闹革命,并且亲手打死过不少的日本鬼子,令在当地一带活动的日本鬼子闻风丧胆,从而成为一名英雄。不幸的是爷爷负伤后因被叛徒出卖,被日本鬼子抓去,扔进狼狗圈喂了狼。父亲本人曾经偷偷地给东北的抗日义勇军做过衣裤,差一点被日本鬼子抓去扔进牢房,及至一支八路军部队进驻鞍山,接收鞍山,再及至东北联军解放东北时,他给八路军和东北联军的战士做过服装。母亲则不断地讲述她给东北联军做过军鞋,抬过担架,送过公粮。除此之外,父母向自己的子女讲述的大多是别人的好故事。而赵丹丹则不然,她的母亲本人就曾经是一名革命军人,有过辉煌的革命战绩。这令赵丹丹脸上总是挂满自豪感的微笑。赵丹丹的母亲到过冷铎的家,请冷铎的父亲给她和赵丹丹做过服装,因此,冷铎的脸上也跟着挂上一些自豪感的微笑,并且不断地对赵丹丹关注起来。

赵丹丹的母亲李辛华因是慧新小学的校长,在给全校小学生和老师做爱国主义等主题内容的思想教育报告中,常常的也会讲起她年轻时参加革命后的某些革命经历。报告后,全校小学生都要写一篇听报告后是如何感受的作文。

冷铎写的作文中心主题内容,是他长大后也要做一名像李辛华那样的革命军人。赵丹丹写的作文中心主题内容,是她长大后要接过革命前辈手中的革命大旗,继续革命。两篇听后感类的作文都被老师给打了一百分。

写过了那篇作文后,李辛华成了冷铎童年时心中的女神,而且这个女神就是赵丹丹的母亲。女神是一个很虚无缥缈并带有神话色彩的字眼,但李辛华则是一位真实存在的人。冷铎向李辛华望去中,常常发现他的视线在真实中会模糊和虚幻起来。他需要抓住李辛华真实存在的感受,就只有通过赵丹丹的存在去确认。因赵丹丹很真实地天天坐在他身边,冷铎便确认了李辛华确实就是一个具体存在的真实的人。赵丹丹与冷铎同桌,冷铎感觉着他能够与女神的女儿赵丹丹坐在同桌,是一件很快乐和幸福的事情。为此,他很感谢班主任老师把他与赵丹丹安排坐同桌。上课时,时常还要偷偷地瞧一眼赵丹丹。赵丹丹发现了,就小声问冷铎,你干么老偷偷地看我。冷铎说,我看你就像是一张画。赵丹丹长得很好看,女孩天生的好美,时常穿着一件花裙子。她就问冷铎,我好看吗?冷铎说,好看极了,像是童话小人书中的一位美丽公主。赵丹丹于是就笑,笑得很灿烂。放学的时候,冷铎与赵丹丹结伴回家。

冷铎回家把老师打了一百分的作文给母亲看,顺便讲起李辛华给全校小学生和老师做的报告。李辛华的报告很令他入迷。

母亲似乎很了解李辛华,娓娓动人地说,李辛华是一位资本家的女儿,却在少女时代就参加了革命。李辛华十六岁时被当地的地下党组织安排到苏联一所国际共产组织军事学校,接受了三年特殊军事训练。之后又受了地下党组织的秘密委派,到日本的某大学新闻系读大学。李辛华回国后的最初二年被党组织安排在冀东地区一座大城市做一名情报员。李辛华充分利用自己对日语熟知这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曾经借用美田千惠子等一系列日本女孩代名以报社记者和日军女间谍身份打入日伪军,为八路军收集情报,亲手刺杀过一些日伪军头目和铁杆汉奸以及叛徒。为了执行某些革命任务,李辛华还冒充过某位日本将军的女儿,甚至还扮装过日本艺妓。总之,李辛华是一位在枪林弹雨中经历过许多次生死考验的女人,曾经与凶恶的日本鬼子手交手打过仗。

