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山海经》地理(“云南说”)_股痴在1997年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20.《山海经》地理(“云南说”)(2 / 2)

扶永发先生结论:“纵观全国,唯有云南西部可以完全满足,即北面有“冬夏有雪”(即终年积雪)之山,其西南有“炎火之山”(即火山)位于昆仑山旁,其西南又有“正立无景(影)”的寿麻国(在北回归线附近)。这三个自然条件,可以说是万年不变的东西,而只有在今日的云南西部地区,它们才相对集中的存在着。显然《山海经》记载的是云南西部远古时期的地理。”

“国家是由小变大的,这是一般规律。远古时代的中国所在地的今日云南省的西部地区,其面积与今日中国辽阔的版图比较虽然显得十分狭小,但却符合国家由小逐渐变大的规律。那种以为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泱泱大国的观点显然是不合事实的。”

吴按:《神州的发现》共出版三个版本,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书中有很翔实的地理考证(而且还有实地考察内容,云南省的西部地区居然与经文很吻合!),此处不一一复述。

内容简介

《山海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地理书。几千年来,学者对它做过多方面的研究,但都是众说纷纭,未能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神州的发现》一书是作者多年来研究《山海经》的一部考证性的历史地理著作。通过《山海经》研究,作者认为商初年以前的中国是在云南省西部的横断山脉地区。也就是说,滇西地区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原始发祥地。这就打破了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黄河中下游的传统观点。

《山海经》是一部地理书。《神州的发现》作者结合现代地理学和地图学的知识研究《山海经》,是在这一研究领域上的一次的突破。其方法是科学的,结论是有说服力的。

本书于1992年初版,1998年再版。出版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这次第三版在前两版的基础进行了部分修订和增补。

神州的发现:《山海经》地理考(92年1版1印2000册238页)地理类扶永发著云南人民出版社

神州的发现:《山海经》地理考修订本(98年2版1印6000册371页)地理类扶永发著云南人民出版社

神州的发现:《山海经》地理考三版(2006年三版423页)地理类扶永发著云南人民出版社

转载:推荐一本解读《山海经》的书----《神州的发现》(作者:wiphone百度贴吧-轩辕剑吧)

1989年,云南省测绘局高级工程师扶永发利用自己多年的航测、编绘与地名普查方面的知识积累,长期研究古地理书《山海经》后,重新审视了炎黄文化并提出:黄帝诞生地―――轩辕丘在云南省西部的横断山一带,即北纬23°以北,东经101°以西的纵谷地带,就是今日的云南滇西怒江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境内的金顶镇驻地文兴,并于1992年出版了《神州的发现―――(山海经)地理考》一书。以全新的视角与方法,得出了这个全新的观点。

一个测绘工程师结合自己多年的地理知识、野外勘测、资料研究等方面的积累,用前人未曾使用过的地图学知识,用“以水定山”的方法去解读中国古代的“第一奇书”《山海经》是很有勇气的,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扶先生十分熟悉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地理,将《山海经》记述的地理全部搬到古代的云南来考证,从总体到具体山水都能找到与之相对照之处。他还运用地图比例换算出《山海经》中“里”的长度,以他的尺度看《山海经》里的距离,也与今日之实际距离大体相近。许多地名还能与《山海经》中记述的相同相近。如《山海经》中大人国中有磋丘和波谷山,而在滇西的弥渡县寅街乡就有相对应的两座小山;按《山海经》记述,在相符的地点剑川县与丽江县交界的老君山第二峰处,真的就有一座钟山。长脚国邑所在地,今名长脚寨;西王母所居的玉山,今名为玉狮山;黑水所出地附近的大玄山,今名大黑山;蚩尤之死地枫木,今名枫木桥;太子长琴所居之山,今名太子雪山等等……

扶先生在解读“天书”《山海经》的地理中还发现古昆仑山并非在今日的中国西北或北方的黄河流域,更不是指今日新疆西南界塔里木河源头处的喀喇昆仑山,而是指今日云南西部横断山脉地区即今日滇西的纳溪河(原名达旦河,在宾川县境内)和毗雄河――苴力河以西、云县县城以北、高黎贡山以东,金沙江以南的地区才是古昆仑山的范围。由于古昆仑山的探出,为西王母故居的定位创造了条件。经扶先生实地考证,也找到了西王母居住的玉山及其“穴居”之山洞,即今日兰坪县河西乡玉狮行政村境内的玉狮山。

扶先生对《山海经》的地理研究还进一步认证了书中较集中记载的历史为大禹及“五帝”时代的历史。“黄帝战蚩尤是黄帝时代的重大事件。此事件在《山海经》中的记载确实具有神话性,黄帝与蚩尤的战地在今日滇西的巍山境内。今巍山县庙街乡添泽行政村的枫木桥(村)处,即为蚩尤之死地(在巍山县城北面约7公里处)”。同时,还求证了“黄帝”(帝喾)之墓是在今日的弥渡县境内弥渡坝子南部的西南山中(古时称为狄山、岳山和汤山)亦即在今寅街乡西部毗雌河流域的山中。

扶先生的《神州的发现―――(山海经)地理考》一书引发了后起的现代学者们能从神话与巫妄的背后,挖掘出华夏民族发轫的新貌与谱系,可以说是一个标新立异之说。

这震撼人心的发现并非痴人说梦或哗众取宠,而是充分地根植于事实的沃土之上。

从震惊世界的5.3亿年前的澄江“三叶虫”到被誉为“世界最大活态侏罗纪公园”的禄丰恐龙;从中国最早的古人类―――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到“中国西南文明最灿烂表征”的古滇国青铜文化……这些都说明了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明的某一特定时段的典型就在云南,轩辕黄帝的故乡在兰坪金顶这一学术观点,也并非空穴来风。

2008-07-10-21:52

云南概况

云南简称“云”或“滇”,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横贯南部。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1%。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毗邻,北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隔江相望,西北隅与西藏自治区相连,西部与缅甸唇齿相依,南部和东南部分别与老挝、越南接壤,共有陆地边境线4061公里。

云南省号称“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和“药材之乡“的美誉。

【海拔】

云南省地势北高南低,海拔相差大。南部海拔一般在1米,北部在3000-4000米之间,全省最高点-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东部为云贵高原,地形渐趋平缓,最低点-红河出境处河口海拔76.4米。

【自然资源】

植物: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不仅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植物种类,而且还有许多古老、衍生、特有的以及从国外引种的植物。在全国近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有1.8万种,占全国总数的一半还多。

矿产:全国162种自然矿产中,云南目前已发现可用矿产150余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93%,其中保储量的潜在价值可达3万亿元。按潜在价值计,燃料矿产约占40%,金属矿产占7.3%,非金属矿产约占52.7%。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92种,矿产地2,700处。在保有储量矿产中,有13%的矿种居全国前列,2/3的矿种在长江流域及南部地区占重要位置,其中居全国第一的矿种有锌、铅、锡、镉、铟、铊、蓝石棉等。

水资源:云南省雨量充沛,河流湖泊众多,多年平均产水量2,222亿立方米,加上过境水量1600亿立方米,两项合计人均拥有约1万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拥有量的4倍。丰富的水资源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并且成为最大的能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