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一次交锋_铁老大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章 第一次交锋(2 / 2)

陈六湖把每个人都扫视了一遍,这才清了清噪子,缓缓道:“同志们,蜀官非出事,确实是我们事先没有料到的,搞得我们比较被动,下面议论纷纷,也是正常的,蜀官非毕竟分管多经工作这么多年,开发了这么多项目,经手处理了这么多资金,但蜀官非到底有多大的问题,牵涉多少人,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不能事先在这里下结论,也不能出了一个蜀官非,就洪洞县里无好人,把我们几级领导班子都搞得灰溜溜的,凭什么?”

说到这里,陈六湖又站起来大声道:“蜀官非一个人,并不能代表银都局,银都局的绝大多数干部是廉洁的!蜀官非也不能代表银都局的‘半壁江山’,他要算半壁江山的话?那还要我们这些人干什么?把多经处都撤了,银都局照样要生存,要发展,一个蜀官非出了事,没有什么了不起,客观存在嘛,胡长清,成克杰被枪毙了,江西,广西不是照样要发展?蜀官非出了事,我们的多经处就完蛋了?我不相信,银都局没有这么可怕!我们的多经工作还要大力发展,趁势而上,你一个东区检察院就要搞跨我银都局?没那么容易!”

陈六湖的脸上变得严峻起来,他就用这种犀利的眼神横扫了一眼大家,除了吴郑之正低着头在他的宝贝笔记本上记着什么,其他几个常委都在聚精会神的听他讲话,这种氛围,又让陈六湖心里感到了一丝欣慰,他又清了清嗓子,大声道:“所以,我不同意在什么事都还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就决定撤蜀官非的职,也不同意局里派什么工作组搞什么大清查,我们不要自己吓自己,自己把自己搞得草木皆兵,人家还没怎么动,我们自己就先乱了自己的阵脚。”

两位主要领导在具体问题上发生分歧,一个要派工作组,抓清查、抓整顿,一个不同意;怕大张旗鼓抓整顿,自乱阵脚;一个要撤蜀官非的职,一个又不同意。派有派的道理,撤有撤的理由,不派有不派的理由,不撤也有不撤的道理。大家面面相觑,谁也不好匆忙表态,会场上一度出现了比较尴尬的场面。

吴郑之缓和了一下气氛,招呼陈六湖坐下,以商量的口吻道:“工作组还是要派,派工作组一是为了抓整顿,二是为了抓教育,抓整顿的目的也是为了抓教育,多经处的问题这样多,不派工作组去,不一定能控制得住局面。”

陈六湖看了吴郑之一眼,也毫不退让:“我没有说不抓教育,我是说要缓派工作组,你在问题都还没有搞清楚之前,又撤职,又派工作组,不清楚内幕的人还真以为我们这里出了什么天塌下来的大事呢!”

“一次就受贿200万,这也不是一件小事啊!”吴郑之道。

“是不是小事,不是东区的人说了算。”陈六湖顶了一句

吴郑之又道:“就算他蜀官非受贿的问题现在不存在,他在外面和别的女人鬼混,还被人家抓了现场,这也严重违反党纪了,也不适合在这个多经处长的位置上了。”

“哼,”陈六湖一脸愠怒,从鼻子出了一口气,道:“你们要撤,就撤吧,你们要派工作组,就派吧,你们要把事情搞得满城风雨,就搞吧,我只说一句话,你们把职工的心搞散了,出了安全事故,你们负责!”

“撤一个犯了事的多经处长,怎么就会出安全事故呢?”吴郑之也火了,转过身,面向陈六湖,大声质问道。

“派吧,派吧,”陈六湖一边说,一边站了起来,转身就要往外走,嘴里又甩出一句话:“你们把事情搞得越大越好,搞得人心惶惶,人家就更高兴了!”

吴郑之也站了起来,据理力争:“撤掉蜀官非,表明局党委反腐败的决心,怎么会人心惶惶呢?”

“我已经说完了,”陈六湖走到门口,又回过头来道:“你们作好记录,把我的话记录在案,我说了,谁把事情搞大了,谁负责!”

“谁负责?我负责!”吴郑之一脸怒气,对着陈六湖道:“会还没有开完,你就要走?你也要听听大家的意见嘛,听听大家怎么说?”

陈六湖犹豫了一下,停下脚步,重新回到椅子上,不吱声了,吴郑之也把脸转向各位问道:“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如果没有意见了,我们就举手表决。”

看到吴郑之表态了,大家也不好再沉默了,田望生发言:“人家检察院大小也是一级组织,要相信人家,没有掌握一点证据,人家是不会乱来的。”田望生的话,模棱两可,他没有明确说,支持哪种意见,反对哪种意见,但听得出,他对蜀官非是不满意的。

柳斌也打了一个马虎眼,道:“如果蜀官非是真的是受贿了,那就该撤,如果只是怀疑,为慎重起见,还是缓一缓好!”

