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反思(疑仙录 .上古历史卷结束)_股痴在1997年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尾:反思(疑仙录 .上古历史卷结束)(1 / 2)

前面老吴用了近乎天量的网络文章做为证据,搜索--筛选--复制--粘贴取巧抄袭,无耻卑鄙,为复制过程中没有留下出处的文章向作者致以深深的歉意。

上面杂七杂八的罗列了十五条貌似证据的“证据”,读者可自行辨别。因为有了网络,收集资料才会如此简单,但我们可以由此判断出事实的真相吗?

吾中华神仙之历史细究起来犹如《山海经图》中所画之怪兽,奇特而狰狞,虚幻而可怕,或可以静坐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杂念与之较高下。

“古神州”是否在云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拓展开思路,究其根源,而不是沉醉于约定俗成的所谓定论!如果不思进取,中华民族的将来必定不能更上一层楼。

我们需要考虑道教炼丹术与中国古代青铜冶炼的因果关系,巴蜀.滇(云.贵.川)古巫术与道教理论的内在联系

现今介绍云南之书籍,开篇必会提及庄“入滇王滇”,然观张贡新《滇史散论》(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1版1印500册)一书p89页有驳斥此观点的论文:《论云南不存在所谓楚将庄入滇王滇开滇的历史事实》,有兴趣的朋友可自己找来看!

老吴曾经猜想广汉三星堆或许就是中国夏朝之所在,与中国商朝是两个并行的朝代,有各自的历史.文化.科技,到了春秋战国时被篡改.同化.混淆,这仅仅是猜想而已,没有证据。如果此说成立,许多关于中国上古史的疑惑或许就迎刃而解了

中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孕育了战争进取变异型古文明,而中国西南三江并流区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却孕育并保存了进化缓慢的迟缓型古文明(古文明化石)。

从黄帝到《山海经》,从夏朝的缺失到广汉三星堆考古的惊天发现,从殷墟.三星堆青铜器铅同位素异常到滇东北的铜矿资源,从《蜀王本纪》到《西南彝志》所记载的万年彝族文化传承,从甲骨文到古彝文.东巴象形文字,从殷墟贝币.三星堆象牙到古南方丝绸之路,从《夏小正》到彝族十月太阳历,从《圣经》伊甸园到云南“古神州(昆仑)”或许有的地方牵强附会,但有不少证据很难推翻,而这些并非最终结论,仅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附录1:

关于庄入滇的疑惑

□胡本有

关于战国时庄率众入滇一事,司马迁在《史记》里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载:“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将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庄者,故楚庄王苗裔也。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从其俗,以长之。”

通过这一记载我们知道,楚威王时,庄奉命率军沿长江西征,一路攻克了今四川省和贵州省的部分地区,一直打到了今云南省的滇池一带,并将滇池附近地方“以兵威定属楚”。就在庄正要归国向楚王报功时,恰逢秦军攻入巴、黔中郡,因回国的道路被秦军阻断,于是庄便拥兵在滇池一带自立为王。不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据《史记秦本纪》及《资治通鉴周纪》载,秦军攻占巴、黔中是在公元前280年,定巫郡、黔中为黔中郡是在公元前277年,故与此段时间相近的楚王应为楚顷襄王而非楚威王。

由于《史记西南夷列传》载明了庄是楚国将军,其率众入滇也是楚王所派遣,所以后代的一些史书包括云南的许多地方志书在提及庄其人其事时,也大都持此种说法。然而,笔者在翻阅了部分古代典籍后,却对庄的身份以及其入滇的历史背景越来越感到疑惑。

据《荀子议兵篇》载:“然而兵殆于垂沙,唐蔑死;庄起,楚分而为三四。”《商君书弱民》也言:“唐蔑死于垂涉,庄发于内,楚分为五。”《韩非子喻老》则说:“庄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吕氏春秋介立》也提到“庄之暴郢也。”从以上四书的记载可以看出,庄不但不是受命于楚王的将军,相反,庄却是专门和楚国统治者作对的起义军领袖。通过这些记载还可以看出,他领导的这次起义暴发的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301年楚军在垂沙(今河南省唐河县内)被秦、齐、韩、魏等国联军大败,大将唐蔑阵亡之后。而且,起义军规模浩大,声势夺人,曾搅得楚国四分五裂,一片混乱,甚至还打到了楚国的国都郢(今湖北江陵)。

