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8、一对少年男女的情感飞扬(1)_通向天堂之恋的路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 8、一对少年男女的情感飞扬(1)(1 / 1)

冷铎上到小学五年级,也就是在他十二岁时,他成为慧新小学一名优秀的革命故事演讲员,赵丹丹则加入了慧新小学的文艺宣传队。十二岁时的冷铎已经长成一位英俊的少年。他的皮肤很好,白净细腻,有些像女孩子。在全校文艺演出的大会上,冷铎穿着白上衣,蓝色裤子,脖子系着红领巾,大大方方地登上讲台。冷铎向全校师生讲述的第一个革命故事,便是李辛华在冀东东地区做地下情报员的一段经历。

冷铎的嗓门清脆洪亮,又是对着麦克风,被放大的声音便传出很远。冷铎说:“我要给全校师生讲述的一段革命故事,主人公就是我们亲爱的校长李辛华。就从一九四五年夏天讲起,那一年,李辛华正好是二十五岁。在年轻的女地下革命工作者李辛华心中,她对夜晚有着特殊亲切的感受。这其实与她多年从事党的地下革命工作性质有关。她经常于夜间出去进行革命活动。这一天夜晚,当远处郊外农村山野间的枪炮声渐渐稀疏,当深陷入敌占区城市白天的混乱和嘈杂归于沉寂,她于一片黑暗中脚步轻盈地走近那扇百荷花叶木制窗口前,轻轻地将藕荷色布质窗帘掀开一角,向窗外幽暗冷清的街道和胡同瞧上一小会儿,然后面带微笑地再抬头看一眼青灰色的天空。她所在的房间是处东厢房,临近室外街道和胡同的窗口正对着东方。于是她很容易地就看到了那轮大而圆的月亮正悬挂在东边的天际上。大而圆的月亮下方,有一团白莲花般的云朵在飘浮着。不久,那轮大而圆的月亮穿行在那团白莲花般的云朵间。顷刻,幽暗冷清的夜晚像是被罩上了一块薄薄的黑色幕布,向黯暗加深了一层。李辛华放下窗帘一角,又将悬在窗梁顶上的一卷厚布放下,严严实实地遮住窗口,这才脚步轻盈地回到她经常坐的地方。随即一声轻响,一束灯光从喇叭形的纸筒中照射出来,并将整个房间披上薄薄一层朦胧的光线。这也使得她的房间一下子充溢了许多神秘感。借助那薄薄一层朦胧的光线,可以朦朦胧胧地看出李辛华所在的房间,是冀东地区敌占区某大城市一间豪华公寓。李辛华迅速移开摆放在桌上的小书架,从墙壁上扣开一扇小门,再从墙洞里取出一架机器。还有一只做工精巧的小键盘和一只耳机。李辛华熟练地将小键盘和耳机与那架机器连接起来,然后戴上耳机,便将一个小纸卷在桌上铺展开。她开始向八路军冀热辽军区发电报。这是她做为党的一名地下革命工作者在这个她战斗了二年的敌占区某大城市所发的最后一份电报。在她即将离开这里的前夕,她对领导她的杨书记说,她临走前就一个要求,那就是让她把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取得的情报用电报向八路军冀热辽军区发出去。杨书记答应了她。”

李辛华坐在讲台前中间位子,慈详的面容荡开欣喜的笑,她在认真地注视着冷铎。赵丹丹坐在稍后一些的学生中间,也向冷铎张开笑脸。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听冷铎讲一段革命故事,这令冷铎对下面要讲的情节更加信心十足,并且讲得神采飞扬。