桑有财道:“不谈受贿,乱搞男女关系,还被人家抓了现场,这也不对,单凭这一点,他在多经处的位置上就不合适了。”

桑有财的观点倒是很明确。

“东区检察院的一面之辞,我们不能太相信,要有证据,没有证据,不好随便处分人啊!”刘朴实道。

显然,会场上出现了两种意见,吴郑之也一时不好下决心了。

有人又提议道:“想办法,先把他移交回来,我们自己查!”

还有人提议:“先移交,再清查,然后再考虑处分,这样合适一些。”

“你要移交,人家不肯,人家要抓大鱼,你怎么办?干等着?”有人打趣道。

“东区检察院能办这个案子?”王平摇了摇头,插话道:“肯定不行,他们办不下来!”他是总会计师,知道查案的难度。

“生崽的不急,你抱腰的急什么?”陈六湖也不生气了,面向王平,又补了一句:“人家要抓大鱼,信心不是很足嘛?加班加点,连看传达的都派上用场了,你怎么知道人家办不下来?”

会场的气氛出现了些许缓和。

“这哪是办案啦!纯粹是瞎扯蛋,看传达的能办案吗?能办案还去看什么传达?”桑有财道。

“人家是不是瞎扯蛋,跟你有什么关系?”陈六湖盯了桑有财一眼,他不满刚才桑有财的表态,借机揶揄道:“人家就是要抓大鱼,你就是一条大鱼,你等着,让人家来抓吧!”

“抓就抓,怕什么?”桑有财一脸不在乎。

“是啊,我们都比蜀官非大,”钟兴窝着一肚子气,颇为不满地道。“干脆把我们都抓去好了!”

“你就不能抓?”陈六湖道:“告诉你,你犯了事,照抓不误!”这时,陈六湖的心里好像又一点事也没有了,也许他要的就是这种议而不决的效果。

“真要抓,还是让李进抓,”田望生也望了陈六湖一眼,跟着打趣道:“李进抓我们,至少管饭。”

“李进管饭?”陈六湖正色道:“李进管饭的钱,也是我出,东区检察院抓了,不要我出一分钱,蜀官非在那里关多久,我也不会管他一顿饭。”

李进一愣,连忙问:“那陈局长的意思是不要我们去办理移交了?”

陈六湖看了李进一眼,没好气道:“你们暂时不去也可以,免得人家又说我们‘官官相护’,他们要抢,就让他们抢,他们有本事,就把我们都抓去,你就这样跟他们说。”

吴郑之知道,陈六湖现在说的还是气话,他也不想再跟他计较了,他就是这个“德性”,什么事都要人家顺着他的心意来,不符合他的心意他就会不高兴。可是,他为什么又不愿意李进他们去把蜀官非移送回来呢?是他真不想管蜀官非的事了?还是另有“隐情”呢?他如果真的跟蜀官非的关系撇清了,那又有什么必要不同意把他移送回来自己审理呢?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啊?陈六湖没有明说,吴郑之也不好再细问。

看到大家的意见都说得差不多了,吴郑之也收起了自己的黑皮绒面笔记本,把几种意见综合了一下,总结道:“那就这样吧,工作组还是派,清查的问题可以缓一缓,对于撤职的问题,现在有两种意见,一部分同志主张缓一缓,还有几位同志提出先办移交,把事情彻底搞清楚后再给予处分,我看也可以,重要的问题是要向全局干部职工表明局党委对这件事的态度,所以,整顿教育刻不容缓,一定要抓紧抓实,对于撤职的问题我们今天就不做表决了。”

说到这里,吴郑之停了一下,加重语气道:“不过,不撤职并不表示我们对这件事不重视,我的意见还是要抓紧时间把他移交回来,我们抓反腐昌廉的决心不能再动摇了,纪委要跟各处室、站段打招呼,凡是与蜀官非有经济往来的,特别是来路说不清楚的,一定要事先跟组织说清楚,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等到人家查清了,到时再说就晚了。对这个意见,大家同意不同意?”

“同意。”柳斌抢先表态。

“同意!”大家也都跟着表态了。

看到大家都同意了,陈六湖也就没再有吱声了。

李进补充道:“是不是划一个杠,规定一定的时限,要求各处室、各站段有问题的人要在一定的时限内说清楚,超过这个时限,纪委就按规定追究。这样,我们的工作才有一定的力度。因为上级早有明确规定,各级领导干部都不能收受下级或业务往来单位送的礼品、礼金和红包,收受了的必须按规定登记上缴。”

“对、对、对,应该这样。”吴郑之连连点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