另外,《吕氏春秋异用》载:“跖与企足(即庄)得饴,以开闭取楗也。”

贾谊在《吊屈原赋》中说:“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为廉。”包括《史记游侠列传》中也说:“跖、暴戾,其徒诵义无穷。”这几处的记载都把庄与春秋时著名的奴隶起义领袖盗跖相提并论,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庄是农民起义军领袖而非楚国将军。

笔者认为,上述几部典籍中关于庄其人的记载应当是真实可信的。首先,这些典籍的成书年代都早于《史记》的成书年代,而且荀子、韩非子、吕不韦、贾谊等人或为一代大师,或为著名人物,他们生活的年代有的与庄同时,有的接近庄,因此他们在记述庄其人时,不大可能信口妄言。而司马迁撰写《史记》时距庄其人其事达两百年之久,他收集的资料的可信度如何尚待商榷,仅从他在《史记游侠列传》中又将庄与盗跖相提并论,即可看出他关于庄的记载就是前后矛盾的。

其次,按上述几部典籍以及《史记》、《资治通鉴》等书的记载,庄活动的时间大约是在楚怀王末期和楚顷襄王时期。但是,此时的楚国早已不是昔日问鼎于周、称霸诸侯的强国了。据史料记载,楚国自怀王以来,由于国君的昏庸,楚国国政逐渐被以上官靳尚为首的旧贵族所左右,这些腐朽无能的旧贵族把持朝政,谗害贤良,弄得楚国国势日衰,导致楚国在同秦国以及齐、韩、魏等中原诸国的战争中连连大败,损兵折将,失地辱国,连楚怀王也客死秦国。到顷襄王时,甚至连国都郢也被秦军攻占,祖先的陵墓也被秦军焚毁,这个昔日的南方大国至此已是疲弱不堪、苟延残喘。从常理来看,当时的楚国遭遇如此困境,是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再派重兵去远征西南边地的。因此,《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关于楚王派庄率军西征至滇池一带的记述,当是一种错误。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庄并非战国末期的楚国将军,而是当时楚国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其率众入滇也不是受楚王所派遣。当时的情况应该是,由于楚国在同秦、齐、韩、魏等中原诸国的战争中连连失败,不但丧师失地,而且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必然激起广大人民的反抗情绪。庄正是在这种时机之下,率众起兵造反,并很快形成一定的规模,并且曾搅得楚国四分五裂、一片混乱,给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只是后来在统治者的四面围剿之下,终因寡不敌众,只好率领起义军沿着长江向楚国统治力量薄弱的西南方向转移,在突破楚军的重围之后,到达了滇池地区,并征服了附近的土著部落,最后在滇池一带拥兵自立为王。

当然,这只是笔者对庄率众入滇一事的一管之见,其真实情况是否如此,还需要史学家们去研究考证。(百度知道.庄入滇/quesl)

附录2.

庄(生卒时间不详)约生活在公元前243年至公元前262年间,史载系“楚庄王之苗裔”,楚国将军。战国时期,中原七国争雄,后来,秦国逐渐强大,在与秦国的争夺中,楚国日渐处于下风。为巩固西南后方,楚顷襄王时,欲向西南地区拓展,遂使将军庄率领一支数千人的队伍,从楚国国都郢出发,选择“济湘沅以南征”的路线,由今湘西进入贵州地区且兰、夜郎,再沿今滇黔路进入滇池地区。其时,当地的“靡莫之属”已在滇池周围开垦了大片肥沃的田地,并建立了“滇国”。庄及其部属用武力降服了滇国,使其归附楚国。滇国臣服后,庄欲率兵回楚国,适逢秦国占领了巫、黔中之地,归路被阻。庄遂回到滇池地区,成为滇王,即史书记载的“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庄作为有史料记载的内地第一个开发云南边疆的历史人物,把楚国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带到滇池地区,加速了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秦、汉时期在云南设置郡县创造了条件。

