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杨玉环婉转的道:“顺水人情?”念奴道:“就当念奴自不量力,讨这一份人情,若娘娘有什么吩咐,奴婢必然死忠。”杨玉环也非绝情之人,必竟有此地步,念奴也是功不可没,况人才难得,有她这一句话,将来必有用的着她的地方,便亲手将她抚起,道:“看她一眼无妨,皇上若有意,本宫不阻拦就是。”
杨玉环肯让步致此,已算是漠大的恩惠,念奴当然知足,连声称谢。杨玉环看她全手裹着崩布,不禁叹息:“江采苹可真不会疼人,牛贵儿,快去请太医来,可别伤了念奴这双妙手。”念奴道:“谢娘娘恩惠,奴婢贱手,不敢有劳,况有钟太医的绿林药,红肿已经退了。”
杨玉环眉头一扬:“钟太医,你是说刘华妃的贴身御医!”念奴点了点头。杨玉环心中一动,致于想法就不为人知了。念奴得杨玉环这一句话,无如吃了一颗定心丸,信心十足,买通了内侍高力士,让他在唐玄宗面前提及。
高力士未知唐玄宗心意,还不敢担承下来,忽听念奴说罢一计,才敢试他一试。这计非别,就是折下一条梅枝,献给唐玄宗,看他会不会想起曾经的梅妃江采苹,若唐玄宗有心,高力士便可趋机说辞,若唐玄宗视而无见,一切事情也就不必提了。念奴果然奇谋,屈作宫女,实在是折煞人才。
唐玄宗本就是多情种子,况梅妃当日口口声声说被冤枉,也疑其中的隐情,一见到梅枝,顿想起梅妃来,并在高力士面前提了一提。高力士趋机大肆替梅妃说情,竟将唐玄宗说动,命他来探梅妃。
高力士领旨到梅园,正见梅妃在那里观梅叹息,便咳嗽了一声。念奴装作不知,说道:“娘娘,你看谁来了。”梅妃看是高力士,心中一乐,忙道:“高常侍,我自别圣驾以来,久无音问,今日甚事,有劳你来?”
高力士道:“皇上今日睹物思人,十分思念娘娘,特差奴才来探望。”梅妃闻言,更加欣欣喜喜,问道:“皇上着你来探望,终非弃我,你可为我叩谢皇恩,说我无日不望睹天颜,还祈皇恩始终无替。”高力士回去复旨,念奴借送之极,将事先准备好的厚礼送上,高力士垫了一垫,心中满意,说道:“此事可成,你大可放心。”念奴点首。
唐玄宗听了高力士的回复,也是嗟叹:“朕岂遂忘汝耶?高力士,你可选梨园最快骏马,密召梅妃到翠华西阁相叙,不可迟误。”高力士应声而去。唐玄宗连声叫道:“转来,你须悄地里去,不可使杨妃知道。”高力士道:“奴才晓得。”
高力士到梨园选了匹快马,返回梅妃处。梅妃翘首以盼,闻听马蹄声,便连忙出迎,急问:“皇上如何说!”高力士便道:“奴才将娘娘之言,述与皇上听了,皇上浩叹道:‘我岂忘汝!’就令奴才,选了上等骏马,密召娘娘到翠华西阁叙话。”
梅妃先喜后佯:“既是皇上宠召,缘何暗地里来?”高力士愣了一下,道:“只恐杨娘娘得知,不是当耍。”梅妃道:“皇上为何怕着这个肥婢。”高力士害怕多言,只是装聋作哑,忙道:“娘娘快上马,皇上等久了。”梅妃便上马而去。
到了阁前,梅妃下马入见,唐玄宗亲自迎入,见她凄容满面,顿生怜香惜玉之心,待至梅妃下拜,忙亲自扶住,意欲好言温存,偏一时无从说起。还是梅妃先开口道:“贱妾负罪,将谓永捐,不期今日又得睹天颜。”玄宗方说道:“朕未尝不纪念爱妃。”就命宫女摆酒。食至数巡,梅妃斟上一杯,敬与唐玄宗道:“皇上果终不弃贱妾,幸满饮此酒。”
唐玄宗一口而干,表明心际,也斟一杯,回赐梅妃。饮至半醉,双手捧着她面庞,细看道:“妃子花容,略觉消瘦了些。”梅妃含泪道:“好景难追,怎得不瘦?”唐玄宗道:“虽是消瘦,却越见得清雅了。”梅妃道:“总是肥的较好哩。”中含醋意,指的自是杨玉环。
唐玄宗本是瞒着杨玉环来会梅妃,两下里旧情复燃,早把杨玉环忘记,忽闻梅妃重又提起,心中不免生涩,表情也是尴尬了一番。微笑道:“各有好处。”梅妃心中暗骂:“难得皇上想起我来,怎又提起那个贱人来,乞不是自寻烦恼。”遂不再提杨玉环,唐玄宗才是宽心。
两下里追叙旧情,不知不觉的已是入夜。酒意已酣,加餐少许,便同梅妃进房,重整鸾凤。俗语说得好:“寂寞更长,欢娱夜短”,况两情隔阂,几已许久,此次离而复合,更觉蜜意浓情,加添一倍,喁喁到了残更,方各睡熟。
试问杨玉环的眼线遍布皇宫内院,唐玄宗有什么动作,如何能逃得过她的双眼,只是事先答应念奴,梅妃即已知错,唐玄宗去看她一眼也无妨,谁料梅妃争宠之心未消,乞问杨玉环如何不气,披上件外衣,便自步到阁前。惊得那些常侍飞报道:“杨娘娘已到阁前,将如之何?”
