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庞朴作品(黄帝与混沌三)黄帝与混沌_股痴在1997年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10.庞朴作品(黄帝与混沌三)黄帝与混沌(1 / 1)

10.庞朴作品:黄帝与混沌(三)黄帝与混沌

沿着上述的路数前进,很自然就会出现司马迁《五帝本纪》中的黄帝,以及我们今天“炎黄子孙”心目中所崇敬的黄帝。这是不待赘言的,也是人所共知的。

对於有打破砂锅癖好和刨根问底根性的人来说,更有兴趣的也许是反其道而行之,倒转回去,探究一下作为天帝的黄帝,是否还有自己的蓝本;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天帝神话并非最早的神话,从而,天帝黄帝也许会有前身。

前人已经证明,黄帝就是皇帝,皇帝即是上帝。它不止于像後来所传的那样,同尧舜等并列为五人帝一员,也不止於和青帝赤帝等比肩为五天帝一尊;它早先本是至高无上、统管天庭的上帝7(7参见《古史辨》第七册上编、中编考证)。《墨子.贵义》篇里就曾说过:“帝以甲乙杀青龙於东方,以丙丁杀赤龙於南方,以庚辛杀白龙於西方,以壬癸杀黑龙於北方。”在这个五方天帝说的雏型中,四色龙正是後来的四方帝,主角“帝”也正是後来黄帝的前身。这一点,《孙子》的“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8(8《行军》)和《蒋子.万机论》的“黄帝之初,养性爱民,不好战伐,而四帝各以方色称号,交共谋之”诸记载,都可佐证。

但上帝与下帝对应,是下帝在天上的投影和护法;因而也不可能是最早的,不会早於人间出现较集中的首领以前。我们应该继续往前寻找,看看更早的黄帝,是什么样子: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1(1《庄子.应帝王》)

这里的南海帝北海帝和中央帝,有人之情无人之形,较之上述的能征善战的诸帝,理应更早一些。他们的奇怪名字,或亦足标志其古老性。只是倏、忽这样的名号,为他处所不见,也许是庄子生造的。浑沌二字,倒是所在多有,但它与中央之帝,能有甚麽内在的关?

按浑沌又写作混沌2(2《白虎通》)、浑敦3(3《山海经》、《左传》)、混屯4(4《风俗通》)、混沦5(5郭璞《江赋》)、浑沦6(6《易纬乾凿度》)、浑敦(吴按:氵敦)7(7《酉阳杂俎》)、浑敦(吴按:日敦)8(8《演繁露》)、□(吴按:亻昆)□(吴按:亻屯)9(9《集韵》)、浑仑10(10《说文通训定声》)等等,有圆浑、质朴、敦厚、醇粹、温纯、昏懵、混浊、无分、元始等等含义。庄周先生“寓言十九”,读他的书不能太当真。中央之帝为浑沌,也许只表示他所设想的宇宙生成的一个阶段,更大的可能是意味着他所标榜的主观精神的一种状态。如果是这样,这则寓言只需当作哲理去理解便了。

可是事情常有似是而非者。庄子还有另外一条写作守则叫“重言十七”,即借重长老之言来宣传自己的主张。他这个“中央之帝为浑沌”,便不简单是寓言,它还保存了一条有关黄帝的古老神话,比我们以上所见都更加原始的神话。

此神话具见於《山海经》:

天山……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11(11《西山经》)

这位浑敦的大神帝江,在另外一则传说中,也出现过: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德,丑类恶物,顽嚣不友,是与比周。天下之民,谓之浑敦。12(12《左传.文公十八年》)

浑敦当然即是浑沌,遗憾的是没有直说他是中央之帝,而另有帝号曰江、鸿。帝江和帝鸿,注经者(贾逵、郑玄、杜预、毕沅等)都断定为一人;因为江、鸿原本同音(《说文》:"鸿,从鸟,江声")。按鸿亦写作,蒙鸿洞,皆谓未有天地之时的混沌状态13(13见《淮南子.精神训》),也都是浑敦的音变。不同的是,《西山经》的帝江浑敦,就其圆浑之形而言;《左传》的帝鸿浑敦,就其昏懵之性而言罢了。但待到《神异经》里,这两种叙述法就合一了:

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熊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往(?),有腹无五脏,有肠,直而不旋,食物迳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天使其然,名曰浑沌。1(1《西荒经》)

形性合一了,名字也对,稍感不足的是没有帝号;即使有了,也肯定不会是中央之帝。因为中央的称号,乃比较而言,显然要晚出。起先,他们只会有自己的私名;尔後,在比较中有中央与四方之分;更後,因五行观念之普被,乃有黄帝赤帝之类。

我们且先来看帝江或帝鸿,看看它是否中央之帝或黄帝的原名。《左传》在谈帝鸿氏时,是放在少昊氏前面,而少昊氏又排在颛顼前面。根据当时的传说谱系,帝鸿所在的序位,正是颛顼的祖父黄帝的位置;而且,这三代人的顺序,也正是神话五天帝中後三位(黄帝、少昊、颛顼)的次序。所以,历来注疏家都说帝鸿就是黄帝。按我们这里找出来的神话记录,还应该强调一句,黄帝就是浑敦、浑沌。

帝鸿浑敦就是黄帝,同《神异经》上怪兽浑沌住在昆仑的说法,也能接榫。因为各书多认为,黄帝是住在昆仑的:

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2(2《庄子.至乐》)

昆仑之丘,实惟帝之下都。3(3《山海经.西山经》)

吉日辛酉,天子升於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4(4《穆天子传》)

从怪兽的住址和黄帝的住址,似乎可以推定怪兽浑沌的尊号,也正是黄帝!

因此,可以相信,庄子说中央之帝为浑沌,也就是黄帝为浑沌;这一说法,不纯粹是哲理,也不简单是寓言,它还是一则古老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