关于“庄王滇”,史学界尚有争论,关于庄生活年代(一说在楚威王时,一说在顷襄王时)、入滇的路线、身分(一说为将军,~说为盗贼,一说为农民起义领袖)等,尚有不同说法。但“庄王滇”之说在云南历史上影响较大。许多史籍将云南人定为“庄苗裔”,历史上云南人亦常自称“庄之裔”,故将其作特例入传。(百度知道.关于盗跖庄的生平?/queslfr=qrl)

附录3.

问题:

据网上说,1991年,美国华盛顿《国家地理》十月第180卷第4号转载1491年哥伦布时期美国印第专号上介绍了在莫哈克河奥次顿可村易洛魁人保存的两张彩色鹿皮画《轩辕酋长礼天祈年图》和《蚩尤风后归墟扶桑值夜图》.在中国,1992年在祖家湾古墓群中发现一墓穴内有两幅石刻,拓印下来一看,其图案是《轩辕酋长礼天祈年图》和《蚩尤风后归墟扶桑值夜图》。

最佳答案

没事偷着乐回复

1991年10月美国华盛顿《国家地理》第180卷第4号(期)上刊登约瑟·布鲁洽(josephbruchac)的文章《奥次顿哥》,描写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前在奥次顿哥村居住的美洲原住民伊洛魁人的日常生活。文章配了六幅插图,是插图画家杰克·温如(jackunruh)1991年的插图作品。该文一共配了六幅图。

其中的两幅被一些中国学者称作《轩辕酋长礼天祈年图》和《蚩尤风后归墟扶桑植夜图》,并拿来当作中国人是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的证据。

比如在“艺术中国”网站上有一篇作者不详的《关于美洲文明的探讨》的文章,里面写到:“这两幅图画了些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提示了易洛魁人是中国轩辕黄帝的裔胄《轩辕酋长礼天祈年图》的上方画的是位于二十八宿星空中央的填星(土星),又叫轩辕星。这个轩辕星是轩辕氏的图腾徵帜----天鼋龟,即帝龟黄龙。它“头对天山,尾向东南,四足定四方”。这是源于黄帝打蚩尤时的故事。黄帝打蚩尤时蚩尤作大雾3日,黄帝大军不辨南北,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这时军师风后献计:“将天鼋军旗之天鼋头对天山指南北,尾向东南,四足定四方。”甲骨文出土之后人们见到了这种指向的龟,黄帝打蚩尤的传说故事由此得到了印证。再考证这幅《轩辕酋长礼天祈年图》,我们可以看到这与黄帝打蚩尤时的传说事故如出一辙。所以说这无可置疑地说明了这是轩辕氏的族徵。在遥远的美洲有这么一个部落的族徵竟是中国黄帝轩辕氏的族徵说明什么呢除了说明他们就是中国黄帝轩辕氏的后裔还能说明什么呢?

“《蚩尤风后归墟扶桑植夜图》画的是蛇图腾的蚩尤主持夜间的更辰时间。蚩尤头上为炎帝的椎形五联冠,冠上为篦形轩辕日历轮,上面有两个蛙(龟)形人;其下又有两个菱形符号,象征四时八节;又有两个“执手”,由风后由右向左推动,于是蚩尤奔跑起来;足下是日落的禺谷;右臂下垂,有两只阳鸟坠落,代表二更天已过;左臂高举,指向月亮;月亮中天,说明是三更子夜;双臂成太极s曲线,由右向左旋,为先天太极图,与天鼋图亦为先天八卦方位一致。《蚩尤植夜图》又证明了当时中国的炎黄两族已融合为一体。两图均为先天伏羲封时代的产物。以此二图作图腾的部落,不管他身居何方,他就是炎黄子孙!所以说在5000到6000年以前中国人到了美洲。