唐玄宗忽被兽环声响惊醒睡魔,料知杨玉环来了,听到内侍飞报,更加确姓无疑,只恐面对杨玉环不知怎么解释,连忙欲起身穿衣。梅妃侍候皇上身侧,闻此心想:“贱人杨玉环,我不会输给了你。”遂顾语唐玄宗道:“皇上乃是一国之君,却也像俗家夫妇惧内不成?若此事传扬出去,皇上何以立国威。就使事不外泄,贱妾也不禁替皇上叹息!”
唐玄宗被此一激,顿时生起许多男子汉气概来,说道:“笑话,朕乞会怕一妇人,朕就不起身,看她能耐朕如何!”说着弃掉外衣,拥梅妃在怀,嘴上逞能,心中却也是没底。唯有梅妃,已是嘴角含笑,得意不已。
杨玉环进屋,见到唐玄宗和梅妃揉睡在一起,衣不遮体,怒从心起,发哂道:“皇上,你可对得起我!”言语似带泣声。唐玄宗外强中干,被杨玉环这么一责问,正不知说些什么。杨玉环再看梅妃笑看自己,似有讥讽之意,气盛已极,便想赏她一个耳光。
梅妃正好卖乖,缩在唐玄宗怀中,大呼:“皇上救我!”唐玄宗壮起胆子,厉声道:“大胆杨玉环,竟敢在朕面前放肆,还不快给朕退出阁去,否则……否则休怪朕处罚于你。”自从杨玉环进宫,从未听到唐玄宗半句粗言,况此时又为了梅妃,杨玉环也是忘了克制,说道:“凤舄上被人勾蹑,皇上可以忘乎。就使皇上不介意,妾身都替皇上羞耻!”意指梅妃私通禁军之事。
唐玄宗听了,乘着酒后余性,便勃然道:“汝连日蹇傲,出言不逊,难道朕不能撵汝么?”杨玉环怎肯受责,也抗声道:“尽管撵逐,尽管撵逐。妾情愿退出宫外,让梅精在此专宠,免受臣僚讥评。”逼得唐玄宗无可转词,便下旨逐杨玉环出宫。杨玉环将金钗翠钿掷于地,转身就走!
唐玄宗心恨一时口快,顿时心软,便想追上前去。梅妃一眼瞧见,连忙道:“杨妃气甚了,皇上恐要去追,将贱妾弃之了。”唐玄宗的后路被堵,况且国君一言九鼎,当着众内侍的面,怎肯拉下脸来,便道:“朕乞是弃你。”也便命人将夷使所贡珍珠一斛,送予梅妃。
梅妃跪拜不受,说道:“妾非忤旨不受珍珠,恐怕杨妃闻知,又累皇上受气耳。”唐玄宗气甚,责道:“休得再提此事。”梅妃口称死罪,心中早已暗笑。
杨玉环带着怒意,便往宫外疾走,路遇有人皆不敢挡,纷纷避之两旁。正巧杨国忠进宫来找杨玉环议事,行致道旁,见杨玉环匆匆而来,连忙下跪称呼:“微臣见过娘娘!”乞料杨玉环心里除了气愤,竟是目空一切,连答应都没答应一声,就从杨国忠眼前走过,吓得杨国忠全身直冒冷汗,还以为在哪里得罪了杨玉环,左思右想,哪里想的通。
杨国忠心中甚忧,为探究竟,便到唐玄宗面前打听消息。唐玄宗正被梅妃的迷魂汤灌的失了分寸,一听有人提起杨玉环,便是龙颜大怒,责备一句:“妇道人家不听朕命,朕也懒得理会与她,你若想知道,何不亲自去问他。”又把杨国忠吓了一跳。
杨国忠自然不敢再多言,告辞退开,总是心中不安,最后从高力士那里得知了实情,他想自己乃是杨玉环心腹,若杨玉环失宠,自己何以在宫里立足,只怕杨玉环这一出宫,会生出许多事来,连忙调集几十名禁军,出宫找寻。
杨玉环很快出宫,气尤自未消,不想回兄长杨处,恰有一老者驾撵车欲出皇城,杨玉环也不问去向何处,坐在撵车后座,老者年过八十,耳已痴聋,竟没发觉车后有人,撵车铃儿响,出了皇宫数里。杨玉环干脆倒头一睡,醒来时已不知身在何处了。