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岁至六十四岁(丁丑至甲申),丁丑秋季,上海四郊已在抗战,我们住在乡间,尚无所闻,临危即时,匆忙逃出,所有书籍、衣服、器具、食物、药品等,完全牺牲,此时已无历程家,我一人住在外甥女家乔馥玖处,(即上海泰兴路五三八弄三号)后来彼处避难的人多,屋小不能容纳,张嘉寿为我设法租住别处。(乔馥玖即张嘉寿之妻)那时各地方避难的人都集聚在上海,房租及物价飞涨,嘉寿个人之力不能负担,但几个朋友共同帮助,后来帮助之人逐渐减少,难以维持,仅靠张嘉寿、张竹铭两人照顾。那时我妻住在尚贤妇孺医院,仍带病服务。后来他病势逐渐加重,蒙该医院念她往日服务之勤劳,特别优待,许她住院养病,不收一切费用。我也陪她同住医院,经过长久的时间。(此段所说,皆在八年抗日战争期内)
六十五岁至七十岁(乙酉至庚寅),乙酉春季,我妻因得乳癌症,殁于上海东湖路尚贤妇孺医院。她自甲戌年得得病至临终,经过十年之久,别人患真乳癌,(乳癌有真假之分)不过三四年即死,从来没有活到十年者,因为她在病中常做修养工夫,增加身内抵抗之力,所以寿命多延长了六七年。我们无家庭、无子女,全靠亲气朋友等共同帮助,料理丧事。妻死后,我离开尚贤医院,和张嘉寿等同住在东湖路浦东中学内。乙酉年冬季,迁移到上海铜仁路二五七号史剑光家中。(以上在抗战胜利之后)己丑年冬季,由铜仁路史剑光家迁移到上海华山路一四六一弄六号张竹铭医师家中。(以上在上海解放之后)
七十一岁至七十三岁(辛卯至癸巳)已往,我常常代人家做世俗应酬文字,或为讲解历史、国文、哲学,以及仙学上的修养法、医学上健康法之类的书籍,实际上等于家庭教师,但不拿薪金,只由他们照顾我的生活。外甥女乔馥玖屡次劝我年老体衰,不宜再费脑力做文字工作。当时我尚不注意此话,到了七十岁后,自己感觉有时用脑过度,即头痛心跳,眼昏耳鸣,胃病大发,始信她劝我的话不错。遂于辛卯秋季,一九五一年八月十五日,由上海华山路一四六一弄六号张竹铭迁移到上海泰兴路五三八弄三号乔馥玖家,闲住两年。但若从此无所事事,仍然销磨老年有限的光阴,亦非素愿,所以仍想做我的文字工作。杭州中医师胡海牙,于庚寅年冬季,请我讲过古医书《素问》、《灵枢经》,本年四月,他又写信邀我来杭,共同研究针灸科书上高深的学理,预备编辑针灸学辞典,因此由上海来杭,住在胡家。后来省政府秘书厅有一位同志晓得我对于中国古代学术颇有研究,尤其对于《道藏》全书曾经用过三年心力,而且我的资格又和中央所规定的文史馆馆员资格相符,他就把我的名字提出,经审查委员会通过,由省政府正式聘请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之一,为工作上便利起见,因此我的上海户口迁移到杭州。
一九五三年十月二十八日即农历癸巳年九月廿一日
陈撄宁写于杭州市银洞桥廿九号慈海医室”
又据李养正先生所写《论陈撄宁及所倡仙学》一文,陈撄宁先生一九五三年后经历如下所述:
“一九五六年秋,沈阳太清宫方丈岳崇岱等创议成立中国道教协会,陈先生被邀请为筹备委员之一,并于初冬之际,到北京与诸名山宫观代表磋商成立中国道协事宜。
一九五七年四月,陈先生七十七岁。第一届中国道教徒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陈先生由于胃溃疡卧病于杭州,未能亲自与会,但大会仍选举先生为副会长兼秘书长。
一九五七年冬,先生至北京,住中国道协所在地白云观。当时中国的“反右斗争”正如火如荼的开始进行当中,陈先生幸而未被卷入其中。
一九五八年,陈先生被政治协商会议吸收为列席委员,参与议政。
一九六○年,陈先生担任政协委员职务。时年八十岁。
一九六一年,陈先生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并于是年成立道协研究室,推动道教研究及培养道教知识分子的计划;此外,也创办了《道协会刊》以及道教知识进修班。如上的一些举措,对于日后中国道教的发展,皆产生极为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一九六六年,中国爆发了所谓“文化大革命”运动,宗教信仰自由不仅遭到否定,宗教徒亦被视为“牛鬼蛇神”,中国道协因而被迫停止运作,陈先生于文化大革命期间,虽未遭受残酷的批斗及折磨,但对于时局,却有百般的忧思、困惑及不解,终而由此抑郁成疾。
一九六九年五月廿五日下午七时,陈先生因肺癌仙逝于北京医院,享年八十九岁。”
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就算以他的经历作为yy小说的素材也是卖点多多,何况如此真实的经历让身为现代人又暗慕仙道的老吴无比仰慕,这让老吴联想起一位身影与古滇大地结下不解之缘的佛门泰斗虚云大师。
虚云(1840一1959)法名古严,又名演彻,字德清。湖商湘乡人,俗姓萧,出身官宦人家,十九岁逃离家庭,披剃于鼓山涌泉寺,行脚天涯,巡礼名山,遍学经教,参究禅宗。四十三岁发愿朝礼五台山,数年间,进川入藏。越雪山至缅甸、印度、锡兰朝礼佛迹,历尽艰辛。曾结茅潜修于终南山等处。以定力、苦行、坚忍著称。一身兼祧禅宗五家法脉,中兴云门宗,延续沩仰、法眼二宗。曾重兴云南鸡足山祝圣寺、昆明西山华亭寺(改名云栖寺)。曹溪南华寺、乳源云门寺、云居山真如寺等巨刹,创立鼓山佛学院培养僧徒。重振禅宗祖风,制定丛林清规,率众参加劳动,农禅并举。德高望重,归依弟子达百万众。1953年被推为中国佛协名誉会长。若有《楞严经玄要》、《法华经略疏》《圆觉经玄义》等,后人辑其语录偈颂为《虚云和尚法汇》、《虚云和尚禅七开示录》等行世。门人有佛源.一诚、定慧、本焕、传印、净慧等。
知行合一,流芳百世!
可惜,先是老吴的父亲因肺癌过世,仅在世短短四十九年;接着老吴于丹道修炼无所收获;最后老吴意外读到陈撄宁遗嘱,当读到:“若象这样周身是病,拖延岁月,又使他人受累不浅。所以我不想长寿,只希望死时没有痛苦而已。”一段,由于老吴父亲当年患肺癌治疗时,其间承受病痛折磨惨烈状况每每萦绕心头,于是乎心中那修炼仙道的信念轰然倒塌:长生不死果然是痴人说梦,白日飞升成了美丽谎言,自此转变为疑仙之人。
ps:2008.5.17夜1:27初稿,大部分传记内容转自大江东道学内丹文化网――道纪玄览,感兴趣的朋友自己去找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