据我所知,首先这样命名这两幅插图的是美术家王大有和他的研究伙伴宋宝忠。在他们写的关于美洲文明起源的文章的西班牙文版(刊登在《今日中国》2004年3月号上)里印有这两张图。另外它们也收在王大有编著的《龙凤文化》一书中,解释也是这样。

我在网上搜索有关资料,竟然找不到对这两件所谓证据的反驳文字。见到的都是相同理论的反复转载。可见在国内媒体上,这种说法颇有市场。几年前当我从报上读到说美国的伊洛魁人部落中发现了中华先人的族徽,也曾为之激动。但是因为不知道其出处,一直没有认识到这是一个骗局。

最近想到找出该刊物,才发现所谓鹿皮上的族徽,其实是彩色插图。我给原文作者发了电子信件,收到他的回信并征得同意翻译有关部分如下:

“我在《国家地理》1991年10月号中的文章中的插图并不是(原文not大写)古代的或者神圣的物品。那是1991年由《国家地理》插图作者jackunruh所作。他是白人,不是莫霍克人。这些插图‘建立在’莫霍克文化的内容上,但83页上的那张图尤其是画家的想象,根本不能反映伊洛魁人图画的特征,无论是现在的海事古代的。这些画都是jackunruh的想象。

没有画在鹿皮上的这类‘文件’世代相传。

据我所知,古代莫霍克人没有在鹿皮上制作这类图画的传统。

他画的乌龟仅仅反映了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全世界的乌龟壳都有十三块大板和边缘上的二十八块小板。有的时候人们把这个跟一年中有十三个二十莫霍克人的文化中为什么有乌龟形象。查了一下了解到,莫霍克印第安人创世纪中讲的是天上掉下来一个孕妇,落在海里的乌龟上,这就是人类开始。乌龟也承载万物。

王大有,宋宝忠还有其他学者这些年致力于太平洋文化研究,力图证明美洲文明的源头是中国的轩辕文化。且不说他们的许多说法牵强,难以服人,单说利用两幅当代的杂志插图当作中华先民拓荒美洲的证据,还说那是部落保存之物,是轩辕黄帝的族徽,这本身就很滑天下之大稽了。

更可气的是在介绍这两幅画的时候,他们的行文方式给人的印象是原来的文章就是介绍莫霍克的这个伊洛魁人村落发现这两件文物的。其实原文写的是哥伦布来美洲前印第安人的日常生活。

第三可气的是国内媒体的编辑们对这类耸人听闻的所谓学术发现不加审查,帮助谬论流传。国内外语院校大都会有《国家地理》,查一查应该不费什么力气。

美国法庭上证人的证言,只要有一句被证明不实,这个证人说的别的话都将被陪审团打问号。请问王大有们,你们关于中国人是美洲人的祖先的其他证据,究竟还有多少是自己异想天开弄出来的?(找两幅历史图片爱问知识人/b/lfrsy02)

附录4.

“短路”与“断路”之间

――我们需要怎样的批评?

王立

姜岩先生在《水下古城可能是世界文明源头》一文(地址:/article/l)中引用了我的一些意见,使我结识了许多新朋友。

姜先生在文章开头再一次声明:“前不久,我发表《云南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一文时,就在文章开始就声明这仅是假设,不是论文,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拿论文的标准来要求。因此,我在这篇文章的一开始再次声明,此文纯粹是假设,仅供朋友们吹牛时一笑而用,与学术论文没有任何关系,谁要是再来抬杠,那纯粹是别有用心了:)不过我还是要感谢这些朋友,因为他们把我当学者看。另外,我也声明,我不是什么极端民族主义者,当然世界文明源于中国我会很自豪,但不源于我们我也很坦然。其实马列主义并不是中国的土特产,我们不是仍然把它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吗?”可是,在一片鼓励声中,有两位网友的评论有些无视上边的声明,显得格外扎眼。兹录于下,以便分析。

第一位(下文称张先生)的评论如下:

馨罄居士全发表于2006-07-0812:57:49ip:210.51.38.*

文章得不。然很。

因:“1.您的评论被审核后才能发表;”,所以,只能扼要的一些基本的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