冷铎有声有色地接着讲下去:“伴随着轻微的按键敲打声有节奏地响起,从李辛华耳机中隐隐地传出一片持续不断的电台发报的电讯声,有如一首美妙音乐在朦胧的幽暗中弥漫。许是房间里空气流动得不够通畅,夏日夜晚的燥热开始在李辛华那张文静俏丽的脸上,涂抹出几道晶莹透亮的汗滴。却又将李辛华正处于聚精会神中的俏丽面容刻录得一派青春光采焕发,朝气蓬勃。在朦胧的光线映照下,穿着乳白色娃娃裙装的李辛华娇艳的身体一半在亮处,一半在幽暗中。仿佛一朵美丽的白莲花,在那个夜晚悄悄地绽放。当李辛华用她娇好细长的手指敲打完最后一下键子后,她轻轻地摘下耳机放到电台旁,缓缓地长舒了一口呼吸,然后抬手从桌上拿起一条白色毛巾,轻轻地擦了擦脸上的那几道晶莹透亮的汗滴,接着青春娇艳的脸上徐徐地浮现出一层美丽的微笑。显然,她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满意,同时又感到自豪。她坐在那里不动,似在回味着一种甜蜜,同时也表示着她对自己此刻所在的地方有些恋恋不舍。沉寂中,门发出了一声细小的声响,有人将门轻轻地推开。李辛华身体略微动了一下,抬起右手举至右肩前,手心和手指朝向身后动了动。她在做一种无声的召唤。随着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响,一位更年轻一些穿着学生裙装的姑娘拎着一只红棕色皮箱来到她身后,伸手轻轻地握住了她的手。李辛华明白姑娘此时握住她的手所包含的内容,这便是一种通知,也是一种提醒,通知或提醒她该马上动手收拾行装准备离开这个房间了。在敌占区做党的地下革命工作,除非需要几名同志共同去完成某项任务,需要彼此间相互打个招呼,知道一下谁都具体地负责哪项事情,做好配合。但当其中哪位同志需要离开,具体地要去新的一个什么地方,即使是与她在一起工作的同志,彼此之间也是需要保密的。她们在接受一项新的任务时,往往都是由领导她们的领导直接下达,或者由特定的联络员通知。李辛华要在三天内随身携带电台赶到冀热辽十六军分区独立团报到,接受新的战斗任务,这是杨书记亲口向李辛华下达的。姑娘是前来帮助李辛华收拾东西的人。李辛华抬起左手,轻轻地拍了拍握在她右手上的姑娘的手,以此传达她知道了该马上动手收拾行装准备离开这个房间的意思,借此也向姑娘表达一下她对对方所做的提前告别。李辛华不紧不慢地直起身,在这位姑娘的帮助下,将电台等物品小心翼翼地在红棕色皮箱里放好。这部电台是李辛华从日军特务机关那里缴获来的,一直由她使用。眼下她所在的冀东地区敌占区某大城市正处于八路军大部队包围之中,不久将成为解放区。而杨书记那里还有一部电台。现在她有了新的任务,要随身带走这部电台。从那之后,李辛华开始踏上了又一个新的战场,到东北鞍山来,营救苦瓜岭矿山矫正辅导院日本关东军关押的数千名劳工……”

其实冷铎不过是将李辛华向他和赵丹丹讲述的过去一段革命经历用他还带有童音的声音复述了一遍,但大家听起来,觉得非常有趣。

李辛华一直在认真地听着冷铎讲故事,当冷铎讲完,她开心地笑了。李辛华高兴地为冷铎拍起巴掌。全校师生都为冷铎讲述的精采故事拍起巴掌来。

赵丹丹夹杂在学生中,一张脸则笑若如花。她也不断地为冷铎热烈地拍起巴掌来。

文艺节目表演结束后,冷铎讲革命故事的表演获得一等奖,赵丹丹跑上讲台,先向冷铎敬了一个少先队员的礼,接着将怀抱中的一束鲜花献给了冷铎。冷铎也向赵丹丹还敬了一个少先队员的礼,接过了鲜花。赵丹丹朝冷铎甜甜地笑着,冷铎也朝赵丹丹甜甜地笑着。十二岁,两个人都进入少年,心里多少都懂得了一些彼此相互喜欢。如果说班主任老师把他们两个人安排坐在同桌,是他们从小不断地走到一起去的缘分,而李辛华向他们两个人讲述的革命故事,则又不断地增进他们之间的友情,滋润着他们少男少女内心的情感,并使他们一对少年男女的情感不断地飞扬起来。冷铎热爱着赵丹丹的妈妈李辛华,随即也把赵丹丹也热爱上了。赵丹丹则把冷铎视为她的知己。

晚上赵丹丹约冷铎到她家,与她一同做作业。辛辛华住里屋,赵丹丹独自睡外间屋。李辛华出来进去,都要经过赵丹丹的房间。冷铎与赵丹丹面对着面坐在一张四方木桌的两侧。两个人做作业中,时常抬起头来,相互对视一眼,笑一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