李辛华年轻时的经历奇特,而又充满了神奇的革命英雄色彩。

听母亲那样说,冷铎便在他稚嫩的童年想象中,把李辛华想象成了一位惯使双枪的女神枪手,还能把一把大片刀挥舞得飒飒有声。李辛华纠正说,她做党的一名地下工作者时随身经常携带的是一把手枪。执行某项特殊刺杀和除奸任务时,才会带上两把手枪,有时甚至是好几把。因为手枪里的子弹装得少,又不能把手枪都携带在身上,都是预先藏在要经过的途中什么地方,以便在进入或撤出某个地方时的途中使用。上了野外战场,更多时候是使用一把德国造的二十响驳壳枪。战斗打得激烈时,也端起过机枪。至于用双手打枪,只是偶尔有几次而已。冷铎对李辛华的想象之所以出现偏差,显然这都是受了当时收音机里一位著名评书人杨田荣有声有色地讲述《红岩》的一段评书所影响,还有一本《烈火金钢》小人书。那时冷铎对在华莹山上打游击的双枪老太婆非常迷恋,也对独胆英雄肖飞和特爱挥起一把大片刀砍鬼子狗头的丁尚武无限崇拜。其实李辛华就是李辛华。

李辛华不等同于他人。李辛华的故事有她自己独特的绚丽多姿。李辛华的故事令冷铎着迷。有一次冷铎与赵丹丹约好,他要赵丹丹带他到她的家里去看望一下李辛华。途中,见李辛华正与牵着两匹战马的一位年轻解放军战士说着什么。冷铎和赵丹丹正要上前去向李辛华打招呼时,只见李辛华已经翻身跃上了其中一匹白色毛鬃的战马上,那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则骑上了另外一匹枣红色毛鬃的战马上。李辛华一挥缰绳,在白色毛鬃战马的屁股上抽打了一下,白色毛鬃战马一扬脖子,便撒开四蹄向前飞快地奔跑而去。马蹄踏踏,眨眼间功夫,李辛华便与那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在前方道路的尽头消失。冷铎一时间看得呆了,不由得对李辛华骑马奔跑的潇洒劲喜欢得不得了。而赵丹丹则在欣喜与激动之中,张开了小嘴不停地傻笑。冷铎就想像着李辛华更年轻时骑着战马杀敌时的威武豪气,那一定是另一种帅呆了的美丽情景。

冷铎记得他九岁那年,李辛华是四十二岁,人在青壮年。李辛华时常穿着灰色布女式列宁装,梳着齐耳短发,走路时昂首挺胸,两臂摆动潇洒有力,脚步坚定却又显得很轻快。李辛华的脸总是保持着一副严肃的状态,几乎不拘言笑。有一段时间冷铎以为李辛华的不拘言笑与那两年发生的饥饿有关。尽管如此,冷铎依然能够看到李辛华脸上呈现的美丽如白莲花朵般一样圣洁而娇艳。李辛华的两只眼睛很美,黑亮的眼珠像天上的星斗一样闪着晶莹的光泽,因而使得她望向他的目光总似充溢着泉水一样清澈。每到那时,冷铎便深切地体会着除母亲之外的另一个女人所传染给他的母性温柔。其实,冷铎最愿意看到李辛华的正是温柔的这一面。只有在李辛华温柔时,放下小学校长的严肃面孔,冷铎才能够看清李辛华真正地像个女人。一个很美丽的依然显得年轻的女人。当李辛华以一个美丽而年轻的女人面孔出现在他面前时,李辛华青春间所经历的那一切富有英雄传奇色彩的革命故事,才变得更加神奇和亮丽,令他心中充满无限的遐想和神往。而母亲向他讲述的有关李辛华的故事,都只是一些概念上的说明和补充。但冷铎更迫切需要知道的是母亲向他讲述的李辛华故事中全部有血有肉的详细内容。因此,冷铎在童年时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不断地请求赵丹丹带他到她的家去,纠缠着李辛华给他们详细地讲一段她年轻时的革命经历。这也是冷铎一直没有间断向赵丹丹亲近和示好的主要原因。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